第264章 臭小子!总算不再骂你老子穷兵黩武了吧?!
第264章 臭小子!总算不再骂你老子穷兵黩武了吧?! (第2/2页)不过,他也没料到,竟有这么多的制度,皆出自汉武帝之手。
像是盐铁官营,这可是国家财政命脉之一。
大明每年光盐税一项,就有三千余万两银子进账!
“武帝虽以武功震古烁今,却也是无数制度的创立者。”
“尊儒抑百家,以教化治国,正是从他开端的。”
“孤在这一点上,对武帝钦佩万分。”
“始皇虽开一统,然而王朝根基,实自武帝而稳。”
朱标也发表了看法,在这一点上,他不得不承认汉武帝确实不凡。
……
康熙时期!
“若说汉人国脉之始,便要数武帝。”
“难道我满清天子,就不受承认了吗?”
康熙微露忧色。
如今千古一帝的名额只剩两个,他能不能轮得上?
明太祖朱元璋、汉武帝刘彻,皆是汉家历史上顶天立地的帝王。
难道这天幕,真就偏向汉人皇帝不成?!
……
乾隆时期!
“汉武帝虽是雄才,却也称得上一代暴君。”
“在他治下的大汉,国势固然昌盛,百姓却苦不堪言。”
“若让黎民去选,怕是谁都不愿生在他的年代。”
“反观我大清子民,幸福远胜汉武之世百倍不止。”
乾隆笑着摇头。
做皇帝的,当然要衡量民生。
武帝的武功,纵横古今,少有人能及。
他的文治,同样足以名列千载前茅。
可他治理天下的结果呢?
十室九空,人口锐减一半。
这便是汉武帝的政绩?!
至少和自己相比,那可差得远了。
“朕不止有十全武功,更让子民丰衣足食,安居乐业。”
“比起武帝,岂不是更胜一筹?!”
乾隆神情自得。
这历史十大帝王的首位,他必然要夺。
唯有他乾隆,才当得起千古一帝之名!
至于第二、第三,就随旁人去争吧!
“朕推想,这榜单的第二位,必是唐太宗文皇帝。”
“在朕之下,也唯独他够资格。”
虽说皇祖康熙功绩同样辉煌,但若与唐太宗李世民相比,终究差了些火候。
乾隆思索遍及古今帝王,能坐上榜眼之位的,也就唐太宗一人。
其他诸帝,不免稍逊。
“汉文帝,百帝之师,万世之范!”
“其后,唯有唐太宗文皇帝李世民,贤君典范。”
“历代帝王,无不推崇他。”
“这榜眼,当属他无疑。”
乾隆轻摇折扇,笑意悠然。
他最敬佩的三人,便是皇祖康熙、宋仁宗与唐太宗。
宋仁宗虽贤,却因宋朝积弱,断无可能。
康熙虽盛,却与李世民相比,仍差半步。
所以乾隆更看重唐太宗一些。
“三代以下,唯有唐太宗最近尧舜之风。”
“可惜他并非毫无瑕疵。玄武门之变后,宗室多有血腥争斗。”
“与朕相比,终究少了帝王应有的光明磊落。”
乾隆面上笑容更甚。
他承认唐太宗手创盛世,功业显赫。
但皇位来历却颇为不堪。
玄武门兵变,射杀兄长,又逼父皇让位。
比起自己,岂不是品行差了些?
自己这皇位,可是堂堂正正,由皇考雍正传下。
若非唐太宗有此污点,或许还能与自己争锋。
可惜世事无假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