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章 说客到来
第三十章 说客到来 (第2/2页)其实太史慈早就看透了孙贲的心思,孙贲不敢得罪曹操,自从他的女儿嫁给曹彰,孙贲就把自己视为曹操的盟友。
孙辅曾说漏过嘴,他兄长孙贲才应该是江东之主,而不应是孙策。
或许孙贲想依靠曹操取代主公孙策。
据说这个甘宁和曹操有点关系,所以孙贲迟迟不肯进攻柴桑。
太史慈心中着实很担忧,主公孙策对孙贲极为信任,这份信任迟早会害了他。
主公孙策乃是天下英雄,他不应该被江东所困,他应该去征战天下,否则他迟早会被孙贲等小人所害。
太史慈忽然想到甘宁说的那一番话,还真是有道理,趁曹操和袁绍大战,主公应该率军进攻许昌,解救天子,他就能成为天下敬仰的英雄,自己也能跟随主公做一番大事。
越想太史慈心中越激动,他决定回去就写信劝说主公,尽快北伐许昌。
………..
黄昏时分,甘宁接到了刘晔派心腹送来的信。
这是计划中的事情,鲁肃和刘晔达成了交易,甘宁负责灭掉郑宝,修改刘晔的人生轨迹,刘晔则投桃报李,不仅劝说刘勋出击柴桑,还把刘勋的关键情报送给了甘宁。
刘勋在潜龙号战船上,最大的特点是挂有八盏大灯笼。
水战和陆战有很多相似之处,比如各种阵型,比如双方船只靠拢,进攻方登船而战。
但同时,水战也有不同于陆战的特色,它比较封闭,敌军如果集中进攻主将战船,其余战船不方便支援,主将也难以逃走。
一旦主将被抓住,战争就往往结束了,水战才是典型的擒贼先擒王。
所以每次水战,主将都要千方百计隐藏起来,旗舰不一定主将,旗舰被摧毁,很快会有另外一艘船担任旗舰。
笮融之战就是典型的例子,笮融躲藏起来,让陈牧指挥作战,结果被甘宁发现了笮融的藏身之船。
对刘勋也一样,一旦抓到刘勋,这场战争就结束了。
其实陆战也大同小异,比如隋末李世民在洛阳抓住了窦建德,强大的窦建德政权瞬间土崩瓦解。
只不过陆战很难抓住敌军主将,而水战相对容易,所以刘晔送来的情报,也就是最有价值的情报。
刘晔送来的情报还不仅仅是刘勋的位置,还有一个更重要情报,曹操决定助甘宁一臂之力,只要他们换成曹军的旗号,一定会收到奇效。
甘宁找到鲁肃商议,鲁肃想了想道:“之前曹操就说要助我们拿下刘勋,我估计曹操已经买通了刘勋的手下大将,只要主公抓住刘勋,他买通的大将就会顺水推舟投降我们。”
甘宁点点头,“长史说得对,曹操一定告诉对方,我们就是曹军,所以才让我们换旗,让对方投降。”
虽然他们感情上都不愿意换成曹操之旗帜,但为大局考虑,两人一致同意,听从刘晔的建议,把旗号全部换成曹军的旗号。
刘晔的情报必须在晚上时才有用,晚上时才最容易找到八盏灯笼的大船。
甘宁当即进行部署,由鲁肃率领一万军队埋伏在柴桑城外,并更换了曹军的旗号,甘宁则亲自率领数十艘舢板顺流向东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