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01 章 凡尘棺共鸣
第 201 章 凡尘棺共鸣 (第1/2页)夜色如墨染的丝绸,裹住了巴格达的宫殿。山鲁亚尔国王指尖捻着葡萄,目光如炬地盯着座前的山鲁佐德:“昨夜你讲那凡尘棺初现时,本王还道是寻常法宝,今日若再没有奇绝处,这故事便该断了。”
山鲁佐德屈膝行礼,鬓边金箔花钿映着烛火流转:“陛下莫急,且听奴婢细说——那青铜碎片入了主角掌心时,可不像凡间铜铁般冰凉,倒似怀了三月的暖玉,顺着血脉便往丹田钻!您猜怎的?主角只觉浑身经脉像被春雨浇透的田垄,原本滞涩的灵力竟‘哗啦啦’淌成了河,连当年被虚无之影留下的暗伤,都在这暖意里化作了青烟!”
一、凡字凝霜,残影列阵
且说主角攥着那片初代花粉帝遗留的青铜碎片,指尖已被碎片上的纹路烙得发烫。忽听“嗡”的一声轻响,碎片化作点点金粉,顺着他按在凡尘棺盖上的掌心渗了进去——那棺本是乌木所制,棺面“凡”字原是淡金虚影,此刻竟如淬火般凝实,边缘浮起层层霜纹,细看竟是无数凡人的生活图景:有农妇弯腰插秧,有铁匠挥锤打铁,有书生灯下苦读,连巷口孩童追着蝴蝶跑的模样都纤毫毕现。
“金乌坠地光不熄,凡骨承天志未移。”棺身突然震出一句古谣,紧接着乌木表面裂开细缝,十余道残影从缝中飘出,在主角周身列成半圆。为首那道残影披粗布短褐,掌中端着半块麦饼,棺影旁却绕着万家灯火:“吾乃凡尘棺第一任持有者,当年不过是个赶车的脚夫,却凭一身力气护了整座城的流民。”
第二道残影穿青布道袍,背后背着药箱,指尖还沾着草药汁:“吾守棺三百年,走了九万里山路,就为给深山里的娃娃治痘疹。”
最末那道残影竟是个梳双丫髻的小姑娘,手里攥着绣了一半的平安符:“我才守了三年,就被山匪掳走啦……但我把棺藏在枯井里,他们翻遍山寨都没找着!”
主角见这十余道残影虽无惊天动地的修为,却都带着一股子鲜活的烟火气,不禁动容:“列位前辈,这凡尘棺到底藏着什么秘密?”
那脚夫残影哈哈一笑,声音像敲竹筒般清脆:“秘密?就藏在‘凡’字里!你道为何四棺中唯独这棺以‘凡尘’为名?因它不纳仙力,不聚妖气,只认那真心实意为百姓做事的魂灵!”说罢,所有残影同时抬手,将一缕缕暖光注入主角眉心,“如今你承了青铜碎片的遗志,‘凡’字彻底醒了,也该让那沉在轮回海底的老伙计动一动了!”
二、荒棺鸣海,三界震颤
话音未落,天边突然炸响一声闷雷,不是凡间的轰隆声,倒似巨兽在深海里咆哮。主角抬头望去,只见东南方的天空竟裂开一道青黑色的缝,缝中涌出道道水柱——那是轮回海的方向!
此刻凡界的修士们可炸开了锅:青城山的老道刚炼好一炉丹,丹炉突然“哐当”翻倒,丹丸滚了一地都化作了水;钱塘江边的渔民正撒网,渔网刚入水就被一股巨力扯得粉碎,江面上浮起无数翻白的鱼;连皇宫里的龙椅都在晃,皇帝抱着柱子喊:“这是地龙翻身还是天塌了?快传钦天监!”
仙界更是乱成一团:南天门的守将刚举起金鞭,鞭柄突然发烫,抬头见云层里翻涌着青灰色的气浪;瑶池的仙姬们正舞着彩带,彩带竟被一股无形的力量绞成了丝,连王母的琉璃盏都震得掉在地上,碎成八瓣。
“是轮回海底下的动静!”云无月突然按住脖颈,那里的瓦罐纹正发烫,原本模糊的纹路竟清晰起来——罐口处多了四道交错的线,像在牵引着什么。她猛地睁眼,瞳孔里映出青黑色的天空:“是荒字棺!它在共鸣凡尘棺!”
正说着,轮回海的巨浪已拍上了东海岸,浪尖上竟托着一口巨大的石棺——那棺浑身刻着荒草纹路,棺盖中央的“荒”字如烧红的烙铁般发亮,每震动一次,三界的山峰就矮一分,河流就改一次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