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 数与道(4700字加更)
第28章 数与道(4700字加更) (第2/2页)讲台上,张老师在讲试卷。
“这道题。”
张老师弯腰捡起掉在地上的半截粉笔,声音带着不满的严肃和中年人特有的沙哑,“看起来唬人,但拆开来全是基本功,怎么还有这么多同学在这道题上做错呢?”说着,他在抛物线的顶端重重地画了个圈,粉笔灰簌簌落下,整个教室沉闷又安静……
陈拾安抬头看着黑板,尝试配合老师的讲解看自己能不能懂,结果发现除了张老师发泄情绪时画的那个圈之外,其他的都听不懂……
见他脸色凝重的样子,一旁的林梦秋终于说话了。
她头也没抬,老师在讲试卷,她自己在做别的题,一边写着一边小声道:“别费劲听了,你先自己看初中的基础。”
“你怎么也不听?”
“……”
林梦秋抬头,一脸‘我俩能一样吗’的表情看着他。
陈拾安:“……”
这不表情挺丰富的么,你不出声我都知道你想说什么……
见林梦秋也这么说,陈拾安总算是放弃听课了。
之前是心底的那一丝傲气支撑着他不信邪,现在他也不得不承认,有些数学题不会就是不会……
没有沮丧,没有摆烂,在确信自己真的无法跟上高中课堂之后,他当即便收起自己的卷子、还了林梦秋的答卷,抽出那本《七年级数学上册》来,专心开始从初中数学基础学起。
小学数学主要围绕自然数、分数、小数展开,包括数的基础运算,加减乘除等等。
到了初中数学,数的范围则扩大到了有理数、无理数,还引入了负数、根式等概念,运算也变得复杂,还增加了代数的概念,求解一元一次、二元一次方程等等,除了数之外,还有图形几何、统计概率等内容。
这些都是陈拾安之前没有接触过的,让他重新对‘数学’这个科目的范围有了新的认知。
学校各学科所用的课本,经过一代代的优化编排之后才会送到学堂上,课本所授内容不求多深,只求绝大部分学生能够理解跟掌握,因此难度并不高。
尤其是以陈拾安的聪慧,哪怕现在没有初中老师来教他,仅靠自学,初中课本上的内容他也能看懂学会。
“x和y……原来是这个意思……”
陈拾安不觉得学习痛苦,这种不断吸收新知识、理解新概念的过程让他有种莫名的快感。
每当他懂了一个新概念,就立刻会有另一个新的知识点跳出来告诉他‘你懂得还不够’;
有时候他也因课本上所授的解法而大开眼界,惊觉这个问题原来还能这么解;
一条式子可以化繁为简,也可以化简为繁,千变万化让他思路大开;无论圆大如车轮,还是小如指尖,那个比值永远恒定;
这其中玄妙无比的,可不就是道么?
老子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这讲的是一种本源,一种演化规律。
数学呢?数学也讲本源,讲规律,从最简单的数字,到复杂的公式,再到描述宇宙万物的运行……
陈拾安承认,他一开始对数学有所轻视,可随着他阅读的深入,这样的轻视烟消云散。
在他的意识里,数与道开始变得难舍难分,用‘数’来解析世界本源规律,是他从未设想过的道路,手里轻飘飘的哪是书呀,是个很伟大、如宇宙般广袤的东西!而现在的自己连窥探到冰山一角的程度都说不上呢!
陈拾安一边看着课本,一边拿着笔做课本上的题目练习着,正处于完全投入状态的他,连什么时候下课了都不知道。
铃声和周遭环境的吵闹丝毫没有影响到他的投入,整个人像是入定了一般,边看边学边练边算……
林梦秋都惊呆了……
很多时候她也安静,但终究会在周围的影响到达某个程度的时候被打扰,她不是没听到那些声音,只是不想搭理而已。
哪像陈拾安这样,张老师都在讲台上喊了他半天,他却像耳朵被念珠堵住了似的,压根没有一点反应的啊!
是装的么,不是,她可是一点一点看着他怎么投入的。
短短一节课的时间,他手里的数学课本就翻了二十多页不止,草稿纸更是写满了三张双面。
以至于林梦秋都不知道是该佩服他的学习速度,还是佩服他这般投入的精神了,要知道,他可是刚被打击完的,林梦秋觉得换做是自己,她大概是没这么迅速就提得起劲儿来。
“陈拾安同学?”
讲台上的张老师又喊了一声。
已经是第三声了。
林梦秋觉得自己这个同桌该有所作为,于是拿着笔,用笔头戳了戳他。
当了这么久学生,这却是她第一次拿笔戳人,还有些不习惯,借由着手里这根笔的连接,她触碰到了他的手臂,从笔杆上传来的微妙弹性,让她感觉心头有什么东西酥酥痒痒的。
戳戳、戳戳、
没反应?
再戳戳、戳戳!
陈拾安扭头,一脸疑惑地看着她。
林梦秋:“……”
什么表情?我好心提醒你,看样子你还怪我咯?
不知好歹!扣你一分!
“怎么了?”
“张老师喊你。”
“嗯?”
陈拾安扭头,喊了他半天没反应的张老师干脆自己走过来了。
“拾安同学刚刚一节课都在看什么呢,我喊了你老半天你都没反应。”这会儿是课间时间,张老师呵呵笑着已经站到了陈拾安桌旁。
老师当前,陈拾安也没有坐着跟人说话的习惯,当即便站了起身来。
脸上挂着歉意,诚恳道歉:“抱歉张老师,刚刚没听见。”
“没事没事,坐吧。”
不管如何,礼貌的人总是让人平生好感,张老师越发觉得老梁这厮在骗他,这陈拾安再差能有多差?
“看的什么书?看你看一节课了。”
“是七年级数学,梁老师借于我补基础用的。”
“啊?”
张老师心里咯噔一下。
有些不相信地拿起他桌上的数学课本,可不就是《七年级数学上册》么!
不对……不对不对!
“我听老梁说,我们这次月考的卷子你也做了是吧,卷子有吗,拿给我看看。”
“这里,张老师过目。”
“……”
看着那张除了圆就是空白的卷子,张老师人都傻了,有些不确定道:“答卷呢,你是在试卷上写的吗?”
“是在试卷上写的。”
“那这些题……”
“都不会。张老师,我没有上过学,梁老师早上跟我说我可以在课上自学,他说他跟你交过底了。”
“……”
看着诚恳老实的少年,张老师天都塌了——
老梁这厮真不是个东西!
只说了陈拾安基础差,没上过学是只字不提啊!
难怪当时说完溜得比狗都快!死道友不死贫道啊?
“张老师您去哪儿?”
“我……回办公室一趟。”
“我卷子……”
“借老师用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