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9章、宁朝秘史
第149章、宁朝秘史 (第1/2页)腊月十二。
又是无所事事的一天。
在床上躺到辰时正,他忽然想起,阿翁以前说过,南昭御书房藏有史官悄悄记录下的大吴国史。
当时丁岁安还质疑,这辈子怕是也没机会去禁中御书房。
但现在不一样了。
伊劲哉太子监国,通过三一,能不能偷偷溜进去看看?
终于给自己找了点事干!
丁岁安当即翻身下床。
“阿智,你这是咋了!”
出门时,刚好撞见一脸倦容的智胜,好像刚从外边回来。
丁岁安仔细打量一番,又抬头看了看日头,不确定道:“你昨晚彻夜未归?”
“阿弥陀佛~”
智胜忽地一叹,“妖女.太厉害了!”
“不是吧!你那个啥了?”
“没有!贫僧守住了根本!未让妖女得逞!”
“厉害!”
丁岁安敬佩的一脸。
曾经的仁王府、现今的太子府前,车马拥堵了半条街。
比起上个月的门可罗雀,此时景象完美诠释了‘穷在闹市、富在深山’的俗语。
丁岁安好不容易挤到府门前,却见有侍卫阻拦,不许任何人入内。
啧啧,变了,都变啦!
想当初,三一在红豆杉下,像条蛇似得缠在他身上,哀求‘帮忙’。
现在,竟然连见一面都见不到了。
正打算回去,却看到阿柒指挥着下人往车上搬东西,她是丁岁安为数不多认识的伊奕懿身边人。
“阿柒!阿柒~”
丁岁安在人群里朝她挥手。
阿柒闻声转头,看清是谁后,朝侍卫说了句什么。
随后,丁岁安就被侍卫引到阿柒身边仅仅是这么一点特殊待遇,便让周遭无数人嫉妒的直瞪他。
“阿柒,我要见昭宁,帮我通禀一声。”
“都头还不知晓么?太子和郡主已搬进了皇城东宫。”
“东宫能进么?”
“怕是有点难哦。”
阿柒知晓郡主曾和这位吴国都头一路逃亡几百里,非常有耐心。
丁岁安想了想,“那你等我一下,我写张字条,你帮我带给郡主。”
“呃行吧。”
冬日午后,懒洋洋的日光泼洒入闺阁。
东宫新居内,伊奕懿坐在案前,手持儒教典籍慢慢翻阅。
案头上,摞了一尺多高的请柬、信笺.
请柬个个精美,信笺同样不凡.仅是那笺纸,就有一刀纸一两金的澄心笺、论张卖的桃花浣花笺、世面难寻的宫笺,最差用的都是洒金笺。
逐渐偏西的日头被高高摞起的请柬、信笺阻拦,在书册上投下一片阴影,伊奕懿微抬清眸瞧了一眼,淡淡道:“放在这儿碍事,拿走烧了吧。”
“殿下,不看看么?”
侍女上前低声询问,伊奕懿翻了一页书,“不看。”
“殿下,里面可是有同平章事谢大人家小公子的请柬,还有昭文馆大学士孙大人的孙子孙蕴的亲手书信,孙公子自幼便是咱们大昭出了名的神童,有南国第一才子的美誉,还有”
侍女说到一半,瞧见昭宁郡主看过来的眼神格外清冷,连忙住了嘴。
“拿去烧了。”
这回,侍女没敢再多说一句废话,抱起请柬、信笺走了出去。
‘尽是趋炎附势之徒!’
若非担心影响父王收拢人心的大事,这句憋在心里的话早就骂了出来。
通过各种渠道送来请柬、信笺的人,无一不是年纪相当,尚未婚娶的名门之后。
伊奕懿如何窥不破他们的心思.父王骤得太子之位,来日继承大统几乎板上钉钉。
她作为父王独女,身价自然水涨船高。
短短半月,天差地别。
他们越是这样,伊奕懿越是看不上。
“殿下~”
正此时,自幼跟在身边、也是归国遇刺时唯一活下来的贴身侍女阿柒走了过来。
“嗯~”
伊奕懿淡然应了一声,眼睛都没离开书本。
阿柒左右看了看,从腰间抠出一张小字条,低声道:“殿下,给你的。”
“.”
伊奕懿拧眉看了过来,娇颜覆了一层寒霜,“阿柒,就连你也收了旁人的钱?”
“啊?”
阿柒一脸迷茫。
“拿走烧了。”
“呃”
阿柒瞅了瞅郡主的脸色,犹豫了一下,还是壮着胆子小声解释道:“都头他,兴许是有正事。”
“拿去烧谁?”
“都头呀!丁都头”
“哦”
伊奕懿单手持卷,一副无关紧要的样子,但腾出来的另一只手已朝阿柒伸了过来。
“.”
“.”
阿柒好像不太聪明的样子,盯着郡主伸来的手,疑惑不解。
“拿来!”
“哦哦哦~”
可字条的内容平平无奇。
就是说他想要去御书房找几本书,托她想想办法。
伊奕懿心里头无端生出一股小小失望,但思索片刻,还是道:“阿柒,你带身内侍衣裳送过去,明日让他随早朝臣工混进来吧。”
终究是皇城大内,便是如今伊劲哉摄政监国,她也没正当理由招外臣入禁中。
且因为睿王生前故意散播,朝野间颇有些她和吴国都头的暧昧传言,她若再光明正大召见,不更加坐实了此事么?
不如让他偷偷溜进来,省了许多麻烦。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