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章 父兄的算计重演
第102章 父兄的算计重演 (第1/2页)顾青言和顾瑾初平时住校,每个月底的最后两天放月假。
入夏后,昼长夜短,下午上两节课后放假。
入冬后,昼短夜长,中午吃完饭就放假了。
顾老爷子已经和顾青言说了,让他陪沈思玥去兴国农场的事。
他还没去过乡下,立刻就答应下来。
沈思玥回来的时候,他正在房间疯狂写作业。
老爷子看着拎着大包小包的沈思玥,连忙让小孙子帮忙。
“瑾初,帮你姐姐将东西拎到房间去。”
沈思玥直接将手里的东西放在门口的角落里。
“顾爷爷,我明早就带走,别拎上拎下了。”
“行,你买的这些东西够不够?乡下冷,条件艰苦,得多买点才能好好坐月子。”
“用的倒是买够了,我一会再去附近的粮油店再买点米面,去供销社买点鸡蛋和红糖。东西太多也不好拿,这些应该够了。”
顾老爷子点点头,“家里还有一些补品,你挑几样带上。”
沈思玥知道这是老爷子的一点心意,点点头。
“好,我去挑两样孕妇和产妇能吃的。”
“去吧,别替爷爷省,那些补品放着不吃,也是浪费。”
沈思玥去库房挑了一盒哈士蟆油。
哈士蟆油不仅可以养颜抗衰老,还可以调理产后气虚。
她还挑了一盒冬虫夏草。
等去了农场,她就去农户手里买几只鸡,给曼丽姐炖汤喝。
***
次日。
天还没亮,沈思玥就起床了。
去乡下的路不好走,长途班车的发车时间会早一些。
她下楼的时候,母亲已经做好了早饭。
顾云昌和顾青言坐在餐桌旁,招呼沈思玥吃饭。
这个时间点太早,城内的班车还没运营。
得顾云昌和方慧英骑车送沈思玥和顾青言去汽车总站。
四人吃完饭,就出发了。
顾云昌身强力壮,沈思玥带去乡下的东西基本都绑在他的车上。
他载着小儿子,方慧英载着沈思玥,前往汽车站。
冬天的早上,冰凉刺骨。
哪怕穿得再多,冷风也直往身体里钻。
顾云昌和方慧英骑车载人,一直在运动,额头都冒汗了。
而沈思玥和顾青言被冻得不轻。
顾云昌见发车时间还没到,车站内又有卖豆浆的,说道:“玥玥,和你青言去喝碗豆浆,能暖和一些。”
沈思玥本就畏寒,这会手脚冰凉,的确想喝点热的。
她点了点头,“好的。顾叔叔,妈,早晨的天太冷了,你们先去车上等一会。”
车门虽然开着,但车内没风,暖和很多。
“知道了,你们两姐弟快去快回,车子可不等人。”
“嗯,我们去了。”
沈思玥和顾青言喝完热豆浆,身体立马回暖。
两人上车等了一会,就发车了。
“顾叔叔,妈,你们回去的路上,骑车小心点。”
顾云昌挥手告别。
“知道了,你们也要注意安全,我和你妈明天下午来接你们。”
方慧英连忙往小女儿的手里塞了点钱。
“玥玥,你和曼丽说一声,妈开年就去看她和孙子。”
张曼丽现在已经八个多月的身孕了。
她这胎不稳,早产是肯定的事。
年前就会生下孩子。
沈思玥坦然地收下钱,“好,我会和曼丽姐说的。”
汽车启动,离开车站。
顾青言是第一次出远门,很是兴奋,拉着沈思玥问东问西。
当车子离开城区,他立刻用袖子擦玻璃上的水汽,透过满是刮痕的玻璃往外看。
随着太阳出来,路面解冻,变得泥泞不好走。
三个多小时的车程,走了五个小时。
沈思玥和顾青言到公社的时候,已经中午了。
顾青言从没坐过这么久这么晃的车,刚下地就找了个草丛,吐得稀里哗啦。
沈思玥帮顾青言按压了几处穴位止吐。
她笑着问道:“有没有后悔来乡下跑这一趟?”
顾青言看近处的白雪皑皑,远处的崇山峻岭,摇头。
“这里的景色真好,值得来一趟。”
“如果每天都有干不完的活,挣不完的工分,你就不会这么说了。”
沈思玥说完,拎着东西进了公社。
虽然她有探亲证明,但还得去公社做登记,盖章。
不然是进不去兴国农场的。
正值中午,公社成员都回家吃饭去了,只有一个值班的。
好在沈思玥来过一次,对方认识她。
公社的人登记好访客名单后,就在探亲书上盖了章。
“沈小姐,如果农场那边不给你们住,公社可以给你们安排房间住一晚,五毛钱一个房间。”
乡下是没有招待所的,但公社有空房,可以临时安排一下。
“好,我知道了,谢谢。”
“如果你们要在公社住,得五点之前来说一声。”
冬天黑的早,公社成员五点就下班了。
沈思玥点了点头,“好的。”
说完,她就领着顾青言去兴国农场。
因田埂湿滑,不好走,沈思玥就没抄近路,走的大路。
路上的雪没有化,被踩得梆硬,走路容易打滑。
“四弟,靠着路边没人踩过的地方走。”
大冬天的摔一跤,容易骨折。
顾青言听话地往路边走,“好的,玥玥姐。那个农场有多远?”
“走过去差不多得二十分钟,你是不是饿了?”
“嗯,有点饿,农场有饭吃吗?”
从早上吃包子和稀饭到现在,已经过去六个小时。
他早就饿了,一直忍着。
沈思玥摇了摇头,“没有,我带了米面,一会给你擀面吃,再配个鸡蛋。”
顾青言知道鸡蛋是给孕妇补身体的,连忙摇头。
“不要鸡蛋,我吃面就行,量多点就好。”
他正是长身体的时候,饭量惊人。
沈思玥笑了笑,“好,管饱。”
顾青言四处张望,一个人都没看到。
“玥玥姐,乡下人吃饭,会规定时间吗?田里怎么一个人都没有?”
沈思玥上辈子在乡下待了将近一年,知道为何没人。
“冬天太冷了,土被冻得硬邦邦的,没办法开荒扩地。冬季的农作物只有小麦,大雪覆盖麦田之后,就不用管了。所以农民和下乡的知青,冬天一般是没活干的,公社会给各个生产大队做规划,在白天的时候,安排下乡的知青讲红色思想和文化知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