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第一百七十九节 口若悬河,混改(为10000月票加更!)
第一卷 第一百七十九节 口若悬河,混改(为10000月票加更!) (第2/2页)刘英刚和邱昌盛一边认真地浏览着张建川提交给他们的相关调查资料,一边也在惊讶于张建川居然弄到了整个汉州市的饲料行业近三年相关产能增长和销售的状况。
这虽然不算是什么行业机密,但是也不是一般人能弄到的,必须要在市计委、经委或者统计局才能获得。
不管怎么说,张建川能够高屋建瓴地从这个高度来考虑市场与企业之间的关系,但是这一点刘英刚觉得区里边这些乡镇企业的厂长经理们虽然当了多年领导,未必就有这种敏锐的觉悟。
“小张,你对市场了解很细致,尖山饲料厂的确面临着周邻市县竞争对手的压力,而且你也分析到了尖山饲料竞争力不足,所以才提出了要和省农科院畜禽研究所的合作,这一点区委还是很看好的,但是你提出来的这种合作方式好像有点儿太激进了,涉及到企业性质的改变,……”
邱昌盛也不是不懂经济的干部,直指问题核心。
这也是代刘英刚问的。
“邱书记,我觉得不算。”张建川侃侃而谈,“一来,如果省农科院畜禽研究所以饲料配方专利入股,这也算是无形资产,无形资产也是资产,专利也是有价值的,即便这样尖山乡这边仍然是大股东;”
“二来,省农科院畜禽研究所也算是国有事业单位,其入股也是国资入股,国资和集体资产合作,都是公有制经济,肉烂了在锅里边,不存在资产流失风险,……”
……
“刘书记,邱书记,说内心话,只要省农科院畜禽研究所愿意入股,我宁肯他们占主要股份,这样一来他们便会殚精竭虑为企业发展壮大出谋划策,动用各种资源,……”
“我们尖山乡,哪怕再放大到东坝区乃至安江县,这方面的资源和省农科院比差得太远,人家这方面是权威,有他们背书,企业就相当于镀上了一层不败金身,起码在汉川省,谁都无法质疑,……”
“有这层金身倚仗,不仅仅是在技术配方上再无担心,关键是有了这个名头,在市场销售上也可以腰板挺直,声粗气壮,走到哪里都能高人三分,这才是关键,……”
“……”
既然开了头,张建川就没打算藏着掖着,就得要把自己的想法和盘托出,也让领导见识见识自己的眼光见解,而他对自己的这番考量也充满信心。
刘英刚和邱昌盛都为之意动。
两人交换了一下目光,虽然这里边还有很多具体细节问题值得商榷,但是有两点他们还是认同的。
一是省农科院的性质是国有事业单位,不必担心企业性质被人质疑诟病,二是这块金字招牌是应该真管用,无论是技术专利,还是市场营销上,都威力巨大。
如果真的可行的话,那就不仅仅是尖山饲料厂了,东兴饲料厂也可以纳入进来,两个企业一个是以家禽饲料为主,一个是以猪饲料为主,对于省农科院畜禽研究所来说,并不影响,甚至还能提升己方的谈判分量。
刘英刚和邱昌盛并不知道张建川提出的这个构想还只是建立在一厢情愿的情况下,可以说甚至还没有真正接触过对方。
真要切入实际,还不知道需要投入多少精力花费多少时间才能真正落地成功。
甚至这个成功率究竟有多高,都是一个悬念。
张建川觉得顶多三成,而且还得要己方态度诚恳,条件优厚,否则对方不可能来自跳“火坑”。
不过对张建川来说,自己就是要提出一个可能性,让大家看到希望。
至于说具体可操作性,那都是慢慢磋商出来的,他觉得只要东坝区委这边看得明白,就应该清楚这应该是尖山饲料厂起死回生的唯一机会,如果自己是区委l书记,哪怕付出再大代价,都要促成这桩合作的成功。
汇报完毕,张建川便被请出了小会议室,剩下几位领导还需要探讨商议。
张建川感觉到区委这边似乎还有其他的想法,这让他有些纳闷儿,这还有什么好考虑的?
这一讨论就是一个多小时,一直到中午十二点过,张建川肚子都咕咕叫起来了,都还没见结束的架势。
他甚至看到另外两位区委副书记也被叫进了会议室里参与讨论。
看样子自己的建议还是引起了领导们的浓厚兴趣,成功的几率一下子就增大了不少。
****
12000票,冲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