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布庄初谋
第2章:布庄初谋 (第1/2页)沈知意送的租金纸条被林砚揣在怀里,隔着粗布衣裳都能感受到纸面的糙意。他捏了捏那二两碎银子,突然想起上辈子第一次领工资时,攥着银行卡在出租屋楼下转圈的样子——也是这样,揣着微薄的本钱,却觉得能买下整个世界。
“先去踩点。”林砚对着铜镜理了理衣襟,绿衫少女正趴在他肩膀上啃空气苹果:“宿主确定不先补觉?你现在的体力值,比你上辈子连续加班三天还低。”
“补觉?等王胖子把我祖坟刨了再补?”林砚抓起墙角的破伞,刚出门就被晒得缩了缩脖子。吴县的日头毒得很,石板路烫得能煎鸡蛋,他沿着码头往中街走,眼睛像扫描仪似的扫过两边的铺子。
沈知意给的纸条上标了三个空铺:
一号铺在胭脂铺隔壁,租金三钱,优点是女人多,缺点是胭脂味能熏晕人——林砚想起沈知意染的藕荷色,要是被胭脂味串了色,怕是要变成“隔夜菜色”。
二号铺在茶馆对面,租金四钱,优点是人流大,缺点是茶客吐的瓜子壳能堆成山——他想象了下自己蹲在门口扫瓜子壳的样子,果断划掉。
三号铺最偏,在漕运码头往中街拐的巷口,租金只要两钱。林砚走到门口时,差点被门槛绊倒——这铺子破得能当危房,门板上有个碗大的洞,墙角还结着蜘蛛网,唯一的优点是临着漕运水道,能看见来往的货船。
“就这?”绿衫少女飘到门板上,戳了戳那个破洞,“风一吹能灌进半船的鱼腥味,你确定要在这卖绸缎?”
“你懂什么。”林砚蹲在门槛上,用手指敲了敲地面,“看见没?这石板缝里嵌着靛蓝色的染料渣——以前肯定是染坊或者绸缎铺,地基里渗着染布水,潮气不容易上来。”他又指了指水道,“漕帮的船从这过,船夫要扯新帆,货商要给家眷带礼物,这叫‘精准触达目标用户’。”
绿衫少女的苹果“啪嗒”掉在地上:“听不懂,但好像很厉害。”
“简单说,就是别人卖街坊,我卖走南闯北的人。”林砚正说得得意,身后突然传来个粗嗓子:“这破铺子你也看得上?我看你是穷疯了!”
回头一看,是个留着山羊胡的老头,手里攥着串钥匙,正是这铺子的房东。老头斜着眼打量他:“租不租?不租我可就给王记的人回话了——王老板昨天还说,愿意出五钱租这铺当仓库。”
林砚心里“呵”了一声。这招叫“抬价”,他以前跟供应商砍价时见多了。他慢悠悠站起来,故意往门板的破洞里瞅:“您这铺子,上个月漏雨把梁顶泡坏了吧?修得花半两银子。还有这门槛,得拆了重砌,不然货都运不进来——算下来,我至少得先花一两银子修铺子,您这租金,顶多值一钱五。”
老头的山羊胡抖了抖:“你怎么知道漏雨?”
“猜的。”林砚指了指墙角的霉斑,“这霉斑是新的,形状像朵云——只有漏雨的地方才会这么长。”他心里却在想:上辈子公司仓库漏雨,他盯着监控看了三天,对霉斑的形状比对女朋友的脸还熟。
“你这小子……”老头被噎了半天,突然笑了,“行!就一钱五!但你得先交一个月押金——我可告诉你,要是像前几个租客似的跑了,我可不客气!”
林砚掏出银子时,绿衫少女突然喊:“等等!检测到房东口袋里的租约是手抄的,没写‘租期内不得涨租金’——坑你呢!”
“叔,”林砚捏着银子没撒手,突然往老头身边凑了凑,声音压得低,“我知道您儿子在漕帮当差。前几天漕帮少帮主来追我债,说要拆了沈掌柜的染坊——您说这事要是让沈掌柜知道了,会不会……”
“别别别!”老头的脸瞬间白了。沈掌柜在吴县的人脉可比漕帮硬多了,要是被记恨上,他儿子的差事怕是要黄。他赶紧摸出纸笔:“我加!我加还不行吗?租期一年,租金不变,写上!”
林砚接过改好的租约,心里比谈成百万合同还爽。这就是古代的好处——没那么多弯弯绕绕,抓住对方的软肋,比什么法律条文都管用。
“现在该给铺子起名字了。”他站在空荡荡的铺子里,看着阳光从破洞照进来的光斑,突然觉得这地方顺眼多了。
“叫‘林家绸缎庄’?”绿衫少女提议。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