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苏蜀绣染
第43章:苏蜀绣染 (第2/2页)林砚刚想开口,光流突然裹着片玉兰花瓣飞过去,在锦面画了只太湖的银鱼。“你看这银鱼的鳞光。”林砚笑着摸了摸小姑娘的头,“比单纯的玉兰锦还清透——你祖父是捕鱼能手,你肯定也能绣出最像银鱼的光泽,比硬学茶香绣强。”
小姑娘突然拍手:“我知道了!我要绣‘银鱼茶香锦’!”她重新穿好丝线,光流立刻在旁边标绣线和蓝靛的比例,果然绣出条鳞光闪闪的银鱼,鱼尾上还沾着金绿色的光,惹得染匠们都来抢着学。
绿衫精灵突然惊呼:“砚宁的光珠在吴县觉醒了新能力!能感应淡水鱼纹样——这孩子的灵力连太湖的银鱼都能吸引,以后能绣出带灵性的淡水锦,比普通的花纹更清透。”
西域的第六封信抵达时,染匠们正在分装丝绸会用的“苏绣茶香蜀锦”屏风。沈知意随信寄来了块砚宁的小围兜,上面的光流泛着金绿色的光,像把雪山的星光和吴县的玉兰花都绣进了布里。
烟雨染坊的少东家把小围兜拓在绣绷上,生丝立刻在光流里转着圈,终于绣出了完整的玉兰花。他突然对着西域的方向作揖:“沈姐姐你看,我做到了!”光流像是听到了,在花瓣上闪了闪,像晨露落在了玉兰上。
林砚看着这场景,突然让小柱子取来苏绣线:“我们给沈知意绣块‘玉兰雪山锦’吧。”他指着绣绷上的光流,“用吴县的苏绣、川省的蜀锦、雪山的雪莲纹——光流在旁边绣祝福的话,让商船带到西域去。”
丝绸会的厅堂里,染匠们举着新绣的屏风展示。“苏绣茶香蜀锦”在樟木香里泛着金绿色的光,像把太湖的清冽、川省的灵动和雪山的清冽都绣在了锦上。烟雨染坊的老东家突然举起茶杯:“我敬林老板一杯!以后我们吴县的丝绸,不单能绣玉兰,还能融川省和滇省的颜色——走到哪都能让人知道,这是吴县染匠的锦!”
绿衫精灵突然在林砚耳边蹦:“检测到染匠们的屏风上有光流留言!光流说他们要把‘苏绣茶香蜀锦’带到海外——让那边的商人学着用西洋绣法绣,融出带西洋纹的苏绣,比单纯的苏绣值钱。”
离开吴县的前一晚,林砚看着光流在染坊的墙壁上画的“传家染谱”补充图——从生丝浆度到绣线粗细,都标得清清楚楚。烟雨染坊的少东家突然递来个樟木绣盒:“这是用老樟木做的,能保存光流的绣迹。”他打开盒盖,光流正在里面绣玉兰,“就算过了十年,樟木的香气散了,光流也能印在锦缎上——以后不管谁来学,都能看见你们教的绣法。”
商船出发时,运河的水面飘着光流凝成的玉兰花。林砚回头看了眼岸边的烟雨染坊,光流还在瓦当上闪着茶绿色。他突然明白,所谓“传宗接代”,不只是让血脉在一处延续——而是让手艺像吴县的丝线,能顺着商船的航线延,能跟着染布的光流传,在不同的土地上织出新的传奇,永远不会褪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