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壁待敌
坚壁待敌 (第2/2页)“柳堂主。”林宇的目光落在柳如烟身上,平静中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
“属下在。”柳如烟微微躬身,玄衣衬得她面容愈发清冷如霜,腰间的短刃在烛火下泛着幽光。
“你亲赴荆襄,坐镇‘察访司’分堂!”林宇的声音带着刺骨的寒意,“此战之胜负,三成在城头,七成在城内!后方若乱,前线必溃!我要你织一张无形巨网,笼罩襄阳、江陵、荆州乃至所有可能成为左军目标之城池!”
“凡有散布谣言,动摇军心民心者——捕!”
“凡有刺探军情,勾连左逆,图谋里应外合者——捕!重刑拷问,务必揪出幕后黑手,一网打尽!”
“凡有囤积粮秣、药品、铁器等军需物资,待价而沽或意图资敌者——查抄!主犯下狱,家产充公!”
“凡官吏、将领、乡绅,有行为异常,与可疑人员过从甚密者——密查!宁可错疑,不可错放!一丝一毫的疑点都不能放过!”
“人手若不足,可临时征调军中斥候、衙门干吏,授你临机专断之权!”林宇的目光锐利如刀,“我要这荆襄后方,成为铁板一块!绝不容一粒沙子,坏了守城大计!你的剑,要比前线的刀更锋利!”
“属下领命!”柳如烟眼中寒光一闪,如同出鞘的匕首,“必使魑魅魍魉,无所遁形!绝不让任何宵小之辈坏了大人的大事!”她不再多话,玄色身影一晃,已如轻烟般消失在门外。襄阳城内深夜的宅院很快亮起灯火,黑衣的“察访司”探子如同鬼魅般进进出出,低声禀报的话语如同毒蛇吐信。案上堆满了刚送来的密报和口供,墨迹还带着潮湿的气息。她指尖划过一份名单,朱笔在几个名字上重重圈下,声音冷冽如冰:“城南米商张全,私藏粮秣三千石,散布‘城必破’谣言…三更时分动手,拿下!城西苏氏旁支管事苏贵,密会武昌口音可疑客商…加派人手盯死!必要时…‘请’来问话,用咱们的法子让他开口!”窗外,一队队黑衣人在夜色掩护下,如同狸猫般扑向各自的目标,靴底裹着麻布,悄无声息却带着致命的杀意。
战争的巨轮在川东与荆襄的大地上轰然启动。沿江堡寨的烽燧顶端狼烟笔直升起,浓黑如墨,在晴朗的天空中格外刺眼。寨墙上,新军士卒奔跑列队,脚步声密集如雨点,火铳上肩,炮口调整,冰冷的金属光泽在阳光下闪烁着杀机。寨门轰然关闭,粗大的门闩“哐当”落下,发出令人心安的重响。民夫喊着号子,将滚木礌石源源不断运上城头,汗流浃背却不敢停歇。襄阳城的匠作分坊内炉火熊熊,映红了半个夜空,热浪灼人如同蒸笼。赤膊的工匠挥汗如雨,铁锤砸在通红的铁块上,“叮叮当当”的巨响震耳欲聋,火星四溅如同烟花。锻造台上,一根根铳管正在成型,淬火时发出“滋啦”的声响,白雾蒸腾;另一边,木匠们正将粗大的原木刨制成炮架和冲车部件,木屑纷飞。监工声嘶力竭地催促:“快!再快!城头等着这些家伙救命呢!晚了脑袋都保不住!”
汉水东岸的村庄在暮色中响起铜锣的急鸣,李定国的第一道加急军令随着骑兵的马蹄声传遍乡野。“奉李将军令!左逆大军将至!乡亲们速速收拾细软粮秣,随我等退入襄阳城!不愿离乡者,将粮食深埋!牲畜赶入西山!水井投皂角苦叶!焚烧草料!拆毁便桥!绝不留一粒粮、一口井、一头牲口给贼兵!”火光在村庄外冲天而起,浓烟滚滚如同黑龙,映照着百姓拖家带口、哭喊奔逃的凄惶身影,也映照着执行军令士兵们铁青而决绝的脸庞,他们眼中噙着泪,手中的火把握得更紧。
白帝城头,残阳如血,将天空染成一片惨烈的猩红。林宇独自凭栏而立,江风猎猎,吹动他素色的袍袖,衣袂翻飞如战旗。脚下的城墙坚厚冰冷,历经数百年沧桑,砖石的缝隙里还残留着往昔战争的痕迹。奔涌的长江在暮色中呈现出一种沉重的暗金色,向东流去,仿佛承载着无尽的烽烟与离乱,涛声阵阵如同亡魂的哭诉。
东方天际,那翻滚的乌云非但没有消散,反而更加厚重、更加低垂,如同墨汁浸透的棉絮,沉沉地压向地平线,仿佛随时会倾轧而下。那乌云之下,便是左良玉数十万大军搅起的遮天蔽日的烟尘,是即将吞噬荆襄的血色风暴,是乱世之中又一场浩劫的序幕。
“深根固本…”
林宇低声重复着这四个字,手指深深嵌入古老城墙砖石的缝隙之中,冰凉的触感从指尖传来。触手是粗糙、冰冷而坚实的质感,如同这片他呕心沥血想要守护的土地,历经磨难却坚韧不拔。风暴已至,其势滔天。荆襄是盾,川东是根。李定国能否守住那血肉铸就的防线?新政能否在战火中扎下救命的根须?川东这倾尽全力打造的秩序,能否在乱世的惊涛骇浪中屹立不倒?
没有答案。唯有脚下城墙的坚实触感,和心中那如同磐石般不可动摇的信念,支撑着他,望向那乌云压城、山雨欲摧的东方。天地苍茫,风声呜咽,唯根深蒂固者,可待天时,可御狂风,可在这乱世之中,为黎民百姓撑起一片生存的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