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倾天 第二十章 逆流而上
第一卷 倾天 第二十章 逆流而上 (第2/2页)敖沧澜缓步走来,步履从容,仿佛踏着无形的海浪。他所过之处,季凌霄施加在林青仙身上的威压如同冰雪消融,悄然散去。林青仙顿感压力一轻,青仙剑也安静下来,他惊愕地看向这位只在传说中听闻过的老剑仙。
“敖老……”大城主赵弘毅见到来人,眼中闪过一丝复杂的光芒,既有敬意,也有一丝不易察觉的……如释重负?
敖沧澜走到广场中央,目光温和地扫过林青仙,那眼神带着洞悉世事的沧桑,也有一丝不易察觉的赞许。随即,他看向大城主和一脸阴沉的季凌霄,缓缓开口,声音如同古钟低鸣:
“赵城主,季城主。法度固重,然天道更重生机。”他顿了顿,目光仿佛穿透了时光,“《古训》有言:‘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
老剑仙的声音不高,却字字千钧,敲打在每个人的心上:“这位林小友,赤子之心,忧思黎民,其心可悯。其言或有稚嫩偏激,其行或有莽撞失礼,然究其根本,非为私利,乃为天下苍生谋一‘生’路。此非大恶,实为大善之萌芽。”
他看向季凌霄,眼神平和却带着无形的压力:“季城主欲以雷霆手段处置,是欲断其生机,绝其改过之途?还是欲以此彰显法度森严,震慑异己?”
季凌霄被敖沧澜的目光看得心头一凛,对方身上那渊渟岳峙的气息让他感到无比压抑,仿佛面对的不是一个人,而是整片浩瀚的南海。他强自镇定,冷笑道:“敖老前辈此言差矣!法度就是法度!今日若因他心善便可饶恕顶撞之罪,他日他人效仿,又当如何?规矩岂非成了儿戏?”
“规矩是死的,人是活的。”敖沧澜淡淡道,“教化之功,贵在导人向善,而非一棒打死。此子根骨奇佳,心性纯良,只是阅历尚浅,不识世间人心之险恶复杂。将其投入寒狱,非但不能使其‘改’,反可能使其‘毁’。”
他转向大城主,语气带着一丝不容置疑的劝诫:“赵城主,此子乃你亲传,秉性如何,你当深知。与其将其囚于寒狱,磨灭其心志,不如令其远行,观世间万象,体人间疾苦,尝人情冷暖。待其阅尽千帆,心性成熟,自能明辨是非,知进退,懂取舍。那时,若其初心不改,方是真正可造之材;若其改弦易辙,亦是其自身悟道所得。此乃‘改过迁善’之正途,亦是保全良才之法。”
敖沧澜的话,引经据典,情理兼备,更带着一位隐世前辈的威望。广场上许多原本慑于季凌霄威势或觉得林青仙过于天真的人,此刻也不禁暗暗点头。老剑仙的话,给了所有人一个台阶下,尤其是给了大城主一个名正言顺保全爱徒的理由。
赵弘毅眼中光芒闪烁,他深深看了一眼敖沧澜,又看向场中一脸倔强与迷茫交织的林青仙。最终,他长长叹了口气,仿佛卸下了千斤重担,声音恢复了往日的威严,却带着一丝疲惫:“敖老前辈所言……在理。”
他目光复杂地看向林青仙:“青仙,你今日之言行,确属大不敬,触犯法度。念你初犯,且心怀苍生,本座……允你离开黎明城。”
“师父?!”林青仙猛地抬头,眼中的震惊远大于刚才听到要被打入天牢。他从未想过,一向对自己宠爱有加,甚至可以说是纵容的师父,竟真的会同意将他“驱逐”?仅仅是因为他说出了心中的想法?他无法理解,更不能接受!一股巨大的委屈和背叛感瞬间涌上心头,远比季凌霄的威压更让他窒息。他宁愿被打入天牢,证明自己的坚持,也不愿被师父这样“放逐”,这感觉像是被最信任的人亲手推开了。
赵弘毅避开他灼热的目光,硬着心肠道:“不是允你游历,是命你离开!即刻启程!未得本座召唤,不得回返!你的提议……荒谬绝伦,异想天开!等你真正看清这世界的真相,明白人心之复杂,再谈什么‘改变’吧!若你执迷不悟……便不必再回来了!”
“荒谬……异想天开……”林青仙喃喃重复着师父的话,每一个字都像冰冷的刀子扎在心上。他看着师父决绝的侧脸,看着季凌霄脸上那毫不掩饰的得意与嘲弄,看着广场四周那些或冷漠、或同情、或幸灾乐祸的目光。
他忽然笑了,笑容里充满了悲凉和一种近乎破碎的明悟。他缓缓站直身体,对着大城主的方向,深深一揖,动作标准得无可挑剔,却带着前所未有的疏离。
“弟子……林青仙……领命!”他直起身,再不看任何人,转身,一步步向广场外走去。青仙剑无声地悬浮在他身侧,剑身微微颤抖,仿佛也在为这突如其来的变故悲鸣。
广场一片寂静,只有他孤独而坚定的脚步声在回荡。风雪不知何时又大了些,冰冷的雪花落在他单薄的衣衫上,落在他紧抿的唇角和苍白的脸上。
原来,人心上的霜雪,比这寒夜的风雪更刺骨,更令人绝望。
他没有回头,径直走出了黎明广场,走出了黎明城那巍峨的城门。风雪很快模糊了他的背影,也掩盖了他离去的方向。
只有少数人知道,那个孤独的背影,在风雪中握紧了拳头,心中只剩下一个念头:
云州,陈夫子。他要去找那个天下学问最大的读书人,问一问,人心究竟为何如此?他的路,究竟错在何处?这世间,是否真的容不下一点改变的可能?
很快林青仙走远,众人散去。
硕大的广场上只留下大城主一人。
一道身影出现在了他身前,是大城主唯一的儿子,赵弘毅。
三十岁的瀚海境剑仙。
“爹,当真要让青仙……”
大城主摇了摇头,抬头看向远方。
“今夜,风沙真大……”
————
林青仙那日一剑开天之后,没有着急去往云海,而是先去往了更高处的星河。
在这里,亿万星辰并非如尘世所见那般,是遥远天际渺小而恒定的光点。它们在此刻,是活的。星辉不再是静谧的冷光,而是流淌的液体,是呼吸的火焰。无数璀璨的光点汇聚成奔涌不息的河流,它们并非静止地悬挂,而是以一种宏大而玄奥的轨迹,在无边的墨色虚空中缓缓旋动、奔流不息。巨大的星璇宛如宇宙的涡眼,旋转间牵引着难以计数的星辰碎片,形成一道道横贯亿万里、散发着迷离光晕的银砂长带,如同天神遗落的纱缦,轻柔却蕴含着撕裂乾坤的力量。
星辰本身也千姿百态。有些是燃烧着炽白烈焰的巨日,其核心翻滚着熔金般的星核,向外喷薄出足以焚灭小世界的日珥风暴,光焰的边缘却诡异地凝结成冰晶般的瑰丽弧光;有些是静谧深邃的靛蓝色巨星,表面流淌着液态的星光,如同凝固的海洋,其深处仿佛有沉睡的星灵在梦呓;更有一些,是纯粹由璀璨晶体构成的星辰,棱角分明,折射着来自不同维度的幻彩,每一面都似乎映照着不同的时空片段。
星河的“河床”,并非实体,而是由最纯粹、最浓郁的混沌灵气与破碎的法则碎片构成。这些无形的“河床”扭曲了空间,使得星河并非笔直,而是呈现出奇异的、如同道纹般的蜿蜒曲折。视线在星河中穿行,仿佛能听到无声的轰鸣——那是星辰诞生与寂灭的叹息,是星砂相互碰撞湮灭时释放出的道韵涟漪,无声地震荡着修士的元神。
偶尔,有庞大到难以想象的星骸飘过,那是早已死去不知多少纪元的世界残骸,其嶙峋的骨架在星辉映照下投下遮天蔽日的阴影,空洞的“眼眶”内残留着吞噬光线的黑暗,无声诉说着宇宙的残酷与时间的伟力。
在这壮丽得令人窒息的星河画卷中,并非空无一物。一些模糊画面在这里可以被看到,有修士驾驭着流光溢彩的飞舟或本命仙剑,如微尘般小心翼翼地穿梭在相对“平静”的星流间隙。他们的护体罡气与无处不在的星尘摩擦,迸发出细碎却璀璨的星火,转瞬即逝,如同蜉蝣之于沧海。更有传闻中的仙兽遗种,其形如披覆星鳞的巨鲲,悠然摆尾,搅动起一片璀璨的星潮,庞大的身躯在星辉中若隐若现,古老而威严的气息弥漫开来。
而这些,便是万年以来无数大能游历星河的场景。他们有些为了突破云端境瓶颈,提前涉险来到这里,有些则是不愿止步星河,便来到这里找寻迈入无垠境的契机。
这里,似乎已经是人间的最高处,是人类所能到达的顶点。
而今天,又有一位星河境大修士大剑仙来到这里。不一样的是,他应该是唯一一个手持最强兵器到达这里的人。
只见他一剑剑挥出,造就出了一条剑气长路,随着,他一步步迈出。
从此逆流而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