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7章 秒攻克
第197章 秒攻克 (第2/2页)现场的所有人都像是打了兴奋剂一样。
你要是这么说。
那我们可就都不困了。
国外的产品,再怎么讨论都是枉然。
毕竟讨论完了,也不可能大规模应用。
可要是国内的产品——
大家立刻重新审视起那份报告,在各自的认知范围内发表意见。
‘拉升模量绝对是够的,这在T级别之下至少是1000往上。’
‘拉伸强度也没问题!’
‘这个送检产品还不是单纯丝束的事儿,他们的碳布编制浸润工艺也很强。’
‘考虑到这个产品的形态,我断定他们一定掌握了量产的方法。’
‘是啊,如果不为量产,没必要把碳布卷成这样。’
‘但话说回来,这是个什么东西呢?’
‘能用到碳纤维的就那么几个地方。’
‘这个形态吗,我实在是想不到是什么产品。’
‘……’
叽叽喳喳之间。
郑宇智再次开口:“诸位,不用想了,这个产品不是军用的。”
吴鹏飞眼睛都瞪直了:“不是军用还能民用啊。”
“嗯。”
吴鹏飞有些不相信自己的耳朵:“真民用?啥领域,跑车还是发动机?”
如果不是军用。
那么用到高等级碳纤维的工业领域也就这俩。
要么是几千万的限量版跑车,要么就是某些特种发动机。
因为这些产品都是高研发投入的领域。
只有项目本体够之前,产品厂商才会不计成本去做碳布的基础研发。
“我实话说了吧。”
郑宇智表情复杂。
“这个送检的中空管状物体——”
“是鱼竿。”
霎时间。
会议室里鸦雀无声。
鱼——?
竿——?
这俩字大家都认识。
但是放在这个语境里,他们感觉有些陌生了。
“就是那种伸缩出来,用来钓鱼的鱼竿?”
郑宇智有些无语:“我的吴组长啊,鱼竿还能有哪种鱼竿。”
“我滴龟龟……”
“这个是我在电商平台购买的一款产品。”
郑宇智开始诉说自己的心路历程。
“据他们的主播介绍。”
“这玩意儿用了T1100的碳布,而且全国产。”
“我怀着试探的目的,买了一根送去检测。”
“检测报告如大家所见。”
“现在看来,主播并没有说谎,不是虚假宣传。”
实验室的数据在那儿摆着呢。
这玩意儿是说不了谎的。
仅凭强度和模量这几个关键数值。
他们就完全可以断定这款碳布的含金量。
主播说是T1100的碳布。
而专家们的判断是只高不低。
吴鹏飞作为应用方的代表,想想都头皮发麻。
“你送检的是鱼竿!”
“说明这家厂商已经掌握了大规模量产的技术!”
“也就是说,我们的飞机突然间有了供应商!?”
郑宇智站起身,心情无比澎湃。
“吴组长的说法大致是中肯的。”
“同志们,这是一款性能一流的碳纤维材料,而且是量产。”
“当务之急,分出一个技术组,对这个产品进行全面的分析。”
“再分出一个考察组,立刻去厂商那边调研。”
“我现在需要向上级报告这件事,十五分钟后会议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