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阿爹的“探路石”
第112章:阿爹的“探路石” (第1/2页)他的自信是建立在数千年的见识和蓬莱仙殿万卷阁无数藏书上的、对万事万物运行规律的深刻洞察。
面对眼前这个连神识都能吞噬的、活着的“神级捕食者”,他没有选择硬闯,也没有祭出什么惊天动地的法宝,而是做出了一个让涂山月和江小白都大感意外的决定——安营扎寨。
只见江修远不疾不徐地从储物戒中取出一套完整的行宫洞府。
这洞府并非简单的帐篷,而是一座由千年温玉与万载沉香木打造的、精巧绝伦的三进院落。随着他指尖一道灵光打入,院落在地面上迅速展开、放大,亭台楼阁、假山流水一应俱全,甚至还自带一座小型的聚灵阵,将周围稀薄到几乎不存在的天地灵气,勉强汇聚起来。
“在摸清它的‘脾性’之前,我们哪儿也不去。”江修远的声音平静而沉稳,“小白,你神魂受创,正好在此静养。
月姑娘,你也借此机会,巩固血脉感应。一一,继续照看你的花园,让它的‘生机’,在这片死地之上,扎下更深的根。”
他有条不紊地安排着一切,仿佛他们不是身处九死一生的绝地边缘,而是在进行一场悠闲的野外郊游。
这种从容不迫的态度,极大地感染了众人。江小白苍白的脸上恢复了一丝血色,她默默颔首,走进一间静室开始调息。
涂山月看着那座散发着安神香气的洞府,心中的恐惧与不安也被冲淡了不少,她依言寻了一处角落,闭目凝神。
唯有江一一,她没有进入洞府。她只是静静地站在父亲身边,那双清冷的凤眸中,倒映着江修远忙碌的身影。
她什么也没说,但那份无言的陪伴与依赖,已经说明了一切。对她而言,只要阿爹在,哪怕是地狱深渊,亦是心安之所。
安顿好众人后,江修远并没有休息。他走到了那片灰败大地的最边缘,距离粉紫色雾海仅有百丈之遥。在这里,那股吞噬一切的无形力量已经变得极为清晰,仿佛一只看不见的巨兽,就在面前缓缓呼吸。
他没有释放任何灵力或神识去挑衅,而是盘膝坐下,从储物戒中取出了一尊造型古朴的青铜鼎炉。
紧接着,琳琅满目的材料被他一一取出,堆放在身前。有闪烁着金属光泽的“星辰秘银”,有坚硬无比的“玄龟背甲”,有能承载神识烙印的“魂晶石”,还有一捆捆细如发丝、却坚韧异常的“天蚕金丝”……这些材料,任何一件放到外界,都足以引起元婴修士的争抢,而此刻,却被江修远如同寻常铁块般随意地摆放着。
他要做什么?炼器?
涂山月和江小白都从静修中分出一缕心神,好奇地观望着。
只见江修远屈指一弹,一缕金色的“太阳真火”落入鼎炉之中,炉火熊熊燃起。
他并未急于投入材料,而是闭上双眼,整个人陷入了一种奇妙的静定状态。他的神念,没有向外探出,反而是向内收敛,与脚下这片死寂的大地,与前方那片诡异的雾海,达成了一种微妙的共鸣。
他在“倾听”。
倾听这片绝地的“脉搏”。
时间,就在这绝对的死寂中缓缓流逝。
一天后,江修远猛然睁开了双眼,眸中精光一闪而逝。
“找到了。”他低声自语。
就在刚才,他敏锐地捕捉到了那片粉紫雾海一次极其微弱的、周期性的“律动”。就像巨兽呼吸的间隙,那股吞噬之力会出现一个短暂的、几乎可以忽略不计的衰减期。这个周期,大约是每个时辰一次,持续时间,不足一息。
虽然短暂,但对于江修-远而言,这已经足够了!
他不再犹豫,双手化作幻影,开始了他的炼制。
星辰秘银、玄龟背甲等坚硬的材料被投入炉中,在太阳真火的煅烧下迅速融化成一团团闪烁着各色光华的液体。他以神念为锤,以阵纹为骨,在空中飞速地塑形、冷却、镌刻。
他的动作行云流水,充满了道法自然的美感,仿佛不是在炼制冰冷的器物,而是在创造一个个鲜活的生命。
很快,第一个“探路工具”的雏形,便出现在他手中。
那是一只仅有拳头大小的、通体由星辰秘银打造的机关老鼠。它的造型惟妙惟肖,连鼠须都清晰可见,四肢关节灵活,眼中镶嵌着两颗米粒大小的魂晶石。
这并非普通的机关傀儡。江修远在其小小的身躯之内,用神乎其技的手法,微缩雕刻了足足三十六道阵纹,构成了一座极其复杂的复合阵法。
此阵法有三大核心功能:
其一,是“拟息阵”。它能最大限度地模拟周围环境的气息,将傀儡自身的存在感降到最低,避免在第一时间就被雾海的“意志”所察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