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零点看书 > 我和女儿共长生 > 第221章 千年布局星火远,天庭垂眸起微澜

第221章 千年布局星火远,天庭垂眸起微澜

第221章 千年布局星火远,天庭垂眸起微澜 (第1/2页)

光阴荏苒,岁月如梭。
  
  对于三界中的大能而言,千年不过是弹指一瞬,一次短暂的闭关。但对于凡人国度,千年,足以让沧海变为桑田,让王朝更迭数次。
  
  江修远进入混沌,已然过去了一千年。
  
  这一千年里,江一一的“星火计划”,取得了超乎想象的成功。
  
  在大汉王朝的都城长安,一座名为“格物院”的机构,深受汉帝的重视。其院长,正是当年稷下宫的一位法家思想的继承者。他从不谈论鬼神,只专注于研究实用之学。他改良了造纸术,使得知识的传播成本大大降低;他制定了度量衡,让全国的商业往来有了统一的标准;他甚至根据星辰运转,编撰出了更精准的历法,指导农业生产。汉帝视其为国之栋梁,却不知,这“格物院”的核心成员,每晚都会研读一本来自“圣师”的《格物初解》。
  
  在大唐王朝的江南水乡,无数私塾如雨后春笋般涌现。这些私塾的先生,大多是当年儒家思想的传播者。他们教导孩童识字明理,以“仁、义、礼、智、信”为核心,培养出了一批批品德高尚、博学多才的士子。大唐的科举制度,也因此变得更加公平和有活力。这些先生从不标榜自己的来历,但他们书房最深处,都供奉着一块写着“天地君亲师”的牌位,而那“师”字,在他们心中,指向的正是那位神秘的稷下圣师。
  
  在北方的周国边境,一座座城镇因为“墨者”的到来而变得坚不可摧。他们设计的城防器械,如连弩、投石车,让戎狄的骑兵束手无策。他们组织民众,建立“互助社”,一家有难,百家支援。他们宣扬“兼爱非攻”,却也用最坚决的手段,守护着人族的家园。
  
  千年时光,稷下学宫的思想,已经如同空气和水,渗透到了人族社会的方方面面。
  
  人们或许不知道“稷下宫”,但他们用的工具,读的书籍,遵守的律法,秉持的道德,或多或少,都带上了稷下学宫的烙印。
  
  这股自下而上、润物无声的改变,终于汇聚成了一股磅礴的人道气运。这股气运不再集中于一处,而是均匀地散布在整个人族疆域,形成了一张看不见的守护之网。
  
  而作为这一切的源头,身处渭水山谷的江一一,其收获是难以想象的。
  
  她没有刻意修炼,但那亿万万人族因开启民智、生活改善而产生的“愿力”,自发地汇聚到她的身上。这并非信仰之力,而是一种更本源的“文明回馈”。
  
  她的修为,在这股力量的推动下,水到渠成般地突破了大罗金仙初期的桎梏,一路高歌猛进,稳稳地踏入了大罗金仙中期的境界,并且还在不断地向着准圣的门槛迈进。
  
  然而,如此巨大的人道气运变动,终究无法永远瞒过天庭的眼睛。
  
  三十三重天,凌霄宝殿。
  
  负责监察人间气运的千里眼、顺风耳,向玉皇大帝禀报了一件奇事。
  
  “启禀陛下,近千年来,南瞻部洲人族气运日益鼎盛,此乃吉兆。但……其气运流向,颇为怪异。”
  
  “哦?如何怪异?”玉帝威严的声音响起。
  
  “以往人族气运,一分为三。一归于人王帝皇,化为王朝龙气;二归于我天庭正神与西方佛陀,化为香火愿力;三则散于天地,滋养万物。但如今,竟有第四股气运产生,其量虽不及前三者,却纯粹厚重,生生不息。此气运,不归帝王,不入神佛,而是……归于人族自身,仿佛在蕴养着什么。”
  
  此言一出,殿内众神皆惊。
  
  人族气运归于自身?这意味着人族对神佛的依赖在降低!
  
  这直接触动了天庭统治的根基。要知道,神仙的修行,除了吐纳天地灵气,很大一部分也依赖于信徒的香火愿力。香火越旺,神位越稳,修行越快。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极品全能学生 凌天战尊 御用兵王 帝霸 开局奖励一亿条命 大融合系统 冷情帝少,轻轻亲 妖龙古帝 宠妃难为:皇上,娘娘今晚不侍寝 仙王的日常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