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 :修行之道
第二十四章 :修行之道 (第1/2页)玄玑子一口气说完,最后肃然叮嘱:“切记!所有供奉、法器、材料,务必货真价实,一丝不苟!法坛沟通天地,万万马虎不得!”
孙知县听得连连点头,额上汗都忘了擦,待玄玑子说完,立刻起身,拱手道:“真人放心!
下官这就亲自去督办!绝不容半点差池!
真人师徒请在此安心歇息,酒菜若不够,尽管吩咐管家添置!下官去去就回!”
说罢,匆匆一揖,带着两个衙役,风风火火地冲了出去,显见是真急了。
厅内只剩下师徒二人和一桌残席。
玄玑子没好气地瞪了还在扒拉最后一点米饭的齐云一眼:“饿死鬼投胎?没见过世面!为师的脸都让你丢尽了!”
齐云咽下最后一口饭,抹了抹嘴,嘿嘿一笑,带着点惫懒:“师父,这能怪我么?
跟着您,一天两顿糙饼子就凉水,肚子里早没油水了。
再说了,”他端起茶杯灌了一口,“您跟县太爷谈的都是开坛抓鬼的大事,我这就会个五脏拳,也插不上嘴,不就只能埋头吃饭嘛。”
话里话外,透着点想学更多本事的渴望。
玄玑子哪能听不出他的弦外之音,哼了一声,端起茶杯慢慢啜着,过了片刻,才缓缓开口,声音低沉了些:“修行之路,漫漫长远。
我道门正统,首重根基。
你练那五脏拳,便是打熬筋骨,调和五脏,蕴养体内一点先天阳气,为日后引气入体,凝练‘真气’打下根基。”
“真气?”齐云眼睛一亮,坐直了身体。
“不错。”玄玑子放下茶杯,目光似乎望向远处,“真气,乃性命之根,法力之源。
道门修炼,依真气修为深浅,大致分四重境界。初为‘受箓’:需经正式仪式,禀告天地祖师,得授法箓符契,方算真正入了道门,体内始能凝聚微弱真气。
可勉强施展些粗浅‘术’法,如画符、开光、驱邪等,但真气稀薄,施法次数有限。
昨夜为师所布简陋法坛,名为‘净坛’,仅能勉强为符箓‘开光’,赋予其短暂灵应。
你天生开了阴阳眼,省却了常人修习‘开眼术’的功夫,已是得天独厚了。”
他顿了顿,继续道:“第二重为‘蜕浊’:需以真气日夜洗练自身,驱逐后天沾染的五谷浊气、尘世污秽,使身心渐近清净,真气渐趋精纯凝练。
此境修士,真气渐足,可支撑稍复杂的法术和法坛,亦能初步运用一些‘法’门。
为师修道五十有三载,如今便在此境之中,一身浊气,已褪去十之八九。”
说到此处,老道枯瘦的脸上竟掠过一丝不易察觉的傲然。
齐云心中暗自咋舌:五十三年才第二境巅峰?这速度还如此骄傲?看来修行艰难啊!
但他脸上却不敢表露,只认真听着。
“第三重为‘炼形’:真气雄浑,内外如一,延年益寿,施展威力更大的法术。
至于第四重‘踏罡’!”
玄玑子眼中流露出深深的敬畏,“那便是当世真人之境!
真气浩荡,可沟通天地,步罡踏斗,呼风唤雨!
清微山那位主持罗天大醮的老天师,便是此等陆地神仙般的人物!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