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零点看书 > 清穿之猎户女就想踏实过日子 > 第182章 真是倒反天罡了!

第182章 真是倒反天罡了!

第182章 真是倒反天罡了! (第1/2页)

下朝后,康熙留胤禛在乾清宫议事,言语间试探着他有没有在太子的事上插手。
  
  胤禛滴水不漏的应付着,言谈间还故意说,江南案里有几个的罪罚判得太轻,那样的贪官污吏,上蒙骗太子,下蒙骗百姓。
  
  就不该留他性命。
  
  康熙闻言,神情似有缓和,后没在谈论政事,反而聊起了家常。
  
  “朕记得,前儿是你生辰,怎么听说你府里并未大办,也未请兄弟们喝酒?”
  
  胤禛微微躬身答道:“回皇阿玛,儿臣觉得,一场生辰宴所费不赀,过于奢靡浪费,于心不安。
  
  至于未曾宴请兄弟们!”
  
  他顿了顿,继续道,
  
  “诸位兄弟如今皆领了差事,为国事操劳,儿臣区区一个生辰,年年都有,实在不该为此耽误他们的正事。
  
  儿臣想着,待他们手头的差事都有了眉目,再设宴款待,方为妥当。”
  
  康熙闻言,点了点头,眼中赞许之色更浓:
  
  “老四,你啊...!
  
  弘晙那孩子,近来如何,开蒙也有些日子了,功课可还跟得上?”
  
  提到弘晙,胤禛冷峻的眉眼不易察觉地柔和了一丝,绷紧的心炫松快许多:
  
  “回皇阿玛,弘晙虽开蒙晚,但天资尚可,肯用功。
  
  《三字经》、《百家姓》已能熟背。
  
  如今正学《千字文》,字也认得不少了,但就是性子有些顽劣,还要多磨磨!。”
  
  “哦,不错。
  
  康熙捋须微笑,眼神睨了下首的胤禛,笑道:“弘晙的性子就很好,你别给朕磨没了。
  
  骑射武功呢!
  
  你找的那些个师傅怎么样,能教导弘晙吗,若是不行,就从宫里叫人,可别耽搁了弘晙。”
  
  说到弘晙,康熙的脸上露出慈祥的笑容!
  
  胤禛脸上那份刻意维持的平静终于被打破,一丝难以掩饰的骄傲神色浮现出来,连声音都透着一股炫耀:
  
  “回皇阿玛,弘晙胆子大,现在已能骑上小马驹跑一小段路了。
  
  至于武功…...”
  
  胤禛顿了顿,唇角上扬,眉眼都是自豪道:
  
  “教习师傅说,这孩子极有天赋,筋骨也好,寻常的招式,他看几遍就能模仿个大概,力气也远超同龄孩童。
  
  只是年岁尚小,根基不稳,还需多加打磨,假以时日,方能看出真章。”
  
  康熙听着,眼睛越来越亮,听到最后,忍不住抚掌笑道:
  
  “好,好,胆大心细,有天分!
  
  老四啊,可得把咱大清未来的巴图鲁给朕培养好了!”
  
  胤禛见状,忙收敛神色,谦虚道:
  
  “皇阿玛过誉了,弘晙顽劣,当不得如此夸赞。
  
  我大清人才济济,能征善战者众多,弘晙还需勤学苦练,方不负皇阿玛期望。”
  
  康熙笑着指了指他:“老四,你就是太过谦虚谨慎了。”
  
  话虽如此,可从康熙的表情就可以看出,康熙对胤禛这份不骄不躁的态度还是很满意的。
  
  然而,康熙端起茶盏,轻轻呷了一口,放下茶盏时,话风却陡然一转,一双厉眼盯着胤禛,探究道:
  
  “这两日,朕听说一事…说是你准许府里的侍妾,也就是弘晙的额娘,每月带着弘晙回娘家一次,此事可真?”
  
  胤禛心中一震,神色一敛,忙起身离座,端端正正地跪下磕头道:
  
  “请皇阿玛恕罪....确有此事!”
  
  康熙看着跪在地上的胤禛,声音听不出喜怒:
  
  “哦,真的啊!
  
  皇子福晋嫁入皇家,循的是国礼家规,也未曾有每月归宁的惯例。
  
  她一个妾侍格格,如此行事,恐惹非议,坏了规矩。
  
  老四,你素来重规矩,此番…是何缘由?”
  
  这是,胤禛准许姜瑶出府时,他就知道早晚有人会报到皇阿玛这里来,时间比他预想的晚了些!
  
  胤禛脸色严肃,他抬起头,目光坦诚地看着康熙,声音清晰而沉稳:
  
  “回皇阿玛,儿臣深知此举有违常例。
  
  然则,姜氏情况特殊。
  
  其娘家…并无男丁承嗣,姜氏自幼便被家中当做男儿养育,甚至上了族谱,承担着延续香火、奉养爹娘之责。
  
  当初,因意外....和儿臣有了牵扯......
  
  康熙微微点头,这事他知道,胤禛继续道:
  
  “当初儿臣接她回府时,她别无他求,只恳求儿臣允她能为爹娘养老送终,全其孝道。
  
  儿臣…念其一片纯孝之心,且其父母年迈,在京中并无其他依靠,故而…才破例准其每月归家探望,以尽人子之情。”
  
  康熙看了眼胤禛,就知道说的是真的,这事只要让人一查就知道,他手指轻轻敲击着桌面,没有说话。
  
  只不过,胤禛的话,让他想起了颁金节那日,弘晙童言无忌,“你养我小,我养你老,”说要给他“养老”的话!
  
  若真如胤禛所言,这姜氏虽出身低微,行事不羁,倒是个至孝之人。
  
  孝道,乃人伦之大本。
  
  对于一个无子的百姓,女儿顶立门户,奉养父母,其情可悯。
  
  胤禛此举,虽是破例,但出发点是为了成全孝道,倒也不算太过逾矩。
  
  而且,她最大的功劳,就是给他生了弘晙这个孙子。
  
  沉吟片刻,康熙缓缓开口:“原来如此…孝心可嘉,罢了!
  
  既然事出有因,朕也就不追究了。
  
  只是…”
  
  他目光锐利地看向胤禛,“规矩不可废,你要心中有数,把握好分寸,莫要让她恃宠而骄,让你福晋难做,更不可因此耽误了弘晙的教养!”
  
  胤禛闻言,心中一块大石落地,连忙叩首:“儿臣谨遵皇阿玛教诲,定会严加管束,让皇阿玛忧心了!”
  
  “起来吧。”
  
  康熙挥了挥手,“跪安吧。”
  
  “儿臣告退。”胤禛再次行礼,这才躬身退出了暖阁。
  
  走出乾清宫,微冷的风吹在脸上,胤禛才真正舒了口气,脸上露出一抹志在必得的表情。
  
  时隔一年,终于可以去看望十三弟了,还有姜氏身上的隐患也清除了。
  
  想到姜瑶,胤禛脸上露出一种难以复杂的神色,她把弘晙教导得很好,有颁金节那天弘晙说的话,他原本的说辞都用不上。
  
  不过,想到昨晚,他的腰又有些酸了,才缓和的脸色瞬间又绿了。
  
  姜氏要是知道,一晚他就......,指不定要如何笑话他,胤禛有些无奈抬头望了眼天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极品全能学生 凌天战尊 御用兵王 帝霸 开局奖励一亿条命 大融合系统 冷情帝少,轻轻亲 妖龙古帝 宠妃难为:皇上,娘娘今晚不侍寝 仙王的日常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