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零点看书 > 四合院:从港岛混混到爱国大亨 > 第74章 洪门

第74章 洪门

第74章 洪门 (第1/2页)

那件白色风衣被他带回了染坊,挂在办公室的衣架上,与周围的粗布、账本和硬木家具格格不入。
  
  像一个闯入粗粝世界的,温柔的提醒。
  
  陈山站在窗前,俯瞰着逐渐苏醒的城寨。
  
  鸡鸣、犬吠、开铺的门板声、小贩的叫卖声……这些熟悉的人间烟火,在此刻听来,却有了一种别样的分量。
  
  “596工程”、“生命线”、“国家筋骨”。
  
  每一个字,都像一座山,压在他的神经上。他第一次感觉到,自己脚下的这片土地,是如此的渺小,而他要撬动的世界,又是如此的庞大。
  
  以前,他觉得整个香港就是他的棋盘。现在他明白,香港,只是棋盘上一个不起眼的落子点。
  
  他需要更多的棋子。
  
  不是钱振声那种藏在暗处的刀,也不是王虎那种顶在明处的盾。他需要的是融入这座城市血脉的,无数双眼睛和耳朵。
  
  鬼叔不知何时走了进来,手里端着一壶刚沏好的热茶。他看了一眼那件显眼的女士风衣,什么也没说,只是将茶杯放在陈山面前。
  
  “鬼叔,”陈山没有回头,目光依旧落在窗外,“我们要做的事,光靠自己人,手太短,眼太瞎。朋友,要多交。”
  
  鬼叔倒茶的动作顿了一下。“你想找谁?”
  
  “洪门。”
  
  陈山吐出两个字。“在香港,他们的根,比港督府的石基都深。”
  
  鬼叔沉默了片刻,浑浊的眼睛里,映出窗外的天光。
  
  “洪门在香港的堂口,不叫洪门,叫‘山头’,论‘字头’。”
  
  他的声音像在讲述一段被人遗忘的旧事,“日占时期,这些字头,掰成了两半。一半做了汉奸,另一半,也流过爱国的血。”
  
  陈山转过身,坐到桌前,神情专注。
  
  “先说‘和’字头的。”鬼叔呷了口茶,记忆的闸门缓缓打开。
  
  “和字头是本土最大的派系。
  
  其中,‘和安乐’,外人叫他们‘水房’。
  
  最早是酒楼茶室的工会,后来人扎进了码头和运输行。
  
  沦陷那几年,东江纵队要救人,要转运物资,很多时候,靠的就是水房的物流网。
  
  当年那些文化人能从日本人眼皮子底下跑掉,水房的人功劳不小。”
  
  “‘和胜和’,人多,根基在新界乡村及九龙城寨。
  
  新界的山,城寨的巷子,比警察都熟。
  
  游击队要藏身,要摸日本人的哨位,都得靠他们带路。”
  
  “还有‘和合图’,他们管着港岛的菜市场和干货铺。
  
  当年游击队最缺的盘尼西林、电池,都是他们想办法,从走私渠道里一点点抠出来的。”
  
  陈山安静地听着,手指在桌上无意识地画着圈。
  
  他仿佛看到了那段烽火岁月里,一群穿着短衫,踩着木屐的市井之徒,用最原始的方式,参与着一场最宏大的战争。
  
  “‘联’字头的,是跨省的组织。”
  
  鬼叔继续说道,“‘联英社’,都是海上的渔民。维多利亚港里,日军的军舰什么时候出港,什么时候回港,多了几条船,少了哪艘炮艇,他们比谁都清楚。这些消息,最后都送到了盟军手里。”
  
  “‘联乐堂’,盘踞在湾仔和铜锣湾,开赌档、妓院。听着下九流,但他们用这些地方做掩护,救过不少盟军的飞行员和被俘的自己人。”
  
  “再说‘福’字头,潮州帮的地盘。”
  
  鬼叔的语气里,多了一丝敬意,“‘福义庆’,上环到西环的码头仓库,都是他们的天下。
  
  他们看不惯日本人,就组织码头工人罢工,让日本人的军用物资烂在仓库里。
  
  当年有个叫李耀南的,义胆忠肝,带着兄弟,硬是炸了日军在九龙的仓库。
  
  福义庆的人,出了名的不好惹,也出了名的讲义气。”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极品全能学生 凌天战尊 御用兵王 帝霸 开局奖励一亿条命 大融合系统 冷情帝少,轻轻亲 妖龙古帝 宠妃难为:皇上,娘娘今晚不侍寝 仙王的日常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