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太子,陛下到底把你怎么了
第16章 太子,陛下到底把你怎么了 (第2/2页)李承乾极是同情地看着他:“杜荷,你是不是听漏了什么?这兵权,乃是陛下刚刚在太极宫所赐。”
“陛下……”
杜荷狂喜的神色瞬间僵在了脸上,换成了一副跟刚刚的李承乾一样惨然的神情。
“陛下他到底是咋想的啊?君心似海,深不可测呀!”
……
“陛下,您到底是怎么样的?”
太极殿内,唯一没有离开的长孙无忌,颇为忧心地探问起来。
李世民淡淡地道:“今日这太极殿中发生之事,无忌你当是都知道了?”
长孙无忌苦笑道:“正因为无忌知道,才明白陛下的为难之处,才不明白陛下为何要如何处置。”
“按理说,至少不当让太子再接触兵权为好,对朝廷,对太子本人,都是如此,可是陛下之处置,请恕无忌也难以揣测圣心了。”
换成其他的臣子,事关太子与魏王对于储君之位的争夺,不论私下里打什么小算盘,表面上都万不敢轻涉其中。
此等事情,只有一人能决断之权,那就是皇帝!
其他大臣,纵使只暗中想施加什么影响力,下场也只有死!更何况面对的还是李世民这等极有主见的英明之主。
但是,整个大唐朝堂之上,有一人算是例外,那就是长孙无忌。
大唐未来的继承者,只会是那三个长孙无忌的亲外甥之中。任谁继位,长孙无忌的地位都不会受到影响。
相反,因为长孙氏的关系,他们必定会极度倚重长孙无忌。
李世民若是千秋之后,也要靠着长孙无忌的才能与在朝中的地位,为自己的儿子保驾护航。
更重要的是,李世民与长孙无忌自幼年之时便相知相交,自晋阳起兵之前,长孙无忌便不断地为自己出谋划策,而且事事都是以自己的角度思考。
李世民麾下谋臣无数,但却没有人能取代长孙无忌的位置。
有些话,他也只能私下里跟长孙无忌来说道。
李世民想以今天发生之事,脸色也是难看。
“哼,你以为朕心中不气吗?朕不过稍加偏袒了青雀,他便似是受了天大的委屈一般,竟然拿太子之位跟朕赌气!”
“而且,他还声言什么已经谋划了反叛之事!你听听,这是正常人能说出来的话?这是朕的儿子能做出来的事情?”
李世民气极反笑,可见李承乾那番话对他的冲击不轻。
而且,还有些话,对着长孙无忌,就连李世民也难以开口说出。
那自然是有关于长孙氏的话,假如长孙氏在,必不至于令承乾受这等委屈,必不至于令他们兄弟出现如此之大的冲突……
长孙无忌却没有半分笑意,极度冷静地劝谏道:“此等事情,绝非儿戏,更何况太子与侯君集关系密切!”
“不论其真假,陛下也当先禁足太子,再派可靠之人,直接至军中解除侯君集的兵权,令有司严审之!”
长孙无忌非常清楚,太子的“胡闹”或许不足为惧,但事情牵扯到了侯君集,那就不可轻视。
贞观年间,名将如云,多得是可以独挡一面的猛将,哪怕在他们之中,侯君集也算得上是出类拔萃的人物,几可与李靖将军相提并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