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零点看书 > 我的时代1979! > 第二十五章 《安徽青年报》的访谈

第二十五章 《安徽青年报》的访谈

第二十五章 《安徽青年报》的访谈 (第2/2页)

...
  
  报社在安庆路的一栋老楼里,楼梯扶手的漆掉了大半,露出里面的木头纹路。
  
  马胜利领着他们往上走,每一步都能听见“吱呀”的响声。
  
  “二楼就是编辑部,”
  
  马胜利指着墙上的标语,“‘团结青年,服务四化’,今年刚刷的。”
  
  编辑部里堆着成捆的报纸,油墨味混着茶水香扑面而来。
  
  十几张木桌拼在一起,编辑们都低着头改稿。
  
  靠窗的桌上,一台老式打字机正“哒哒”地响,打出的字歪歪扭扭,却透着股认真劲儿。
  
  “这是我们李主编。”马胜利把他们领到最里头的办公桌前。
  
  穿中山装的中年人抬起头,眼镜片后的眼睛笑成了一条缝,手里还捏着支红铅笔,笔尖在《秤星照春风》的剪报上画着圈。
  
  “许同志,久仰。”
  
  李主编往桌上推了杯茶,搪瓷杯上印着“青年突击手”。
  
  “你这篇稿子,我们编委扩大会都讨论了,说‘秤星里有大道理’。现在年轻人思想活,想干个体又怕人说闲话,你这篇正好给他们吃了颗定心丸。”
  
  许成军接过茶。
  
  墙上的日历翻到1979年7月10日,旁边贴着张《安徽青年报》的样报,头版标题是“小岗村青年争当承包带头人”。
  
  “访谈就在这儿吧,”李主编搬来两把椅子,“小马问,你答,随便点,就像平常聊天一样。”
  
  马胜利从帆布包里掏出个录音机,黑色的,上面印着“熊猫牌”,机身上还贴着张毛主席像。
  
  他把话筒对着许成军,按下按钮时,机器发出“滋滋”的电流声。
  
  “许成军同志,”马胜利清了清嗓子,拿出早就写好的提纲,“你写《秤星照春风》时,为什么会选择瓜子这个题材?是觉得个体户能成气候吗?”
  
  许成军摩挲着茶杯,笑了笑:“我没那么远见,就是觉得大家讲的那个摊主有意思。他从挑担子到支摊子,换了三次秤,每次换秤,秤星都比以前密。老百姓买他的瓜子,不光是图好吃,是信他的秤。”
  
  “那你怎么看现在的私营商业?”马胜利追问,“有人说这是‘走资本主义道路’,你觉得呢?”
  
  窗外的风突然大了,吹得窗纸“哗啦啦”响。
  
  许成军想起《安徽文学》改稿会上,苏中说的“政策是底线,生活是上线”。
  
  他想说的有很多,但说的太多会吓到这个时代。
  
  他斟酌着开口:“我在乡下见过农民把吃不完的红薯拿到集市换布票,也见过城里大妈用鸡蛋换火柴。这些事不是现在才有,是老百姓过日子的智慧。”
  
  他停顿了一下,看着桌上的剪报:“那个瓜子摊主,每天天不亮就去进货,天黑了才收摊,手上全是裂口。他赚的钱,是弯腰捡瓜子仁、是跟工商躲猫猫、是把秤星磨亮换来的,这不是资本主义,是劳动。”
  
  说到这,许成军有些犹豫,停了半分钟。
  
  马胜利眼里带着期待,他感觉许成军要说些不一样的。
  
  嗯...凭借他的直觉。
  
  不过,许成军不只是想要说不一样的。
  
  他压抑了半天情绪,然后才接着说。
  
  “上个月在凤阳,见小岗村的农户把多余的粮食拿到集市卖,有人说这是‘搞单干’,可他们的稻子堆得比集体时高半尺。”
  
  “政策条文里的‘允许个体经济适当发展’,说白了是让老百姓的日子能更活络些。就像上午的国营面馆,卖牛肉面养活张师傅一家;那瓜子摊,赚的钱能给摊主孩子交学费,本质上都是靠力气吃饭!”
  
  “这哪里有什么主义之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极品全能学生 凌天战尊 御用兵王 帝霸 开局奖励一亿条命 大融合系统 冷情帝少,轻轻亲 妖龙古帝 宠妃难为:皇上,娘娘今晚不侍寝 仙王的日常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