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零点看书 > 我的时代1979! > 第四十六章 中国最后一个纯粹的文人作家

第四十六章 中国最后一个纯粹的文人作家

第四十六章 中国最后一个纯粹的文人作家 (第1/2页)

许成军在延安西路华山路站下车后,步行500米就到了延安西路238号——文联招待所。
  
  1979年的上海文联招待所,还带着刚从特殊年代复苏的质朴气息。
  
  老式砖木结构的楼房爬满爬山虎,楼道里的木地板踩上去会发出轻微的吱呀声,
  
  墙壁上还留着淡淡的石灰印记,偶尔能看到几幅褪色的书画作品装点其间。
  
  在经过一个上海本地小姑娘的简单盘问和证明核查后。
  
  许成军来到了他的房间——201。
  
  有点可惜这次没被安排在华东师范大学招待所。
  
  但无妨,也还有机会。
  
  201是双人间,推门而入便能感受到朴素而紧凑的氛围。
  
  这其实也算是《收获》在合理范围内特殊优待的,
  
  文联招待所主要服务于往来的文艺工作者、编辑及参会人员,多数房间是两人或四人合住的标准间。
  
  至于单人间,
  
  80年代中期物资逐渐丰富后,单人间才在部分招待所中慢慢出现,在1979年单人间实属于罕见配置。
  
  新人作家许成军可以不用想了。
  
  不过好在此时房间内并没有人,许成军得以暂时一个人独享房间。
  
  房间内,
  
  两张制式相同的木架床分别靠墙摆放,床间距仅容一人侧身通过。
  
  床板上的棕绷带着细密的纹路,铺着洗得有些发白的蓝灰色粗布床单,被子被面是常见的牡丹印花图案,边角已磨出淡淡的毛边。
  
  床头各立着一个矮木柜,柜面坑洼不平,放着搪瓷脸盆和印着招待所字样的漱口杯。
  
  墙壁是简单的石灰粉刷,局部有些斑驳脱落,露出里面的青砖,
  
  墙上贴着几张旧报纸,用来遮盖破损处,
  
  地面是水泥浇筑的,靠近窗户的地方有一道浅浅的裂缝,墙角放着一个铁皮簸箕。
  
  天花板上悬着一盏裸露的白炽灯泡,开关是拉绳式的,拉动时会发出“啪嗒”声。
  
  此时已经是傍晚,许成军开灯后,昏黄的光线晃的他直眼晕。
  
  但也比煤油灯好的多。
  
  魔都在国内的地位不用说,在这年头,至少用电灯的电能够基本保障!
  
  许成军刚把帆布包往空床上一放,就听见走廊传来轻微的脚步声。
  
  他回头一看,只见个穿浅色衬衫的中年人正拎着网兜往里走。
  
  大概50来岁的模样。
  
  网兜里装着个搪瓷缸和两本卷边的书,走路时背微微弓着,却透着股文气。
  
  “同志,这是201吧?”
  
  中年人推了推鼻梁上的圆框眼镜,声音带着点江苏口音的温润。
  
  这人看着不太一般,许成军心里想到。
  
  他点头:“是的,您也是住这间的?”
  
  “可不是嘛,文联的同志说还有间空房。”
  
  他把网兜往床头柜上一放,搪瓷缸磕在木头上发出轻响,“我叫汪曾祺,从京城来的。”
  
  汪曾祺?
  
  许成军一愣:“您是写《受戒》的汪曾祺老师?”
  
  汪曾祺被他这反应逗笑了,:“小同志认识我?我还以为我的名字早被人忘喽。”
  
  “怎么会!”
  
  许成军把脸盆往墙角一放,语气带着激动。
  
  “《邂逅集》《沙家浜》都是经典呀!应该说天下谁人不识君!”
  
  汪曾祺往床沿上坐,笑着道:“瞎写的,让年轻人见笑了。你呢?看着年纪不大,也是搞创作的?”
  
  “我叫许成军,凤阳来的知青。”许成军摸了摸后脑勺,在名家面前多少有点不好意思,“刚在《收获》发了篇稿子,编辑让我在这儿住段时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极品全能学生 凌天战尊 御用兵王 帝霸 开局奖励一亿条命 大融合系统 冷情帝少,轻轻亲 妖龙古帝 宠妃难为:皇上,娘娘今晚不侍寝 仙王的日常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