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零点看书 > 我的时代1979! > 第五十四章 山有木兮木有枝

第五十四章 山有木兮木有枝

第五十四章 山有木兮木有枝 (第1/2页)

晨雾还没散尽时,许成军已经踩着露水往资料室赶。
  
  路过操场,几个穿背心的男生正围着单杠晨练,铁架被晃得咯吱响。
  
  跑道边的黑板报前,有人正在用粉笔补写“向科学进军”的标语。
  
  “早啊!”
  
  传达室的老门卫正用抹布擦自行车,见他路过抬头笑,“面试加油!昨儿听有个安徽凤阳写诗的才子来这面试,记得你就是凤阳的,我估摸着这大才子就是你吧!”
  
  许成军笑着摆手:“算什么才子,还得在复旦‘取经’!”
  
  昨儿在图书馆,差几本书没找着,今儿决定去中文系资料室看看。
  
  中文系资料室藏在仙舟馆东侧,木门上的黄铜门环被摸得发亮。
  
  推开门,一股旧书特有的霉味混着樟脑香扑面而来,管理员张大爷正用鸡毛掸子扫书架。
  
  “同学看着面生?”
  
  张大爷扶了扶老花镜,镜片后的眼睛眯成缝。
  
  “老师您好,我是来复旦参‘特殊人才’面试的,中文系教务孙老师给我个条子,说拿着能在这找找资料。”
  
  张大爷拿过孙教务的条子,仔细瞅了瞅。
  
  有点严肃,但是态度不错。
  
  对许成军说:“资料室不比图书馆,一些资料不公开想找什么可以问我。”
  
  “孙老师昨天就打电话了,说来了为许成军的年轻作家可能要来找资料,你找什么书尽可跟我说。”
  
  孙老师也是个热心人,敢情早打过招呼。
  
  许成军凑过去指着书架:“张老师,昨天在图书馆翻了一下午,那本《桐城派文选》只剩下册,《古代文论研究》也是没见着。”
  
  “图书馆哪敢放这些。不过找这些书的除了那些老教授,学生到是少见。”
  
  张大爷放下掸子往最里侧挪了挪,露出带铁锁的书架,“前几年说这些是‘封建余孽’,都锁资料室了。”
  
  他慢悠悠摸出铜钥匙,打开箱子,“你要的1958年版《古代文论研究》,就里面这一本孤本。”
  
  许成军接过书,像张大爷道了声谢。
  
  泛黄的纸页扉页上还盖着“复旦中文系藏书”的红章。
  
  可能是许成军来的早,也可能是放假本来就没什么人。
  
  许成军找了个靠窗的位置,对照起在图书馆整理好的内容开始查缺补漏。
  
  笔尖在草稿纸上飞快游走。
  
  第一部分引言写得酣畅淋漓。
  
  他精准点出1979年文坛的双重困境“伤痕文学的情感宣泄过剩”与“改革宣传文学的口号化空洞”,
  
  笔锋一转引入章培横“文学需扎根民族传统”“反对盲目西化”的未竟思考,顺势提出“传统文论现代转化”的核心命题,既为现实主义文学指明本土创新路径,更巧妙回应了思想解放语境下“文学主体性”建构的时代需求。
  
  写完最后一个句号,许成军望着纸面轻轻舒了口气,思路通了,连空气都变得顺畅。
  
  第二部分文献综述最见功力。
  
  他先梳理学界现状:1979年对传统文论的研究多停留在古籍校注或生硬比附西方理论的层面,《文心雕龙》的考据文章堆成小山,却鲜少有人真正用传统理论解读当代创作,更别提用“典型论”套解“意境说”的牵强做法。
  
  再直击文坛争议焦点:“传统是否阻碍创新”“西方理论是否万能”的二元对立讨论正如火如荼。
  
  最后笔锋陡转亮出突破点。
  
  跳出“复古/西化”的非此即彼,聚焦“传统文论的问题意识如何迁移到当代创作”,寥寥数笔便划出研究的全新疆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极品全能学生 凌天战尊 御用兵王 帝霸 开局奖励一亿条命 大融合系统 冷情帝少,轻轻亲 妖龙古帝 宠妃难为:皇上,娘娘今晚不侍寝 仙王的日常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