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1章,毕业分配
第001章,毕业分配 (第2/2页)按照‘一个萝卜一个坑’的分配原则,上面有三十六个录用单位指标。
排在前面的是厅、局级单位,如计量局,科技厅,电子/半导体研究所,电视台等。
这些指标后面都打着‘星’号。
后来李雪峰才明白,这些打着‘星’号的用人单位,是内定的特殊指标。
说透彻点,就是该生家长通过官场关系,烧香拜佛‘走后门’搞来的要人指标,有明确指向。
当然,这些关系户并不多,也就十一二个,而绝大多数分配指标,都是军工系统内的工厂。
‘半导体物理与器材’专业,在全国高校中并不多见,专业性极强,适配度很窄。
而这些军工系统企业,分布在西南地区那些群山环绕,森林茂密的犄角地方。
俗称三线。
国家改革开放已经六年,人们的思想观念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眼下大学生谁不想留在大城市?
“李雪峰,你家里没给你联系定向单位吗?”
冷眼旁观的书记杨贵荣,来了个明知故问。
“没…没有。”
李雪峰闻言一怔,尴尬地摇了摇头。
家里哪有这个能耐。
母亲早逝,再婚之后的父亲,重心并不在他身上。
把他培养成为大学毕业生,已经是父亲完成的一件大事。
再说,他只是铁道部下属工程局的一名电气工程师。
一个修建铁路的‘臭老九’,无职无权又无钱的底层‘三无’人员,流动性还大。
现在,尚不知他在哪个省的筑路工地,一个犄角旮旯里蹲着呢。
在G省,说李雪峰像个孤儿似的举目无亲,一点也不为过。
“那你对自己的分配去向有何想法,不妨说说看?”
杨贵荣继续说道。
由于李雪峰专业成绩和毕业设计都是全班第一,又是优秀运动员,按教育部有关文件规定,符合‘择优选用’范畴。
所以,择优程序的过场,还是要走一走的。
“请问,这清单上的用人单位,我是否有权选择?”
李雪峰怯怯询问。
这个敏感问题,一下子搞得三人小组成员面色尴尬,哭笑不得。
“当然可以,只不过打了星号的单位,你恐怕不合适去。”
书记杨贵荣面无表情地回复。
“为…为什么?”
李雪峰听罢一愣,心有不甘地结巴起来。
“这些用人单位,都有毕业生思想政治觉悟方面的要求。”
书记这句不咸不淡的话语,却像一颗子弹‘嗤’地击中李雪峰的软肋。
闻言,他的脸色十分难看,脑袋瓜子低垂了下去。
他连书记大人开设的《思想品德课》,都有胆量长期旷课,或趴在桌子上睡觉。
唉,早知今日,何必当初。
活该!
“雪峰同学,你的专业是‘半导体物理与器件’,全国只有军工企业才是你发挥优势,大有作为的地方,你应该选择这些单位。”
杨书记倒不是翻旧帐揭疮疤,他眼下是在落实分配任务。
“是啊雪峰同学,你应该到祖国再需要的地方去,那里才大有作为。”
一直没有开口的董副主任,甩过来一句官腔,亦真亦假。
谭益波附和。
三人小组成员一致意见,李雪峰无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