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城穿越之精确到秒的人生
江城穿越之精确到秒的人生 (第1/2页)一、金融中心的光影与街角的硬币
上午九点的阳光斜斜地切开云层,金融中心的玻璃幕墙反射出刺眼的光。我攥着楼盘传单站在旋转门旁,皮鞋擦得锃亮的白领们从我身边掠过,香水味混着咖啡香,和我身上的汗味格格不入。
顶层的落地窗后,顾砚深的身影偶尔闪过。财经杂志的封面还贴在大堂的展示架上,他穿着意大利手工西装,左手无名指的铂金戒指在灯光下泛着冷光,指尖夹着钢笔在并购协议上签字,背景是滚动的股市K线图,标题红得刺眼——“顾砚深:一年缔造三个独角兽的资本猎手“。
上周暴雨,我躲进大堂避雨,正好撞见他从迈巴赫下来。黑色雨伞像朵移动的云,遮住了他半张脸,皮鞋踩在红毯上,没沾半点泥。助理捧着的平板电脑上,某家公司的股价正在跳动,红色的数字涨得飞快。后来听保安说,顾总三分钟就决定注资五个亿,而我那天的扫街提成,还没超过五十块。
“小伙子,发传单呢?“擦鞋摊的老王笑着招呼我,“看顾总了吗?刚才他的车队从这儿过,三辆车,连车牌号都是连号。“我点点头,看着手里的传单,“首付20万“的字样被雨水泡得发皱。
中午蹲在路边吃盒饭,手机弹出同事转发的视频。顾砚深站在演讲台上,领带打得一丝不苟:“商业的本质是精准计算,包括情感成本。“台下掌声雷动,而我刚被客户骂“不会算账“,只因把房价的小数点算错了一位。
“要是能把生活变成精准的方程式,该多好。“我嚼着米饭,看着金融中心顶层的方向。不用猜客户的心思,不用数手里的硬币,每个决策都有数据支撑,每次付出都有明确回报——这种“掌控一切“的感觉,像颗种子在心里发了芽。
傍晚收摊时,我数着口袋里的硬币,叮当的响声在空荡的街道上格外清晰。今天赚了七十三块五,够买两个肉包加一瓶冰汽水。金融中心的灯次第亮起,顶层的那扇窗始终亮着,像只俯瞰众生的眼睛。
后颈的麻意袭来时,我正躺在出租屋的硬板床上,手里还攥着那七十三块五。窗外的霓虹灯透过窗帘缝照进来,在墙上投下斑驳的光影,像极了K线图上的波动。迷迷糊糊中,仿佛听见有人在耳边说:“欢迎来到精确到秒的世界。“
二、被算法绑架的24小时
再次睁开眼时,视网膜上浮动着半透明的数据框:“距离晨会还有47分32秒,当前心率72次/分,建议摄入200ml黑咖啡提升专注力。“我猛地坐起来,发现自己躺在极简风格的卧室里,墙壁是电子屏,正显示着今日待办事项,每条后面都标着精确到分钟的时间节点。
床头柜上的铂金戒指闪着冷光,我下意识地摸了摸左手无名指,冰凉的金属贴着皮肤,像块没有温度的芯片。私人管家轻手轻脚地走进来,手里捧着托盘:“先生,您的效率早餐准备好了。“
煎蛋的蛋黄凝固得恰到好处,不多不少正好70%;咖啡盛在刻度杯里,液面精准地停在200ml的线上;全麦面包切得厚度均匀,每片都是1.5厘米。“营养师说这个配比能提升15%的决策速度。“管家的声音平稳得像机器,“少爷的数学月考成绩下降0.5%,按您的要求,已削减他下月30%的零花钱。“
电子屏突然弹出儿子的照片,十岁的小男孩举着画笔,笑得露出两颗小虎牙。上次见面时他说想当画家,我却在他的兴趣评估表上打了“低回报率“的标签。数据框在照片旁跳动:“与子女有效沟通时长低于行业平均水平23%,建议周末安排1小时绘画课,情感投资回报率预计提升12%。“
穿西装时,内置传感器突然报警:“左肩倾斜0.3度,不符合商务礼仪标准,修正后可提升8%的谈判成功率。“我对着穿衣镜调整姿势,领带打得像量角器量过的,夹角正好45度。这件手工定制的西装,价格够我扫半年街,可穿在身上,却比我那件洗得发白的衬衫还束缚。
晨会在九点整准时开始,全息投影的报表悬浮在会议室中央。合伙人老张唾沫横飞地介绍新能源项目:“这个项目绝对能成,回报率至少30%!“我调出风险评估模型,红色的警告灯疯狂闪烁:“风险系数37.6%,超过安全阈值0.6%,建议否决。“
“你他妈冷血啊!“老张拍着桌子站起来,“这个项目能让公司市值涨五个点!“我平静地调出他的个人数据:“你女儿留学需要200万,这个项目的失败概率会让你负债率突破60%,届时可能影响家庭稳定。“这些数据,来自我用AI分析他朋友圈三年动态得出的结论。老张的脸瞬间涨成紫色,却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