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四章 灯火
第四十四章 灯火 (第1/2页)公安局的会议室里灯火通明。
柳明局长主持会议。
通常火灾引发的死亡,死者是死后起火还是死前起火,是判断是否凶杀案的关键。
死前起火身体会有一系列生理反应,比如死者身体烧伤边缘充血甚至出现水泡;受烟火刺激,死者眼角紧闭,导致眼角皮肤褶皱后被烟火熏染发生条状改变,呼吸道内吸入烟灰尘碳末;因在火场吸入一氧化碳导致体内炭氧血红蛋白饱和度升高等。
对此法医检验已经给出结论:火灾发生在蔡红芳死后,钱慕尧死前。
根据现场情况和伤情判断,蔡红芳的头部遭受重器击打,致死工具就是那只哑铃,钱林同称那只哑铃平时是在自己房间的床下,哑铃是被从钱林同的床下拿到蔡红芳房间的。显然这是性质极为恶劣的杀人纵火案件。现在争议的焦点究竟是钱慕尧杀人后纵火,还是外人闯入作案?
柳局长先请老郭发言。
老郭说:“我从事刑侦一辈子,这样的案件还是第一次遇见,这里面迷雾重重。”
“涉及到的嫌疑对象有以下几位:第一个对象自然是钱慕尧。钱慕尧最近事业受挫,夫妻产生矛盾,从现有情况看,钱慕尧有一定的作案动机,但要认定钱慕尧是凶手,这其中有几个问题。第一,是钱慕尧究竟有没有精神病?这个问题本来是有答案的,因为钱慕尧进过精神病院,医院有一整套病历和相关报告,医院认定钱慕尧是有精神病的,但此前,钱慕尧经营着一个很大的企业,并投资地产。他最近的确遭遇投资失败,精神可能遭受刺激,但许多生意伙伴反映他并无明显的精神病表现,两个儿子也称他的精神正常,可以肯定的是他没有双相情感障碍,也就是我们说的武疯子,他从来没有伤人经历。我们向钱林同作过了解,他出院后在家中从来没有发作过精神病,那么他何以在凌晨四点多发病,起床袭击妻子,杀人然后纵火自杀?第二,如果是钱慕尧作案,那么是他疯病发作后的一次偶然袭击,还是与妻子长期矛盾的预谋犯罪?现场出现了两个作案工具,哑铃和打火机,这些都不是蔡红芳房间的,是凶手带进来的,如果是钱慕尧疯病发作,是没有意识找到这些工具的,这似乎可以排除精神病发作状态下的作案。那么就是一种预谋犯罪,有准备的犯罪。第三,如果钱慕尧犯罪时有着清晰的作案意识和思路,那么他为什么要放火,放火的目的仅仅是为自杀吗?显然放火是为了毁尸灭迹,破坏现场,这把火不仅可能烧毁整个住宅楼,也会烧死随时可能回家的儿子。恰恰是这把大火给我们指点迷津,凶手想掩盖事实,转移视线。第二个人,钱继渊。案发时钱继渊一直待在鹿巢会里,从时间上可以排除他直接作案的可能。第三个人,钱林同。案发前他回过家,时间点与案件发生有重叠,的确存在重大嫌疑,但他在这个家庭集万千宠爱于一身,他似乎没有作案动机。案发时他的女友周紫洁出差在外,也可排除直接作案可能。第四种可能,外人作案。可门窗完好无损,这个外人是如何进入现场的?小区录像至今没有发现这个人的进出身影。或许这起案子要让我见识一下一个影子杀手!”
绕了一圈等于什么都没说。
不,老郭说得清清楚楚,显然柳局长听出老郭的话外之音,老郭更倾向于最后一种可能,屋里闯入一个人,出现了一个影子杀手,他杀人纵火,为的是毁尸灭迹。只是到现在为止,尚未找到任何蛛丝马迹。
刑侦工作必须以证据说话。在没有足够证据的情况下,任何推理都像是在讲故事。
杀人纵火案件并不罕见,纵火通常为了毁尸灭迹,为了逃脱罪责。
如此大案能够做得天衣无缝,这个杀手是个老手。
当然这一切是推理。
柳局长将目光转向郝比。
郝比仿佛被一种巨大的神秘莫测所淹没,那种烟熏火燎的神秘感,几乎令人窒息。环境的复杂,因果的错综,时空的杂乱,以及模糊认知的逐风漂影,越想感到越糊涂。
局长,老郭,巨大的身影挡在前面,此时你要能扛起一个巨大的石头,敲碎它,何其难也。但他们将坚毅的目光投向你,分明要你接棒。
他感到两腿打晃,男人此时不能怂了,至少要将胸脯挺得高高的。
郝比想说什么,突然吞吞吐吐起来。
“郝比,你不要紧张,一个优秀的侦查员任何时候都要乾坤笃定。”柳局长说。
郝比回顾了与这个家庭成员打交道的情况。”
“如果这个案子是钱家兄弟二人中的一人所为,我更倾向于钱林同。”
郝比顿了顿,他这样讲话等于否定了老郭对案情的判断。
他几乎还是个没有出师的徒弟,有什么资格否定师傅,何况师傅就要退休了,这肯定是他经手的最后一个大案了,从资历,从情感,他都没有资格否定人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