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85 章 大生产
第 85 章 大生产 (第1/2页)兴奋过后本来是索然无味,可朱元璋几人却始终保持状态,艮啾啾的。
陈林懒得理会他们,回到车间继续规整此次所得。
共计6500支AK47自动步枪,200个RPG火箭发射筒,130门60mm迫击炮,堆积如山的手榴弹,具体数量不详,至少得有三五万枚。
还有各型手工DIY机枪上百挺,和各种型号的手枪八百多支。
配套子弹、炮弹更是海量,足够组织一次大规模作战,而且还有剩,都够装备一个旅了。
陈林甚至怀疑,这批货会不会就是巴拉汉提供给塔班班的军火,私下卖给自己了。
或许是阿美莉卡撤军后,塔班班那边不需要太多军火。
或者是塔班班国内稳定,要在自己地盘上建立兵工厂?
谁知道呢?
反正不关他的事,而且大概率今后也去不了白沙瓦市了。
毕竟过去一次死个军火商,他必然会成为重点关注对象。
加上这次这么多目击证人看到他带着东西凭空消失,解释不清了。
好在这次将巴拉汉整个兵工厂都搬了过来,只要搞定原材料,就能库库自产了。
所以,接下来几天时间,陈林全都待在厂区,利用现成的厂房车间等,将兵工生产线先规整理顺。
兵工厂的车床和废旧钢厂的车床集中到一起,再拿出下载的车床学习资料,带着工部工匠一通恶补。
与此同时,车床的动力系统,也就是蒸汽机的研究也同步开始,同样是下载的资料开路,工匠紧随其后。
大明的火牛,也就是原始蒸汽机,其实已经很成熟了,只是在体积和一些细节上有待优化。
关键是运用场景,大明工匠竟然没想到利用火牛动力驱动车床,还在使用着水车驱动。
但是已经有人将火牛安装在帆船上了,或许一些史料中说郑和船队是蒸汽动力这件事,是真的也说不定。
这都不要紧,反正现在知道问题所在,一并解决就好。
蒸汽机改造进度很快,可高炉那边却始终没有进展,即便给了资料,冶炼相关的工匠还是没法重启那三座高炉。
这时候,有个工匠提议,可以按着陈林提供的资料,另起炉灶,先造出一个大明现有技术能办到的高炉,一步步试验,慢慢加大高炉容积,最终达到那三座高炉的程度。
陈林大手一挥,直接命这个叫铁大胆的工匠全权负责高炉一事。
术业有专攻嘛,反正他是不懂冶炼,关键是他不想管事,享受才是他的追求。
他这边埋头苦干时,陈小兰那边也没闲下来。
之前一直没机会进行的种植工作,也在陈小兰的带领下红红火火的干了起来。
刚好现在是稻子收割的季节,收完稻子后,将所有带回来的种子,分成各个责任田,全部种下去。
责任人领取属于自己的种植指导资料,由户部派下的农耕专家带领,佃农实操,划归责任。
总负责人则是在别墅定居下来的马皇后。
而且马皇后还亲领了玉米的责任田,朱元璋则是负责红薯,朱标负责土豆。
当然,这三人只是挂名,具体操作还是下边的人去干。
但有这三尊大神坐镇,下边的人即便再不理解这些没见过的种子,也知道此事的重要性,绝不敢乱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