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28 章 工业革新
第 228 章 工业革新 (第2/2页)就连一直以来受到朝廷打压的浙东地区,人们对朝廷的看法也开始慢慢发生转变。
朱元璋在一些行政顾问的建议下,果断地解除了对浙东地区的高额税收政策,这一举动不仅彻底扭转了元末张士诚对浙东地区的影响,成功地将浙东纳入了朝廷的体系之下。
这一系列的举措不仅让江南的土地重新焕发生机,也彻底铲除了江南士绅的生存土壤。
这样一来,就避免了百年后江南资本和所谓的东林党势力的崛起,从而确保了大明王朝的稳定和繁荣。
农业作为大明的基础产业,始终是支撑整个国家的核心力量。
朱元璋深知这一点,他通过各种手段保障了农业的发展,使得大明的根基更加稳固。
农业是大明的根基,那工业就是大明让大明强大,让大明成为真正中央之国的关键。
农业稳步发展的同时,工业革新也紧锣密鼓地推进。
陈林与技术团队的核心思路是,以蒸汽机为核心,先发展基础工业,如采矿、冶炼、纺织,再逐步向深加工工业,如机械制造、造船等方面延伸。
为了让大明工匠直观地感受到蒸汽机的威力,陈林和技术人员们在钢厂外的空地上,搭建了示范工坊,里面安装了一台蒸汽机,并配套了几个简单的设备蒸汽抽水机,蒸汽纺纱机,蒸汽打铁炉。
示范工坊对外开放的第一天,朝廷工部,应天府民间工匠们,受到邀请前来围观。
当技术人员启动蒸汽机,看着机器运转起来,带动抽水机源源不断地从井里抽水,带动纺纱机快速地将棉花纺成线,带动打铁炉的风箱自动鼓风时,工匠们都惊呆了。
一位头发花白的老工匠,瞪大了眼睛,嘴巴张得能塞进一个拳头,喃喃道:“这……这简直是神物啊!”
其他工匠也纷纷交头接耳,满脸的震撼与难以置信。
有的工匠忍不住伸手去触摸那运转的机器,感受着它传来的震动,仿佛触摸到了未来的希望。
陈林看着众人的反应,心中满是欣慰,他走上前,开始详细讲解蒸汽机的原理和用途。
工匠们听得如痴如醉,眼神中闪烁着兴奋的光芒。
有位年近六旬的老铁匠,干了一辈子打铁的活,从未见过不用人力、不用畜力就能自动鼓风的设备。
他伸手想去摸蒸汽机的外壳,又怕被烫到,犹豫了半天,才小声问技术人员:“这……这铁疙瘩咋就能自己动呢?
里面是不是藏了啥机关?”
技术人员笑着解释:“老丈,这里面没有机关,靠的是‘蒸汽’的力量。
我们把水烧开,产生的蒸汽会膨胀,推动机器里的活塞运动,这样就能带动其他设备运转了。”
为了让工匠们更明白,技术人员还打开了蒸汽机的简易外壳,展示里面的活塞与传动装置,一边演示一边讲解。
“您看,水在这个锅炉里烧开,蒸汽就会往这边跑,把活塞推过去;
等蒸汽冷却,活塞又会回来,反复运动,机器就转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