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装疯
第2章 装疯 (第2/2页)午睡时间,陈樾突然"癫痫发作"。这是他从《临床神经学》里学来的完美表演:嘴角白沫的黏稠度、肢体抽搐的节奏感、甚至瞳孔放大的程度都分毫不差。医护人员手忙脚乱时,他的扫描圈悄悄覆盖了整个护士站——那里有今天刚送来的《抗生素生产工艺》内部资料。
"情况比想象中复杂。"霍华德医生在病房外交谈,却不知道每个字都被陈樾的扫描捕捉,"FBI坚持要做脑前额叶检查..."陈樾心头一紧,1947年的脑前额叶手术相当于把人变成行尸走肉!
卫生间里,陈樾嚼碎大使馆纸条的同时,扫描穿透排水管。地下蒸汽管道的布局在脑海中亮起,其中一条支管居然通向医学院图书馆的通风井...两周后的"化学实验室"会面,或许能顺路扫描些宝贝?
第三天,转机出现。一个圆脸中年男子带着果篮来访,胸牌上写着"王秘书·夏国驻波士顿领事馆"。
"陈同学受苦了。"王秘书的北平口音让陈樾鼻子一酸。扫描显示这人腰间别着钢丝绳,袖口藏着刀片——显然不是普通文员。当王秘书弯腰帮他系鞋带时,一张纸条滑进了陈樾的袜筒。
"国内建议接回休养。"王秘书大声说给门外的FBI听,同时用指尖在陈樾手心划了三个摩斯密码:·—·····(R.S.E)。原主记忆立刻解码——这是"火箭科学工程"的缩写,延岸方面最急需的技术!
约翰逊冷笑着插话:"根据《留学生安全条例》,我们需要完成评估。"他故意晃了晃手中的表格,扫描显示最后一栏赫然写着"疑似装病,建议药物测试"。
接下来的一周,陈樾的表演更加精妙。他会在医生面前把粪便抹在墙上,却偷偷用排泄物画出涡轮发动机的叶片曲线;当护士以为他睡着时,他的脚趾在被单下练习莫尔斯电码;最绝的是他"偶然"解出报纸上的填字游戏,答案连起来正好是"我想回国"。
扫描范围随着练习不断扩大。现在他能同时捕捉三层楼内的所有技术资料:地下室的老式计算机、三楼的无线电设备、甚至停在医院后门的救护车引擎。知识库里的数据每分每秒都在增加,就像延岸窑洞里越摞越高的笔记本。
终于在一个雾蒙蒙的清晨,霍华德医生拿着新评估报告进来:"FBI同意缩短观察期..."陈樾正用鼻屎在墙上画第九个公式,闻言手指一颤——那是个标准的火箭燃料配比,幸好被护士擦掉了。
"下个月有艘医疗船途经夏威夷。"医生递来一份文件,陈樾故意倒着拿,"需要监护人签字。"他扫描到文件最下方的备注栏:FBI要求登船前做最终评估。
签字笔递到眼前时,陈樾突然想起四十岁生日那天所长说的话。他咧嘴一笑,在签名处画了只歪歪扭扭的乌龟——就像他去年在否决的方案上画的那样。
窗外,1947年的第一片雪花落在查尔斯河上。陈樾数着系统里的收获:医疗设备47种,武器图纸9套,化工流程12项...最珍贵的是那本《雷达原理》,扉页上有钱教授的赠言。
当护士来打镇静剂时,陈樾乖乖伸出手臂。针头刺入的瞬间,他扫描到了注射器的塑料活塞结构——等回国后,这种1947年的新材料能改进多少装备啊!
夜深人静时,陈樾凝视着窗外的星空。扫描圈像无形的触须,轻轻触碰着医院围墙外的世界。再过几个月,他就能踏上归途,把这些用"疯癫"换来的知识,变成祖国腾飞的翅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