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零点看书 > 鹰酱放了一个疯子,兔子挺起脊梁 > 第26章 107火箭炮

第26章 107火箭炮

第26章 107火箭炮 (第1/2页)

1950年6月1日清晨,兵工厂技术部的灯光亮得比往常都早。陈樾腋下夹着一卷图纸,脚步匆匆地穿过晨雾弥漫的厂区。他昨晚几乎没合眼,反复修改着那份来自"前世记忆"的设计图。
  
  "老赵!快来看好东西!"陈樾一把推开技术部会议室的门,把正在打盹的赵厂长惊得差点从椅子上摔下来。
  
  赵厂长揉着惺忪睡眼,待看清桌上摊开的图纸后,顿时睡意全无:"这...这是..."
  
  "107毫米火箭炮。"陈樾的手指在图纸上划过,"12管联装,全重不到400公斤,可以拆开用骡马驮运,也能装在卡车上。"
  
  技术部的专家们陆续赶到,很快就把会议室挤得水泄不通。火炮专家老郑戴上老花镜,凑近图纸看了半晌,突然一拍大腿:"妙啊!这炮管排列方式...省了多少重量!"
  
  "还不止呢。"陈樾翻到第二张图纸,"单管可以单独使用,用几节干电池就能发射。"
  
  会议室里顿时炸开了锅。老郑激动得胡子直抖:"这...这不就是给游击队量身定做的神器吗?"
  
  陈樾笑而不语,又抽出一张弹体结构图。当专家们看到那个特殊的尾翼设计时,又是一阵惊叹。
  
  "这尾翼...不用导轨?"弹药专家老李瞪大眼睛,"就这么直接打出去还能保证精度?"
  
  "精度不敢说多高,"陈樾眨眨眼,"但8000米内覆盖一个足球场没问题。"
  
  赵厂长突然想到什么:"等等,这炮弹...咱们能造吗?"
  
  "这就是关键。"陈樾拍拍手,让助手抬进来一个木箱,"我昨晚让车间连夜赶制的样品。"
  
  箱子里躺着一枚粗糙但结构完整的火箭弹。专家们像见到宝贝似的围上去,有人甚至忍不住伸手抚摸那光滑的弹体。
  
  "弹体用冷拔钢管,装药是改进的硝铵炸药,尾翼..."陈樾拿起弹体轻轻一拧,三片尾翼"咔嗒"一声展开,"就这么简单。"
  
  老郑捧着火箭弹,手都在发抖:"这玩意儿...成本多少?"
  
  "不到同口径炮弹的三分之一。"陈樾比了个手势,"而且生产速度快五倍。"
  
  会议室里安静得能听见针掉地上的声音。所有人都明白这意味着什么——在前线弹药消耗如流水的战场上,这种廉价又易生产的武器简直就是及时雨!
  
  "立即立项!"赵厂长一锤定音,"老陈,需要什么你尽管说!"
  
  陈樾早有准备,掏出一份清单:"首先得建个精密加工分厂,专门生产火箭弹的涡轮尾翼;其次要扩建装药车间..."
  
  当天下午,兵工厂召开了紧急党委会。当陈樾展示完火箭炮的简易发射演示后(用一根钢管和模型火箭弹在厂区空地上试验),所有反对意见都烟消云散了。
  
  "乖乖..."一位老红军出身的委员看着远处被炸得粉碎的靶标,喃喃自语,"这要是当年打游击时有这玩意..."
  
  6月2日,建设新分厂的工程全面启动。陈樾亲自带着工人们在废弃的铸造车间里清理场地。没有起重机,就用滑轮组和人力搬运钢梁;没有混凝土,就用碎砖和石灰凑合。
  
  "咱们先土法上马!"陈樾挽着袖子,和工人们一起夯实地基,"等设备到位再慢慢完善!"
  
  最棘手的是精密加工设备。现有的机床根本达不到火箭弹尾翼的精度要求。6月5日,陈樾带着连夜绘制的图纸来到机械分厂。
  
  "老马,这些设备能造吗?"陈樾摊开一叠精密机床设计图。
  
  机械分厂马厂长推了推眼镜,仔细端详图纸,突然倒吸一口凉气:"这...这是高精度滚齿机?还有数控铣床的雏形?老陈,你从哪..."
  
  "别管哪来的,"陈樾打断他,"就说能不能造!"
  
  马厂长擦了擦汗:"能是能...但至少要两个月..."
  
  "一个月!"陈樾斩钉截铁,"前线等不起!"
  
  接下来的日子,兵工厂像一台开足马力的机器疯狂运转。陈樾每天工作18个小时以上,在各个车间来回奔波。他亲自指导工人制作火箭弹模具,手把手教他们调配新型推进剂,甚至发明了一套"土法精度检测工具"——用千分表和自制的标准量块。
  
  "陈总工,这尾翼的弧度总是差那么一点..."年轻技工小张急得直冒汗。
  
  陈樾看了看零件,突然拿起一把锉刀:"看好了,这里多锉三下,这里少锉两下..."神奇的是,经他随手修整的零件,装上检测仪后居然完全合格!
  
  "神了!"小张瞪大眼睛,"陈总工,您这手绝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极品全能学生 凌天战尊 御用兵王 帝霸 开局奖励一亿条命 大融合系统 冷情帝少,轻轻亲 妖龙古帝 宠妃难为:皇上,娘娘今晚不侍寝 仙王的日常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