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章 海军2
第76章 海军2 (第2/2页)军委会议室里,首长们仔细审阅着图纸,不时发出赞叹。
"这个模块化设计太巧妙了!"
"全国37个工厂协同生产,真是大手笔!"
"安全系数居然达到5倍,考虑得太周全了..."
陈樾沙哑着嗓子解释关键技术点:"我们采用了三重保险系统,即使两套系统失效,依然能保证安全..."
汇报一结束,陈樾就马不停蹄地赶回大连。接下来两周,他跑遍全国各地的配套工厂,亲自进行技术交底。
在沈阳重型机械厂的车间里,陈樾指着齿轮图纸强调:"这个精度必须达到0.01毫米。"
老师傅皱着眉头:"陈工,咱们的设备恐怕..."
"设备可以改造。"陈樾二话不说,挽起袖子就带着工人们调试机床。三天三夜不眠不休,终于加工出了合格的样品。
在武汉电机厂,陈樾亲自测试每一台电动机:"起升系统容不得半点马虎。"
在大连造船厂的工地上,他顶着烈日监督地基施工:"混凝土必须分层浇筑,每层都要充分振捣。"
八月底,第一批部件开始陆续运抵大连。陈樾亲自验收每一批货物,不合格的坚决退回。
"陈工,这个齿轮只是差了一点点..."供货商还想求情。
"差一丝都不行!"陈樾罕见地发了火,"这是要吊上千吨重物的设备!"
九月一日,组装工作正式开始。巨大的工地上,上千名工人忙碌着。陈樾穿着沾满油污的工作服,在钢架间爬上爬下。
"左边再高5公分!"
"这个销子要对准了再敲!"
"液压测试压力再加10%!"
一天傍晚,正在安装主梁时,突然刮起大风。三十多米高的钢架剧烈摇晃,工人们吓得脸色发白。
"固定缆绳!所有人稳住!"陈樾大喊着冲向绞盘。他和十几个工人拼命转动绞盘,终于在大风加剧前将主梁固定住。
第二天,陈樾的双手缠满了绷带,但他仍然坚持在一线。这种拼命精神感染了所有人,工地上掀起了劳动竞赛的热潮。
九月十五日清晨,当最后一块控制面板安装完毕时,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陈樾深吸一口气,按下了启动按钮。
随着低沉的轰鸣声,这个高达80米的钢铁巨人缓缓动了起来。巨大的吊钩平稳上升,各项测试指标全部达标。
"成功了!"工地上爆发出震耳欲聋的欢呼声。工人们把陈樾高高抛起,庆祝这一历史性时刻。
当晚的庆功宴上,陈樾只是简单吃了两口就悄悄离席了。他回到办公室,开始规划下一步的造船工作。窗外,新安装的龙门吊在月光下熠熠生辉,像一位忠诚的卫士,守护着夏国海军的未来。
海浪轻轻拍打着岸边,陈樾站在窗前,目光越过波光粼粼的海面。他知道,这台凝聚了无数人心血的龙门吊,将托起夏国海军腾飞的梦想。而更艰巨的挑战——"泰山号"战列舰的建造,才刚刚开始。
"报告!"门外传来小王的声音,"毛熊专家团明天抵达,说要参观我们的龙门吊。"
陈樾嘴角微微上扬:"让他们来吧,正好展示一下夏国工人的智慧。"
远处,第一缕晨光已经刺破海平面。新的一天,新的征程,正在这片充满希望的海岸线上徐徐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