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章 海军巡航南海
第83章 海军巡航南海 (第1/2页)1960年1月15日,大连造船厂。
天还没亮,造船厂的工人们就已经在干船坞周围忙活开了。巨大的"泰山级"二号舰像一头沉睡的钢铁巨兽,静静地卧在船台上。工人们拿着榔头、扳手,在舰体上做最后的检查,叮叮当当的金属敲击声在清晨的薄雾中回荡。
"老李,左舷的铆钉再检查一遍!"船厂总工王铁柱扯着嗓子喊道,声音在空旷的船坞里回荡。这位五十多岁的老工人,脸上的皱纹比去年又深了几分,但精神头却更足了。
"放心吧,王总!"老李嘴里叼着手电筒,正在检查舰艏的装甲接缝,"这艘比一号舰还结实!"
船坞上方的主席台上,海军司令和几位高级将领正在低声交谈。司令手里拿着一份电报,眉头紧锁:"国际形势越来越紧张了,这艘舰必须尽快服役。"
"司令放心,"舰队参谋长信心满满地说,"这次我们采用了新式焊接工艺,工期缩短了三分之一。"
随着太阳升起,船坞周围渐渐挤满了人。除了船厂工人和海军官兵,还有不少当地老百姓自发前来观看。小贩们推着独轮车,叫卖着热乎乎的包子和豆浆,空气中弥漫着面香和机油混合的奇特味道。
"妈妈,那个大船为什么叫'华山号'呀?"一个扎着羊角辫的小女孩指着舰艏的金色大字问道。
"因为它像华山一样雄伟啊。"年轻的母亲把女儿举过头顶,让她看得更清楚些。
上午十点整,军乐队奏响了《人民海军向前进》。随着总指挥一声令下,工人们开始用气焊切割最后的支撑架。火花四溅中,巨大的舰体缓缓滑动,向着海水移动。
"动了!动了!"岸上的人群爆发出一阵欢呼。
华山号的舰艏首先触水,激起巨大的浪花。接着是舰体中部,最后整个舰尾都浮了起来。船坞闸门打开,拖轮喷着黑烟,将这艘四万吨级的钢铁巨兽缓缓拖向深水区。
"报告司令!"舰长跑步上前敬礼,"华山号请求试航!"
司令回了个军礼:"准予试航!记住,三个月内必须形成战斗力!"
"是!保证完成任务!"
华山号的烟囱冒出滚滚浓烟,四台蒸汽轮机开始运转。随着一声悠长的汽笛,这艘巨舰缓缓驶向外海,开始了它的处女航。
与此同时,在另一侧的船台上,三号舰和四号舰的龙骨已经铺设完毕。数百名工人像蚂蚁一样在钢架间穿梭,电焊的火花此起彼伏,宛如一场钢铁的烟火表演。
"老王,"海军司令指着正在建造中的三号舰,"这艘什么时候能下水?"
"报告司令,"王铁柱擦了擦额头的汗,"按现在的进度,明年三月就能下水!"
司令满意地点点头,转身对参谋长说:"通知南海舰队,三月份开始常态化巡航。"
1960年3月2日,南海永兴岛。
碧蓝的海水拍打着礁盘,发出有节奏的哗哗声。一队海军陆战队员正在沙滩上进行队列训练,汗水顺着他们古铜色的脸颊滑落。不远处,几艘渔船正在返航,船上的渔民好奇地打量着岛上新建的哨所。
"立正!"随着一声口令,战士们齐刷刷地站定。
南海舰队司令员赵刚少将走下交通艇,踩着没过脚踝的海水走上沙滩。他今年四十五岁,是海军有名的"铁血将军",脸上的晒斑记录着他在南海的日晒雨淋。
"报告司令员!"驻岛指挥官跑步上前敬礼,"永兴岛哨所已经建成,请指示!"
赵刚回了个礼,环顾四周:新建的混凝土哨塔上飘扬着国旗,雷达天线缓缓旋转,几门高射炮在阳光下泛着冷光。更远处,工人们正在修建直升机起降坪。
"弹药库建在哪?"赵刚问道。
"报告,建在地下,能防台风和炮击!"指挥官指着沙滩后方的一个隆起,"上面还种了椰子树做伪装。"
赵刚满意地点点头:"走,去看看淡水池。"
哨所后方,一个巨大的混凝土蓄水池已经完工。几个战士正在往里面注水,清澈的淡水在阳光下闪闪发光。
"这是新设计的雨水收集系统,"指挥官介绍道,"加上海水淡化设备,足够一个连队用三个月。"
正说着,雷达兵突然跑来报告:"报告!东南方向发现不明船只!"
赵刚立刻拿起望远镜。海平面上,几个黑点正在靠近。随着距离缩短,可以看清是三艘渔船,但船型明显不是夏国的。
"是越南渔船,"赵刚放下望远镜,"按预案处理。"
很快,一艘巡逻艇从岛的另一侧驶出,向渔船方向开去。高音喇叭用越南语喊话:"这里是夏国领海,请立即离开!"
渔船起初没有反应,继续向岛靠近。巡逻艇上的机枪手立刻掀开了防雨布,黑洞洞的枪口对准了渔船。这下渔船才调转船头,慢悠悠地驶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