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章 052型驱逐舰
第86章 052型驱逐舰 (第2/2页)接下来的测试更加严苛。当模拟火炮齐射时,陈樾蹲在模型旁,目不转睛地盯着示波器上的波形:"第三号传感器振幅超标,需要加强这里的舱壁结构。"
夜幕降临,测试暂告段落。陈樾和团队围坐在船厂食堂,就着咸鱼和馒头讨论改进方案。苏梅突然指着陈樾的饭盒:"陈总,您怎么..."
陈樾这才发现自己的馒头一口没动,已经凉透了。他不好意思地笑笑:"想问题入神了。"说着掏出笔记本,上面画满了各种改进草图。
九月的暴雨来得突然。陈樾冒雨跑进设计室,浑身湿透却顾不上换衣服,径直走向绘图板。他盯着相控阵雷达基座图纸已经两个小时了,铅笔在手中转了一圈又一圈。
"系统,调出'诺顿海峡'号的扫描数据。"他在脑海中命令。
【正在投影AN/SPG-59雷达基座三维模型...注意,本系统检测到原设计存在散热缺陷,建议采用蜂窝式冷却管道...】
陈樾眼睛一亮,铅笔在图纸上飞速移动。就在这时,门被轻轻推开,张振华端着两碗热气腾腾的面条走了进来,面条上还卧着荷包蛋。
"就知道您还在忙。"老设计师把面条放在桌上,瞥了一眼图纸,"哟,这冷却管道布局...妙啊!比老鹰酱的设计合理多了!"
两人边吃边讨论,面条吃完时,图纸上已经布满了密密麻麻的标注。张振华揉着发酸的眼睛,突然问道:"陈总,您这些想法...都是从哪来的?"
窗外的雨声忽然变大,陈樾望着玻璃上蜿蜒的水痕,轻声道:"张工,您还记得1943年在黄海的那场海战吗?"
老人的眼神瞬间黯淡下来:"怎么不记得...我们的炮舰连倭国人的驱逐舰都追不上..."
"所以现在,"陈樾握紧拳头,"我们要造出能让后人骄傲的战舰。"
1961年10月1日,国庆节。大连造船厂挂满了彩旗和灯笼,但设计大楼里依然灯火通明。
在这个特殊的日子,设计团队迎来了里程碑时刻——长达8米的总体布置图在会议桌上徐徐展开,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图纸上的每一个线条都凝聚着无数个不眠之夜,每一处标注都饱含着心血。
"我提议,"张振华声音哽咽,"命名为'052型驱逐舰',向国庆献礼!"
掌声经久不息。陈樾站在图纸前,仿佛已经看到这艘战舰劈波斩浪的雄姿。他的目光扫过每一个关键部位:借鉴鹰酱战舰但更加流线型的舰体、融合中苏优点的武器布局、独一无二的相控阵雷达系统...
"同志们,"他深吸一口气,"接下来才是最艰难的部分——建造。但我相信,在座的每一位,都能像呵护自己的孩子一样,把这艘战舰完美地造出来!"
11月初,大连造船厂的船台上,第一块龙骨钢板被吊装到位。陈樾戴着印有"安全生产"字样的黄色安全帽,和工人们一起见证了历史性时刻。三百吨重的龙门吊发出轰鸣,将第一块特种钢构件缓缓吊起,在阳光下泛着冷冽的蓝光。
"慢点...再往左两公分...好!"陈樾挥舞着指挥旗。当构件精准对接的瞬间,电焊的火花如节日烟花般璀璨绽放。
焊工班长王师傅摘下防护面罩,黝黑的脸上满是自豪:"陈总,这钢材真带劲!焊起来跟绣花似的,又顺又漂亮!"
陈樾笑着递给他一包"大前门":"王师傅,悠着点干,后面还有更难的活儿呢。"
确实,随着建造推进,挑战接踵而至。新型蒸汽轮机的安装遇到麻烦,传动轴对中偏差始终无法达标。陈樾在车间里蹲了三天三夜,工人们轮班休息,他却坚持在现场。最后想出一个绝妙的主意——用激光校准!
"激光?"老技师王铁柱一脸茫然,"那是什么玩意儿?"
陈樾从包里取出一个神秘的金属盒子,上面印着"上海光机所"的字样:"这是咱们自己的新技术,比传统光学准直仪精确十倍。"
当那束红色的细线穿透三十米长的机舱,将误差缩小到0.01毫米时,老师傅们啧啧称奇。而陈樾只是微笑——这又是科技系统的馈赠,但他更欣慰的是,这些技术正在真正变成中国自己的创新能力。
12月的渤海湾寒风刺骨,但船厂里热火朝天。舰体已经初具规模,像一头沉睡的钢铁巨兽。陈樾每天都要在冰冷的钢板上爬上爬下数十次,检查每一个焊缝的质量。
"陈总,雷达基座浇铸完成了!"张振华在甲板上大喊,声音在空旷的船体内部回荡。
陈樾三步并作两步跑过去,只见巨大的混凝土基座中,预埋着错综复杂的冷却管道——正是按照他的设计,采用了蜂窝状布局。他伸手摸了摸尚未干透的混凝土,冰凉湿润的触感让他确信:这艘战舰的心脏已经准备就绪。
1961年12月31日,岁末的最后一天。造船厂的会议室里张灯结彩,陈樾和全体设计人员举杯相庆。窗外飘着雪花,但每个人心里都暖洋洋的——"052型驱逐舰"的全部图纸正式归档,首舰建造进度已达40%,比原计划提前两个月!
"同志们,"陈樾举起搪瓷缸,里面的茶水微微晃动,"这不是终点,而是起点。我相信,用不了几年,我们的海军将拥有世界一流的驱逐舰!"
"干杯!"欢呼声几乎掀翻屋顶。苏梅偷偷抹眼泪的画面,被陈樾悄悄记在心里。
夜深了,陈樾独自站在船台上,望着风雪中若隐若现的舰体轮廓。科技系统在脑海中显示着完整的三维模型,每一个螺栓、每一根电缆都清晰可见。与原始扫描数据相比,这个设计已经脱胎换骨——更快、更强、更先进。
"系统,评估整体性能。"
【综合评估:较"诺顿海峡"号提升23.7%,雷达隐身性能提升40%,火力持续性提高35%...】
陈樾满意地点点头。远处,新年的钟声隐约可闻。1962年即将到来,而这艘凝聚着无数人心血的战舰,也将在新的一年里继续成长。他仿佛看到了不远的将来,这艘钢铁巨舰驰骋在祖国辽阔的海疆,守护这来之不易的和平与繁荣。
雪花落在他的肩头,很快融化成水珠,就像那些不为人知的辛劳与智慧,终将化作澎湃的动力,推动这艘钢铁巨舰,驶向深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