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章 白象大量进口武器
第96章 白象大量进口武器 (第1/2页)1963年2月5日,华盛顿特区飘着细雨。
陈樾站在毛熊大使馆的窗前,手指轻轻敲打着窗框。玻璃上凝结的水珠顺着纹路滑落,模糊了窗外的景色。他转身看向桌上的《华盛顿邮报》,头版头条赫然印着《鹰酱白象签署历史性军售协议》的粗体标题,配图是鹰酱国务卿和白象外长握手的照片。
"8000万美元啊..."陈樾轻声念叨着这个数字,手指在报纸上轻轻划过,"够买多少架F-104了?"
"24架,外加配套弹药和维护合同。"张军长推门而入,手里拿着一叠电报,"刚收到的情报,白象还订购了200辆M113装甲车和36门M101榴弹炮。"
陈樾接过电报,纸张在他手中沙沙作响。窗外,一辆黑色轿车缓缓驶入大使馆院子,溅起一片水花。"毛熊那边有什么反应?"
"正等着看好戏呢。"张军长冷笑一声,从兜里掏出包大前门香烟,"我刚从商务参赞那儿听说,莫斯科已经准备了一份军售清单,就等白象上门了。"
陈樾走到桌前,铺开一张南亚地图。西里古里走廊像一根细长的脖子,连接着白象的东北各邦。"他们这是要武装到牙齿啊..."
"武装到牙齿也改变不了地理劣势。"张军长吐出一口烟圈,烟味在潮湿的空气中格外呛人,"西里古里走廊最窄处只有20公里,一炮就能打穿。买再多坦克也改变不了这个事实。"
三天后,莫斯科。
雪花纷纷扬扬地落在红场上,克里姆林宫的尖顶在暮色中若隐若现。陈樾裹紧呢子大衣,快步走进一家名为"北极星"的咖啡馆。暖气扑面而来,眼镜片上立刻蒙了一层白雾。
角落里,一个戴着圆框眼镜的中年男子正在看《真理报》。陈樾走过去,在他对面坐下。
"天气真糟,不是吗?"陈樾用俄语说道,手指在桌面上轻轻敲出三长两短的节奏。
对方头也不抬:"比起新德里的酷热,我更喜欢莫斯科的冬天。"
暗号对上了。那人收起报纸,露出张亚洲面孔——是兔子驻莫斯科使馆的二秘老王。
"消息确认了?"陈樾压低声音问道。
老王推过来一个牛皮纸袋:"5000万卢布的军购合同,包括米格-21战斗机和T-55坦克。交货期比鹰酱的还快,第一批下个月就能到货。"
陈樾接过文件袋,手指触到里面的微缩胶卷。咖啡馆的留声机正播放着《喀秋莎》,欢快的旋律掩盖了他们的谈话声。
"有意思的是,"老王喝了口咖啡,杯沿留下淡淡的唇印,"毛熊卖给白象的都是简化版。米格-21没有雷达,T-55的火控系统也阉割过。"
陈樾挑了挑眉:"留了一手?"
"准确地说,是留了好几手。"老王露出意味深长的笑容,"莫斯科可不想真把白象武装得太好,毕竟...他们和我们还有漫长的边界线呢。"
2月10日,四九城外交部。
会议室里暖气开得很足,但气氛却冷得像冰。鹰酱驻华代办布朗和毛熊参赞彼得罗夫并排坐着,两人面前各放着一杯没动过的茶。
"我国政府非常关注南亚局势的稳定。"布朗用带着南方口音的英语说道,手指不停地转动着那枚西点军校的毕业戒指,"希望各方能够保持克制。"
陈毅外长慢条斯理地喝了口茶:"布朗先生的意思是?"
彼得罗夫接过话茬:"我们认为,目前的实际控制线可以作为谈判基础。"他说着推过来一份文件,"这是莫斯科拟定的调解方案。"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