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零点看书 > 七零娇娇靠蛇语杀疯了 > 第21章 异变陡生

第21章 异变陡生

第21章 异变陡生 (第1/2页)

日子滑到七月末,林初夏的新屋历时八天终于落成。
  
  何队长让赶牛车的二春叔帮忙把定制的家具运了回来,何木匠也把她订的小件一并送到。
  
  为表谢意,林初夏给二春叔和何木匠各抓了一把硬糖。
  
  屋子是套间,外间厨房,内间卧室。
  
  灶台的火道连着屋里的火炕,炕宽两米长三米,上面靠墙立着一个大衣柜,上层挂衣,下层放被褥。
  
  书桌和缝纫机并排放在正对门口,靠窗的那面墙下。
  
  富有年代特色的洗漱架摆在卧室门边,搪瓷盆、香皂、毛巾一一归位。
  
  桌上,搪瓷杯、暖壶、煤油灯、座钟和常看的书摆放整齐。
  
  厨房里,母亲带的油盐酱醋码在灶台碗架上,案板放在对面窗下。
  
  水缸和粮食缸占据角落,柴禾一部分堆在厨房里,一部分码在厨房窗外。
  
  知青们也都过来参观,帮着搬些重物。
  
  李书华尤其卖力,他这几天心思活络:林初夏才十六岁,只要让她爱上自己,回城就有望,什么未婚夫都不足为惧。
  
  邹诚围着缝纫机和布料啧啧称奇:“林知青,你还会做衣服?这些布都是在供销社买的?”
  
  林初夏随手拿起布料给他看:“家里人的衣服都是我做的。不过布都是瑕疵布。你看,这块的确良边上有机油渍,这块斜纹布染色不均,这块……”
  
  邹诚哈哈一笑:“我粗人一个,可不懂这些。你手艺咋样?”
  
  林初夏大大方方地拉开衣柜门。
  
  里面挂着三条布拉吉、三套列宁装、两套七一式军装、一件呢子大衣、三套斜襟棉袄配裤子。
  
  几乎是这个年代所有流行款式的集合,看得众人目瞪口呆。
  
  “我从小就喜欢缝缝补补,衣服都是自己做的,也接点针线活换点吃喝补贴家用。”林初夏解释道。
  
  李书华打量着衣柜,眉头微蹙,觉得她太铺张,以后得管管,不然钱都败光了。“小林知青,咱们还是要艰苦朴素些,不能这样浪费。”
  
  不等林初夏开口,邹诚先嗤笑出声:“人家花自己钱做的衣服,又没花你的钱!”
  
  李书华被噎得满脸通红,气呼呼地转身走了。
  
  邹诚这才压低声音:“林知青,有空能帮我做套七一式军装吗?我用东西换。”
  
  林初夏微笑点头:“当然可以。”她今天展示衣柜,本就有挣点手工费的意思。
  
  邹诚不再多说,人多眼杂,私下交易是这年代的默契。
  
  孟晓晴也来了。
  
  她自己也带了件布拉吉,可和林初夏的一比,款式立刻显得逊色。
  
  她心动不已,盘算着找机会也请林初夏用那漂亮的天蓝色的确良布做一条。
  
  徐莹和赵红艳围着那台崭新的蝴蝶牌缝纫机,眼中满是艳羡。
  
  这通常是结婚时婆家才舍得置办的大件彩礼,林初夏一个未婚姑娘竟自己拥有了。
  
  陈东和林峰则好奇地摆弄着桌上的三五牌座钟。
  
  需要上发条的老式钟表,长方木壳刷着黄漆,滴答作响,整点敲钟。
  
  这是姐姐林春棠送的毕业礼物。
  
  顾云潇抱着那台上海红灯牌T-602收音机,专注地调试着频道。
  
  男人对这种精密机械总有天然的好奇。
  
  他家境虽好,但这型号比他家里的还先进些。
  
  很快,关山老师播讲《林海雪原》的声音清晰传出,满屋的人瞬间被吸引,静静围坐聆听。
  
  林初夏拿出九个跟大队长家换的鸡蛋和一根腊肠,去厨房张罗开火饭,请知青们暖房。
  
  母亲没给她带太多肉,只能等明天去镇上供销社采购了。
  
  晚上,她用带来的调料做了一大锅腊肠煲仔饭。
  
  每人分到四两米饭、五片腊肠、一个煎蛋和一小碟凉拌菠菜。
  
  在这个细粮金贵的年代,这顿饭算得上丰盛体面,大家都吃得很满足。
  
  众人离开后,邹诚又折返回来,跟林初夏敲定了军装的细节。
  
  七十年代的布料幅宽约九十厘米,邹诚身高一米八,一套男式军装需要约十五尺布。
  
  他没布也没票,林初夏最终收他二十块钱手工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极品全能学生 凌天战尊 御用兵王 帝霸 开局奖励一亿条命 大融合系统 冷情帝少,轻轻亲 妖龙古帝 宠妃难为:皇上,娘娘今晚不侍寝 仙王的日常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