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 茶言茶语
9 茶言茶语 (第2/2页)沈青绿自是看出对方的愧疚,内心却没什么波澜。
一层愧疚哪里够,她要的是层层递进的愧疚,最终累积成山,将人压得喘不过气来,彻底爆发出来才好。
她吃完一碗饭,再添一碗,搁下筷子的第一句话是:“原来这就是吃饱饭的感觉,肚子里好舒服啊。”
谢氏本就内疚难当,再听这样的话,一颗心更是揪紧发疼。
这孩子竟是从未吃饱过!
“你在祖母这里,想吃什么,想吃多少都可以。”
“真的吗?”沈青绿惊喜着,接着眼中的神采慢慢生出变化来,带着几分小心翼翼与乞求,“那我以后都跟着祖母,好不好?”
谢氏这样内疚加倍的目光看着,几乎就要点头同意,但那个“好”字还未出口,便被理智给挡了回去。
她年纪大了,谁也顾不上多少年,自己的女儿日后还在要哥嫂手底下讨生活,趁着她还在,自是要多为其谋划一二。
“你娘……她也不容易,先前是对你有些疏忽。她如今已知错了,以后定当好好照顾你,你不要怪她。”
疏忽?
沈青绿心下冷笑。
玉晴雪疏忽的不是对她的照顾,而是未能成功要她的命。既然她已经留下来,那她就绝对不会走!
“我听祖母的话。”她忽然话锋一转,“祖母,我想读书识字,行吗?”
“当然可以!”谢氏正感慨她的懂事乖巧,还想着要如何弥补她,一听她主动提出想读书识字,自然是一口应下。
但是一个原本少了魂魄的人,怎地一灵醒就知道读书识字?
“阿离,你告诉祖母,你为何想读书识字?”
“我先前迷迷糊糊时,好像听到有人说识字方能知天地,视通万里。读书才可明事理,思接千载。”
谢氏惊讶不已。
原因无他,只因这话是她的父亲说的。
她的父亲是老秀才,所以他们兄弟姐妹几人打小都跟着读书识字。后来她勉励儿孙时,也曾说过同样的话,没想到这孩子竟然知道。
“你怎么会知道这句话?”她激动不已,情绪明显波动着。
“我不知道,我好像就是知道。”沈青绿脸上满是懵懂,仿佛根本不知道自己说了什么。
这当然是原身残留的那些记忆片段之一。
某次玉敬良逃学,被谢氏逮个正着,她没有严厉地责怪自己的孙子,只语重心长地说了这句话。
他们不知道的是,那时原身就在不远处的树后,空有躯壳一般的人,却将这句话存蓄下来,传给了后来人。
“祖母,这句话对不对?”
“对,对。”谢氏连说着,不自觉红了眼眶。“你想读书识字,祖母来教你,可好?”
“太好了。”沈青绿为表欢喜,还鼓起掌来。
这样的情绪让谢氏兴致高涨,当下开始教学计划。
沈青绿拿着她挑中的书籍,一翻里面的内容,原本还想藏拙的心思立马散去,暗道字体如此不同,自己这辈子还真是个文盲,必须从头学起。
祖孙俩临着窗,铺开笔墨纸砚,她一笔一划地教着,沈青绿有板有眼地学着。
李嬷嬷和夏蝉秋露等人随侍在侧,注意力全在她们那里。期间秋露偶尔分心,不时去看旁边的夏蝉,眼神有些复杂。
白宣的纸上,很快写满黑色的字。
谢氏的字娟秀,而沈青绿的字虽笨拙,却有些模样。
“阿离,你是第一次写字吗?”谢氏问。
沈青绿点头。
这个身体应该是的。
谢氏再次惊喜起来,“第一次写能写成这样,比你父亲当年都强。”
她多年守寡,一双儿女都是她独自带大的。儿子聪慧有天分,且打小爱学习。
至于女儿……
那孩子如今吃斋念佛的,小时候却是性子浮躁,难得静得下心来练字读书,倒是话本子能看得进去。她再看眼前这孩子,长相与女儿相似,这读书一事上的天分与安静应是更像儿子。
血缘天性,还真是半点也骗不了人!
“祖母,这个字是什么意思?”沈青绿指着其中一个字,问她。
她刚要说什么,便听到有脚步声进屋,不由得看去。
沈青绿跟着抬头,望向进来的两人。
两人长相相似,一个年长些,一个应是才及弱冠。
她瞬间就猜到他们的身份——
玉之衡和玉敬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