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三个条件
第十四章 三个条件 (第2/2页)司徒动作一顿,斜睨着他,问道:“哦?什么小梦?”
周衍长出了一口气,忙道:“便是上次仙姑所言,那楼上的‘猫儿’之事。仙姑明鉴,那猫儿日夜啼叫,搅得周某心神不宁。”
“周某奉皇命在此,若因此耽误了差事,回去亦是死路一条。恳请仙姑大发慈悲,指点一条生路!”
他说罢,又是深深一揖,姿态放得极低。
司徒瞧着他这副模样,沉吟了片刻,将已到唇边的酒葫芦又放了下来。
她伸了个懒腰,姿态慵懒,仿佛方才那瞬间的凌厉只是错觉。
“法子嘛……我也没有。”
周衍一颗心登时沉到了谷底。
却听她话锋一转,又道:“不过,我虽没法子帮你管住那只猫,却有法子让你平平安安地回去交差。”
此言一出,不亚于天籁之音。
周衍眼中瞬间迸发出狂喜的光芒,几乎要从凳子上跳将起来,急声道:
“仙姑有何良策?但请吩咐,周某无有不从!”
司徒却不急着说,只将那朱红酒葫芦在桌上轻轻一顿,发出一声清脆的响声。
她伸出三根白玉般的手指,在周衍面前晃了晃,唇角又勾起了带着三分戏谑七分狡黠的熟悉笑容。
“在告诉你之前,你须得先答应我三个条件。”
……
到太白酒楼附近的时候,陆沉渊还专门四处瞧了眼,发现并没有师父司徒的身影后,才有些失望的进到里头。
太白酒楼内,红尘鼎沸,人声喧哗。
此处不独是镇海川最大的酒肆,更是三教九流汇聚之地。
有那负剑的江湖客,满面风霜,眼神警惕,一杯烈酒下肚,谈的是刀光剑影、快意恩仇;亦有那身着长衫的儒生,三五成群,引经据典,评的是朝堂风云、文章锦绣。
喧嚣之中,却又泾渭分明,自成一方天地。
陆沉渊与上官楚辞二人,便在那条为了“秋露白”而排起的长龙末尾。
这秋露白乃是太白酒楼的镇店之宝,每日只沽三坛,来晚了的,便是有金山银山,也休想多得一滴。
人龙缓缓向前,周遭尽是酒客的谈笑与催促。
陆沉渊神色沉静,对这般嘈杂仿若未闻,只静心等着。
上官楚辞手持白玉折扇,轻轻摇曳,一双明眸在堂内飞快一转,将各色人等的言行神态尽收眼底。
最后,她的目光回到了身旁的少年身上。
她瞧着陆沉渊那张在喧嚣中显得过分安静的侧颜,心中念头一转,似是漫不经心地开口,声音清朗,却又恰好能被陆沉渊一人听见:
“陆兄,我瞧你行事沉稳,遇事有决断,并非池中之物。却为何……似乎并未踏上修行之路?当真是奇了。”
陆沉渊的身子微不可查地一僵,并未答话,只将目光投向了前方那只巨大的酒瓮。
上官楚辞见他不语,非但不退,反倒向前凑近了半分,继续关心道:
“莫非是……令师不愿传授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