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 :皇帝失德
第122章 :皇帝失德 (第2/2页)钱谦益的府邸门前,两盏巨大的灯笼散发着昏黄的光晕,将一方青石台阶照得亮如白昼。
身着绯红朝服的钱谦益,已经站在门前静静等候,他的朝服浆洗得笔挺,头上的乌纱帽戴得一丝不苟,整个人看上去精神矍铄,与几日前那副疯魔绝望的样子判若两人。
他没有焦躁地来回踱步,只是负手而立,目光投向长街的尽头,那双曾经写尽风流蕴藉的桃花眼里,此刻非但没有了恐惧,反而充盈着一种难以言说的亢奋与期待。
“吱呀——”
一顶四抬大轿在不远处停下,轿帘掀开,同样是一身绯袍的首辅钱龙锡,缓步走了下来。他的脸色虽不如钱谦益那般容光焕发,但眉宇间也少了几分前几日的惶恐不安,多了一层沉稳与决然。
“牧斋,你倒是起得早。”钱龙锡走到近前,声音平静。
钱谦益微微一笑,那笑容里带着一丝尽在掌握的从容:“伯观,今日乃是决定我等命运的关键之日,你我岂能落于人后?”
两人并肩而立,没有急着上轿,仿佛都在享受这黎明前最后的寂静。
钱龙锡看了一眼那黑沉沉的皇城方向,终究是没忍住,压低了声音问道:“牧斋,动起来了?”
“何止是动起来了。”钱谦益忍不住得意地伸出两根手指,在空中轻轻一捻,仿佛捻住了一只看不见的蝴蝶,“火已经点起来了,而且烧得比我想象的还要旺!伯观,你怕是想不到!”
他顿了顿,语气中带着一丝赞叹,又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快感:“这回倒是要看皇帝怎么应对!”
钱龙锡倒吸一口凉气,他从未想过,事情会发酵得如此之快,如此之烈!
看着钱龙锡脸上那一闪而过的惊色,钱谦益知道,这位大人虽然位高权重,但在这种行险之事上,其魄力远不如自己。
他上前一步拍了拍钱龙锡的手臂,用既是安慰又是鼓动的语气说道:“伯观,不必惊慌。你我今日要做的,便是静观其变!”
钱龙锡的目光闪烁了一下。
钱谦益趁热打铁,将声音压得更低,那话语仿佛带着魔力钻入钱龙锡的耳朵里,抚平他心中最后的一丝疑虑。
“伯观,你我且想一想,我大明开国至今哪一朝的皇帝,能真正做到乾纲独断,无视群臣与天下清议?”
他缓缓踱步,一边回忆一边给钱龙锡,也给自己找到依靠。
“当年英宗皇帝土木堡蒙尘,归来后欲复辟,是于谦于少保顶着何等的压力,联合群臣力主拥立景泰帝,稳住了江山社稷!靠的是什么?靠的就是百官同心,顺应大势!”
“再往前说,世宗嘉靖皇帝初登大宝,欲追封其生父为皇考,引发大礼议之争。当时杨廷和杨慎父子率领满朝文武,伏于左顺门外,涕泣力谏!声震阙庭!虽然后来遭了廷杖,但天下人是怎么看的?是赞其风骨,颂其忠贞!嘉靖皇帝再刚愎自用,不也得顾忌着天下悠悠之口,不敢做得太过?”
钱谦益的眼睛越来越亮,他仿佛已经看到了今日朝堂之上,自己慷慨陈词,百官俯首附和,年轻的天子在龙椅上脸色铁青却又无可奈何的场景。
“还有神宗皇帝,为了立储之事,与群臣僵持了十几年!国本之争,几废几立,内阁辅臣换了一茬又一茬,靠的是什么?还不是靠着我等文臣抱团死谏,以祖宗家法为利器,逼得皇帝都不得不做出妥协!”
他停下脚步转过身,目光灼灼地看着钱龙锡:“伯观,历朝历代,皇帝与文臣就是一场拉锯。他强,我等便弱;他弱,我等便强。但任凭他是何等雄主,都绝对不敢冒天下之大不韪,与整个朝臣为敌!”
这最后一句话,说得斩钉截铁,掷地有声。
钱龙锡心中的最后一丝犹豫,在这番慷慨激昂引经据典的历史事实面前,彻底烟消云散了。
是啊!说得对!
皇帝再厉害,他终究只有一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