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零点看书 > 三兴大汉:从汉灵帝的侄子开始 > 第一卷 潜龙在渊 第七章 我的系统呢?

第一卷 潜龙在渊 第七章 我的系统呢?

第一卷 潜龙在渊 第七章 我的系统呢? (第2/2页)

刘宏捻动扶手的手指,不知何时停了下来。他那双半眯着的眼睛,终于完全睁开。
  
  他并未看张让,只是死死盯着殿中那个摇摇欲坠却又硬挺如孤松的侄儿。
  
  米价……十倍……他虽昏聩,却也并非对宫墙外的事全然无知,只是有些声音,从未如此清晰地被摆在眼前。
  
  “陛下!”张让脸上掠过一丝不易察觉的慌乱。
  
  慌乱转瞬即逝,随即立刻变成悲愤委屈的神情:“此子居心叵测!洛阳粮价浮动,乃因黄巾余孽阻塞漕运,加之今岁兖豫歉收所致!奴婢与诸常侍夙夜忧心,百计筹措,方勉力维持,不致京城大乱!此子不思体恤圣心、大臣辛劳,反以市井流言构陷忠良,其心可诛!陛下明鉴啊!”
  
  言罢,张让深深一躬,姿态悲切。
  
  刘宏的眼神在刘珩脸上和张让躬下的脊背之间来回扫视,手指又开始无意识地捻动,只是速度快了许多。
  
  殿中陷入一片死寂,只有刘珩压抑不住的喘息声格外刺耳。
  
  就在这令人窒息的僵持时刻,刘珩深吸一口气:“陛下!臣…不敢居功!那《避疫求生要略》,实非臣一人之功!”
  
  他顿了一顿,目光扫过御座旁脸色阴沉的张让,一字一句道:“此乃谏议大夫刘陶,遍查典籍,体察民情,呕心沥血所著!臣病中昏聩,不过……不过稍加整理抄录,略作补充而已!刘大夫心系社稷,因直谏蒙冤下狱,此乃朝廷之失,万民之痛!恳请陛下明察,赦刘陶之罪,释其出狱!”
  
  此言一出,石破天惊!
  
  张让猛地抬头,眼中唯有难以置信,死死盯着刘珩。他万万没料到,这个小王八蛋在自身难保之际,竟敢将这天大的功劳拱手让出,只为救一个注定要死的刘陶!这完全打乱了他的盘算!
  
  几个清流官员更是猛地抬起头,震惊地看着殿中那个摇摇欲坠的身影,眼中充满了复杂的情绪——惊愕,敬佩,还有一丝担忧。
  
  刘宏显然也愣住了。他捻动的手指僵在半空,脸上的表情变幻不定。
  
  刘陶?那个屡次上书、言辞激烈却颇有才能的刘陶?
  
  刘宏一时有些恍惚,当初自己拜刘陶为侍中、尚书,刘陶便多次上书,后来改任京兆尹。上任后,又自称患病不处理政事,再后来又征召他入朝,拜为谏议大夫,没想到他又屡次上书,近日有人弹劾他通贼,已经下狱了。
  
  这治疫的方略,真是他写的?还被这小子在生死关头献了出来?
  
  刘宏瞥了一眼脸色铁青的张让,又看向刘珩,心中那杆权衡利弊的天平,第一次出现了明显的摇摆。
  
  刘陶的名声,他是知道的,更何况他向来器重刘陶的才能,只是有些受不了他言辞激烈的上书,自己并未打算真的将刘陶如何。若这功劳真是刘陶的……那自己这侄儿……
  
  刘宏身体微微前倾,眼睛盯在刘珩身上。
  
  随即慢悠悠地开口:“伯玉啊,”他拖长了调子,“你既言治疫乃当务之急,更言治疫方略有刘陶之功……这倒也好。只是……”
  
  他故意停顿了一下,目光扫过殿中的衮衮诸公:“治疫,绝非空口白牙就能成事。汤药需钱,粥棚需粮,隔离病患需征用民舍,调拨人手需劳役…桩桩件件,哪一样离得开黄澄澄的五铢钱?国库空虚,天下皆知。你既心系万民,又为刘陶作保,那朕问你……”
  
  他身体微微前倾,目光如同实质般刺向刘珩,一字一顿地问道:“此疫,需耗费几何?你……又能为朕、为朝廷……拿出多少?”
  
  赤裸裸的索求!如同市侩商贾在谈一笔买卖!张让紧绷的脸皮微不可察地松弛了一瞬,嘴角甚至难以抑制地向上弯起一个讥诮的弧度。
  
  司徒袁隗、太尉杨赐等几位重臣,眉头深深蹙起,却无人敢出声。这哪里是问策,分明是堵死了刘珩所有的路!
  
  一个从小没娘,刚死了爹、袭爵不久的少年宗亲,又刚被杖笞濒死,能有什么钱?陛下这是摆明了不想出钱,甚至……想借机再捞一笔?
  
  整个德阳殿,所有的目光,或同情,或嘲讽,或冷漠,或探究,都如同沉重的枷锁,死死压在刘珩单薄而伤痕累累的肩上。
  
  妈的,这个老小子,果然满脑子都是钱,是他娘的当皇帝之前穷怕了?在自己亲侄子身上都想捞一笔?你在想什么?我都没来得及享受呢,能把钱给你?
  
  刘珩心中一阵无语,自己这个皇帝叔叔真不是个东西啊。
  
  好在刘珩早有腹稿,迎着刘宏那充满算计的目光,缓缓开口:“陛下!臣……分文不取!”
  
  “嗯?”刘宏捻动的手指猛地停住,眉头高高挑起,脸上第一次露出毫不掩饰的错愕。张让嘴角那丝讥诮也僵住了,眼神转为彻底的惊疑。
  
  殿中响起一片压抑不住的、极其轻微的抽气声。
  
  刘珩的声音继续响起:“臣所求,唯陛下朱笔一诺,诏令一道!”
  
  他尽量挺直了那伤痕累累的脊背,尽管身体因为剧痛而微微颤抖,目光却亮得惊人,直视御座。
  
  “恳请陛下诏告天下:凡献《避疫求生要略》所列草药、石灰、烈酒、布帛者,皆可凭郡县所发凭据,抵算今岁部分田赋、徭役!凡各地医匠、通晓疫病防治之士,响应征召者,其家免除一岁赋役!凡富户乡绅,捐输钱粮助防疫事者,由郡守、国相核实其功,上报朝廷,陛下亲赐‘良善之家’匾额,彰其义行!”
  
  刘珩喘了口气,胸脯剧烈起伏,后背还是很痛但语速却更快,更急:“陛下!天下万民求生之念,便是最大的钱粮!以朝廷威信为引,以陛下仁德之名相召,以实利相激!不需动用国库分毫,只需陛下一纸诏书,便可聚沙成塔,集腋成裘!此乃取之于民,用之于民,活民无数!请陛下……圣裁!”
  
  话音落下的瞬间,整个德阳殿陷入一种死寂!
  
  刘宏彻底怔住了,捻动的手指僵在半空,脸上那商贾般的精明算计被一种巨大的冲击所取代。他从未听过如此……刁钻的提议!
  
  不用国库出钱?用赋役和虚名去换?
  
  这……这简直匪夷所思!可行吗?他下意识地看向张让。
  
  张让此刻的脸色阴沉得几乎要滴出水来,他万万没想到刘珩竟会提出这等釜底抽薪之策!
  
  这哪里是治疫,这分明是在撬动地方豪强、甚至是在动摇他们宦官集团通过赋役盘剥地方的根基!这“良善之家”的匾额看似虚名,对那些汲汲于名声的地方豪强而言,却有着致命的吸引力!
  
  一旦此诏颁行,各郡国为求治疫之功,必然争相响应,尤其是那些身份低贱的粮商、药商,恐怕……他紫袍下的手,不自觉地握紧了。
  
  司徒袁隗、太尉杨赐等人,眼中却猛地爆发出难以置信的光彩!他们看向殿中那个摇摇欲坠、仿佛随时会倒下的少年身影,目光中充满了震惊与重新审视。此策……看似离经叛道,却直指人心!若真能推行……或许……或许真有一线生机?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极品全能学生 凌天战尊 御用兵王 帝霸 开局奖励一亿条命 大融合系统 冷情帝少,轻轻亲 妖龙古帝 宠妃难为:皇上,娘娘今晚不侍寝 仙王的日常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