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账目疑云,暗箭难防
第13章 账目疑云,暗箭难防 (第1/2页)采购物品:6208型号轴承(计划外补充)
数量:50套
单价:12.8元
总金额:640元
入库单号:CK-0731(数量:50套)
表面看,单据齐全,数量金额完全吻合。
但何雨柱的眉头却微微皱起。他记得很清楚,签到获得的“初级成本核算技能(碎片)”里,包含了对部分常用工业品价格区间的模糊记忆。
6208轴承,计划内价格应该在10-11元左右浮动。即使计划外补充,溢价到12块出头也算合理,但12块8?这单价高得有点离谱了!
何雨柱不动声色,继续核对其他单据。又发现几笔类似的计划外采购,单价都明显高于他记忆中的合理区间,但每笔金额都不大,几十元到一百多元,夹杂在大量的正常采购中,极不起眼。经办人签名栏,赫然是“钱有福”!
何雨柱心中冷笑。原来如此!钱有福这老狐狸,不敢在大宗采购上动手脚,就用这种蚂蚁搬家的方式,利用计划外采购价格浮动空间大的特点,一点点揩油!积少成多,也不是小数目!
没有声张,何雨柱默默将这些异常单据的编号和内容记在心里。
现在捅出来,证据链还不完整,钱有福完全可以推脱说是市场行情变化或者供应商问题。打蛇,得打七寸。
几天后,赵科长召集采购科全体开会,议题是梳理下半年各车间设备维护的耗材需求,提前规划采购预算。
钱有福拿着份清单,唾沫横飞地讲着哪些部件计划内肯定不够,哪些需要提前找计划外渠道,预算要打足云云。
何雨柱安静地听着,等钱有福说完,才开口道:“赵科长,钱副科长,关于计划外采购的预算,我有几个地方不太明白,想请教一下。”
钱有福眼皮一跳,警惕地看着他:“小何,有什么不明白的直说。”
“是这样,”何雨柱翻开自己的笔记本,语气平静,“比如刚才钱副科长提到的,三车间那批老式冲床需要补充的曲轴连杆铜套,计划外预算单价报了15块5。”
“我对比了一下去年同期的采购记录,同型号铜套,当时也是计划外补充,单价是13块2。今年原材料波动似乎没那么大,这个涨幅依据是什么?”
钱有福脸色微变,强自镇定:“哼!市场行情天天变!去年的价怎么能作数?今年铜料紧张,价格自然上浮!”
“哦?”何雨柱点点头,又翻了一页,“那锻工车间需要的特种高温润滑脂,计划外预算单价报到了18块。我查了兄弟厂上个月刚采购的同类型号,通过正规渠道走的计划外,单价是16块3。我们这边渠道不同,溢价这么多吗?”
钱有福额头开始冒汗:“你…你懂什么!渠道不同,价格当然有差异!我联系的供应商信誉好,质量有保证!贵点怎么了?!”
“质量保证当然重要。”何雨柱语气依旧平稳,但话锋如刀,“不过,赵科长,我建议是不是可以把这些计划外采购的需求和预算,提前跟技术科和设备科的老师傅们通个气?”
“他们对配件性能和合理价格区间更了解,也能帮我们把把关,避免花了冤枉钱,或者…买回来不适用?”
这话一出,赵科长的眉头立刻皱了起来。他敏锐地察觉到了何雨柱话里的潜台词——钱有福的预算水分大,甚至可能买贵了或者买错了!
“小何这个建议提得好!”赵科长沉声道,“采购是为生产服务的,不能闭门造车!老钱,你负责的这几项计划外采购,预算先压一压。下午我就联系技术科和设备科,开个协调会,把具体参数和价格区间敲定清楚再报!”
钱有福的脸瞬间涨成了猪肝色,嘴唇哆嗦着,想反驳又找不到理由,只能恶狠狠地瞪着何雨柱,从牙缝里挤出一个字:“…是。”
散会后,钱有福摔门进了自己单间。何雨柱则被赵科长单独留了下来。
“小何,”赵科长目光锐利地看着他,“你刚才说的那些价格差异…是不是发现了什么?”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