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废油里的金矿
第41章 废油里的金矿 (第1/2页)轧钢厂技术科实验室,弥漫着一股刺鼻的焦糊味。
桌上三个搪瓷盆,分别盛着暗褐色的废机油,表面浮着一层浑浊的杂质。
陈技术员皱着眉,把一张刚出炉的检测报告递给何雨柱:“雨柱,问题就在酸值!废机油氧化太厉害,酸值超标三倍还多!这玩意儿直接掺进新油里,机器轴承都得被腐蚀出麻点!”
何雨柱盯着报告上刺眼的数字,没说话。
窗外天色已暗,苏青端了两杯热水进来,安静地放在桌上。
“酸碱中和。”苏青忽然开口,声音不大却清晰,“我在化工厂实习时见过,处理高酸度废液,最直接就是加碱中和。”
何雨柱猛地抬头,目光灼灼:“具体怎么操作?”
“理论上行得通。”陈工推了推眼镜,“但难点在精准控制!加少了,酸值降不下来;加多了,碱本身也腐蚀金属!而且反应会生成皂化物,搞不好油就乳化报废了!”
“总得试试。”何雨柱拍板,“陈工,麻烦你准备不同浓度的烧碱溶液。苏青,记录反应时间和温度变化。”何雨柱挽起袖子,走向角落那堆板结的混合碱块,“现成的碱,不用白不用。”
深夜,实验室的灯光是厂区唯一亮着的地方。
何雨柱小心地将砸碎的碱块粉末,一点点加入加热到六十度的废机油中,苏青拿着秒表紧盯温度计,陈工不断用玻璃棒搅拌,观察油液状态。
“停!”陈工突然低喝,“看!油墨交界处开始出现絮状物了!这就是皂化反应!”
何雨柱立刻停止加碱。油液在灯光下呈现出一种浑浊的分层状态,上层是深褐色相对澄清的油,下层是粘稠的深色沉淀。
“静置!等它分层!”何雨柱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紧绷。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油层逐渐变得清亮,沉淀物牢牢沉在盆底。
“取上层清油样!立刻测酸值!”何雨柱命令。
陈工熟练操作起来,几分钟后,他看着比色管里试剂的颜色,声音带着惊喜:“酸值…降到合格线边缘了!”
何雨柱紧绷的肩膀终于松了一分。成了!第一步!
就在这时,“哐当”一声轻响从实验室窗外传来,像是有人踢到了废弃的铁架!
“谁?!”何雨柱反应极快,一个箭步冲向门口,猛地拉开!
走廊空荡荡,只有远处安全出口的绿光幽幽亮着。
何雨柱眼睛看向地面。窗台下,几片碎玻璃碴旁边,半个模糊的脚印留在积灰的水泥地上——是皮鞋印,厂里干部常穿的样式。
不动声色退回实验室,关上门。
“怎么了?”苏青问。
“野猫吧。”何雨柱语气平淡,目光却落在桌上摊开的实验记录本上。
他拿起笔,在刚刚成功的碱量数据后面,飞快地加了个零。原本“加入混合碱粉末50克”,变成了“500克”。
“陈工,苏青,”何雨柱合上记录本,“今晚就到这儿。这数据初步验证可行,但具体工业化还得摸索。这本子放你这儿锁好,明天我们再细化方案。”
陈工不疑有他:“行!总算看到点希望!”
———
后勤处仓库深处,李怀德背着手,看着张处长把一页抄着数据的纸递过来。
“何雨柱实验室抄来的,废机油再生核心数据!”张处长压低声音,难掩得意,“加碱量是关键!500克碱粉兑一盆废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