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人头落地,无非听个响
第十二章:人头落地,无非听个响 (第2/2页)他一脚踢开男人的狗头:
“吗的,刀不锋利马太瘦,以前钢刀钝,砍进人脖子的时候总是刺啦一声,人头落地又是一声。”
“现在倒好,花了我省吃俭用的一万白银,就一声人头落地,听着不太过瘾。”
陈命起身没走几步,却愣在原地,只见迎面一个女子,被人从背后一剑洞穿心脏。
她脸上,还挂着笑。
而刺杀女人的男人见到陈命时,眼中闪过一丝复杂。
犹豫片刻,他拔剑,剑尖直指陈命。
亲近之人见面,本应该欢天喜地,可现在,却落了个一人身亡,两人刀剑相向。
武国元年,天公不爽,大旱三年,多地农田颗粒无收,有不少人,被迫背井离乡。
北州偏远地,刘家村。
为谋生计,迁徙了多户人家,其中三户人家,孩子索性丢在了北山废弃的山神庙里,也许是仅剩的良心作祟,他们的亲生父母觉得,山神庙或许还有一丝神庇,至少自己的孩子来世,能少受点苦难。
三个孩子本该饿死庙中,可恰巧有一位北游的和尚,途径山神庙歇脚,看孩子实在可怜,逗留了三年,直到三人中最年长的孩子有生存能力后,他才离开了这座小山。
和尚走后,六岁的陈命肩负起了三个人的生计,可他只是一个孩子,就连最基本的温饱,他都要无所不用其极:
偷,抢,乞,骗,都是他惯用的伎俩,最难过的时候,他与山中野狗争食。
可他,从来没吃饱过一顿。
但另外两个孩子,形容倒是没有消瘦。
历经战乱,天灾,六年的休养生息,人们的日子才好过起来。
陈命小小的腰板挺了半年,村里有两户人家迟迟无子,见破庙里两个孩子实在可怜,带走了他们。
最后,只剩下陈命一人。
肚子勉强能饱,但今年山神庙的冬,好像比以往,冷了些。
大年除夕,陈命从来没有过过年,他也不知道,像他这个年纪的孩子,是最热闹的时候。
除夕夜,风雪交加。
破庙里,陈命挑着火堆,庙中几片飞雪落到他手上,他忍不住打了个寒颤。
冷夜,总是很漫长。
就在他熬到昏昏欲睡时,山神庙庙门吱呀呀的被推开,两个红花袄的孩子小脸冻的通红,他们手上,拿着几个早已冻僵的肉包。
陈命被扑门而入的风雪一惊,他下意识的提起钢刀,这把刀,从他被遗弃时,就在这里。
据说是以前山匪留下的,现在是陈命活下去的本钱。
可看见两个孩子,陈命手中钢刀滑落,眼中泪,止不住的流下。
他骂道:
“私自逃上山的?好日子过昏头了?”
两个孩子只是把手中冻僵的肉包递到陈命身前:
“大哥,这个,好吃。”
陈命抹去一把眼泪,再也忍受不住,将两人抱在怀里,他拿起肉包,大口啃了起来,寒气入嘴,肉包压根嚼不动,但他却一口气吃了个干干净净:
“好吃,这是大哥吃过,最好吃的东西。”
山下,两户人家打着灯笼,挨家挨户去找丢了的孩子,找了一夜。
但谁能想到,那般大雪,两个孩子会私自跑到山上?
直到大年初一,陈命领着两个孩子到了人家门前,磕头认错:
“姨,他们不懂事,下次不会了。”
这一事,才算翻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