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一、三国贤义 008、卷舒开合任天真
卷一、三国贤义 008、卷舒开合任天真 (第2/2页)“凡人灵体内血气,最容易被溯化成灵根。”
贾瑟终于微笑地点头,这个傻妞总算开窍,要不自以为是练气士,就敢拿大锤到处抡!
甄宓果然有点泄气,眉头渐渐紧蹙,胡乱想。
贾瑟一本正经地笑着,在甄宓快要恼羞成怒时说:
“其实凡人有一个致命弱点,凡事动不动就会认死理,非黑即白或非对即错。”
“凡人不能觉醒,就在完全否定自己,很难修真。”
“就像你我初见时,你因没灵根自怨自艾。”
“在这座最低层天地中,但凡是个人懂真武,就一定能溯化出灵根,都能够成为练气士。”
“天生灵根固然强大,后天觉醒灵根,更可溯。”
“修真道路漫漫,不争一朝一夕。”
甄宓还是恼羞成怒怼:
“阿瑟,你跟我在一起话咋这么多,在外人面前闷葫芦一个,表里不如一是伪君子!”
贾瑟邪笑着问:
“你都知道那是外人,谁是内人?”
甄宓的脸渐渐红,体内突然发生了人事……
天下之大势分久必合,人伦之事合久必分,惟有绿荷映得红菡萏,卷舒开合一任天真。
巫山云雨歇相拥眠,酣然入梦任他,今何夕……
龙门客栈司州总栈中,女掌柜蔡琰在细读《天真论》。
她的身份是【龍門】的三掌柜,总揽司州境内一切诸事,才获赐显真的《天真论》。
这可不是因为,她长得一笑倾人城,再笑倾国。
她从不以貌侍人,是实打实的有才女子。
董卓火烧洛阳的时候,她父亲蔡邕很主动,追随董卓去西京长安,她却留下济世安民。
她没啥忧国忧民心,只为再看一眼——她东家。
龍門哪有龍主,只有一位东家。
东家神龙见首不见尾……
洛阳大火熊熊燃烧的那夜,是她的东家出钱又出力,组织城里的百姓灭火。
若没有她东家,这座洛阳皇城早就,付之一炬。
人口哪会这么快,恢复全盛时五十多万。
若不是她的东家出面,组建民团驻防自保,洛阳城估计又被攻陷,百姓又要乱世离散。
城里很多百姓自发,要为她的东家,立生祠。
经历三天饿九顿之后,百姓全都老实去田里干活。
从那以后洛阳百姓很务实,都很敌视溜须拍马的人,谁敢吹嘘必遭到群殴。
她东家的事迹,经过十年岁月洗礼,销声匿迹。
洛阳百姓都记得,东家的仁和东家的义。
蔡琰是洛阳百姓之一,当然忘不了她东家,认识东家时她是青梅,东家那时是匹竹马。
每年除夕朱雀牌坊,她都会早早来,静静等……
竹马每年必来,与青梅共此时。
去年除夕她东家没来!
蔡琰连夜跑回龍門探消息,得知东家终于找到“她”,就茶不思饭不想好久……
东家曾要求她,脱光衣服露出后背,让他看下。
蔡琰自幼就读书,是个知书达礼的女子。
面对这么过分的要求,她毫不迟疑地脱了,东家却一脸失望地说:
“蚊子,你居然不是我的她。”
往事如烟历历在目,蔡琰泪水滴落——《天真论》。
连忙擦去经论上的泪,收敛心神专注地翻看起来:
“炼气士只比凡人气力强大,因之能凡人所不能的事,故而被凡人尊呼神仙。”
“凡人会如此尊呼,盖因练气士的魂魄,不但可内藏,还能显化灵体外。”
“练气士的三魂,真名【神魂】。”
“神魂运行灵海时,比之凡人灵魂更加灵活慧深。”
“更灵活地指使、滋养体魄,只是神魂的养生小道。”
“通过灵体十脉奇经,吸纳体外的天地灵气,作为练气的纳气一环,才是神魂的修真大道。”
蔡琰翻阅到这里,就翻看一部医书《难经》……
心有怪怪的她赫然发现,《难经》少录四脉奇经:
第一脉:循行体表肌肤的【精】奇经;
第二脉:循行肚脐泥宫的【斗】奇经!
第三脉:循行心房心室的【元】奇经!
第四脉:循行颅内灵海的【命】奇经!
反而把【跷】【维】二奇经,一脉分为二脉,左右脉。
与【带】【冲】【任】【督】脉,合称奇经八脉。
如果蔡琰不是练气士。
这部全称《黄帝八十一难经》,她就信了是黄帝编纂的,可她是练气士那就两说。
以蔡琰的灵慧,稍稍沉吟片刻之后,娇笑自语:
“这部《难经》编纂者,若不出我所料,是凡人。”
“见过修行的真论,却看不懂真论的内容。”
“以凡人灵魂吸纳灵气,得以气贯六脉奇经,六脉不如八脉易周全,就强分左右【跷】【维】脉。”
“不过只要参照《难经》,凡人也懂吐纳,养体魄。”
“虽然无法成为练气士,却能颐养极寿一百二十岁。”
大堂内还有一位中年文士,一袭白衣一派大家风范,捋了捋胡子就笑着说:
“文姬,你的推测很对,据我考究《难经》编纂,是淳于意。”
“还编纂《黄帝内经》、《神农本草经》等等医书。”
蔡琰看着她父亲蔡邕,那满头白发如银丝,不由红了眼黯然神伤,蔡邕摆了摆手劝她:
“痴儿,为父忍辱偷生致远,保住无数典籍,知足了。”
“怎么会去在乎,所谓的身后名……”
夕阳正红余晖映龙堂……
龙堂是【龍門】掌柜理事行署,一堂设六衙以辅佐管理,麾下六大金枝任管事。
一衙下辖三司,麾下三玉叶任司务,打理事务。
蔡琰是司州掌柜,亲自打理的事务很少。
她与蔡邕闲聊一会儿,又立即翻动《天真论》,看着父亲在日渐衰老,她心急如焚又无奈。
本以为可以再等等,可父亲老得快,等不了!
她多期望早日到东家,请教延年益寿长生不老术。
可东家却神龙见首不见尾,她又要坐镇司州以应变,近三百万门徒事如毛……
她只能靠自己,细阅显真的《天真论》,寻得生路。
看着苦读的女儿,蔡邕长叹一声放下笔。
起身负手踱步出堂门,望堂外落日余晖暖,听育人司的童生朗诵……,微笑扭头对蔡琰说:
“文姬,此时此景如梦似幻,重现乱世桃源,我知足。”
“东家非常人也,所行必非常事,不可多去打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