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新的研究方向
第15章 新的研究方向 (第1/2页)米国,马萨诸塞州剑桥市,查尔斯河畔对岸,一片红砖与灰石相间的建筑群在晨雾中若隐若现。
这就是世界著名的麻省理工学院。
经典的红砖建筑中,某间办公室里,一位中年男子正坐在电脑前。
何凯明,计算机领域绝对的大牛!
其提出的ResNet在计算机视觉领域可以说是绝对的基石之作。
哪怕是众所周知的《Nature》、《Science》这种世界顶级的期刊,其正刊中99%的文章都被ResNet碾压,因为光光是引用量,ResNet就已经达到了恐怖的十万加,这无疑是一个非常离谱的数字。
由此其实也能看出在计算机领域,很多传统的顶尖期刊,比如《Nature》、《Science》、《Cell》,都已经被打入冷宫。
而他的科研成就中,就算去掉ResNet这篇旷世之作,也丝毫不影响他仍然是一个顶级大佬。
虽然他目前是麻省理工学院电气工程与计算机科学系的副教授,但他仍然是华国国籍,也是此次NeurIPS的高级区域主席,简称SAC。
主要工作就是就是负责监督区域主席(AC)还有审稿人的审稿工作,并在他们出现分歧的时候提供自己的见解,
一般来说他很少亲自去看这些论文,基本都是扫一眼就分给下面的审稿人进行审稿。
不过,他面前的屏幕上,那篇名为《AgileEdge:AdaptiveCo-OptimizationforPervasiveLow-LatencyEdgeAI》的论文让他提起了几分兴趣。
大约一个小时后,何凯明教授靠在椅背上,长长地呼出一口气,眼神中带着一丝赞许,虽然没有深入阅读,但在心里,他已经给出了一个不低的评价。
“很有趣的工作,也不知道作者是谁。”回到SAC的管理界面,他将这篇论文分给了四个合适的审稿人。
尽管已将论文分配给手下的审稿人,但何凯明还是决定自己也深入看一看这篇论文。
他倒了一杯咖啡,轻轻抿了一口,重新打开论文,开始仔细研读起来。
不过远在大洋彼岸的周昀并不知道他的论文此刻怎么样了,他现在正面临着一个问题——他快没钱了。
买了辆公路车,就消耗了他二分之一的存款,再加上这一个月的伙食费又消耗了他三分之一的存款。
现在周昀手里只剩下一千块了,如果不向家里要的话,这点钱恐怕也就勉强撑到下一发劳务费。
周昀一只手撑着头,呆呆地盯着电脑屏幕。
“该怎么赚钱呢?”
其实方法还是有不少的,比如去做家教,或者做一些兼职什么的。
但是太麻烦了,他只是缺钱,并不是要饿死了,浪费时间去做这些东西,他还不如找家里要钱呢。
“有什么方法既能搞科研,又能赚钱呢?”这也是最为理想的情况。
就在这时候,旁边的邱彦传来一声惨叫。
“啊!怎么又跌了!?早知道不买这支股了。”邱彦一脸生无可恋的靠在椅子上,手里的手机发出一片绿光。
“谁让你喜欢买个股的?不像我只买银行,亏也亏不了多少。”
“别骂了别骂了,再也不碰个股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