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何为武,这是独属于人的叛逆!
第9章 何为武,这是独属于人的叛逆! (第2/2页)靖难之役,就此爆发!
战火席卷南北,持续三年。
1402年,建文三年。燕王之师渡过长江,直逼南京,谷王朱橞与曹国公李景隆开金川门迎降。
南京城破,宫中燃起熊熊大火,映红了半边天际。
建文帝朱允炆于烈焰之中不知所踪,生死不明。
同年,燕王朱棣于南京奉天殿登基称帝,改年号为“永乐”。
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碾碎了旧的秩序,也带来了新的变局。
巧合的是,就在这改朝换代的喧嚣与血火之中,武当山下疯了三年的“张三疯”似乎从某种状态醒转,仿佛大梦初醒。疯癫之态消失无踪,整个人气质陡然一变,仿佛脱胎换骨。
在一个无人知晓的深夜,背负着那柄从未离身的古朴宝剑,一步步,悄然走进了巍峨连绵的武当山脉深处。
此后岁月,山脚下的猎户、采药人,时常在云雾缭绕的深山之中,瞥见一个身影。
那人衣衫褴褛,不修边幅,状似邋遢,却有着一种难以言喻的独特气韵。
他时而静坐于悬崖之巅,凝望云卷云舒;时而伏身于溪流之畔,观察龟蛇嬉戏;时而手舞足蹈,演练着一些从未见过的奇怪招式。
以天地为师,与鸟兽为伍,独自创武演道。
久而久之,关于武当山上有“异人”的传说,开始在周边地区流传开来:
“龟形鹤背,大耳圆目,须髯如戟!”
“寒署惟一衲一袭!”
“或数日一食,或数月不食!”
“善嬉,旁若无人........”
传闻愈演愈烈,吸引了越来越多好奇之人。
不少人满怀期待,慕名而来,跋山涉水,深入武当,只为寻访仙缘。
有人寻觅多日,一无所获,便嗤笑此乃无稽之谈,败兴而归。
但亦有人言之凿凿,声称有幸得遇那位“异人”,蒙其点拨,传授了不可思议的武学与道理,甚至当场演练起来,招式古拙,却又暗合某种天地至理,威力不凡。
最初,世人对此大多还是将信将疑。
然而,当那些流传出来的零星武学片段,辗转流入了一些道门修士耳中时,竟然发现这些所谓的“武功”竟另辟蹊径,不怎么依赖天地灵气,反而注重激发人体自身潜能。
顿时惊动道门高手,齐临武当山!
这下彻底点燃了世人的热情。
末法时代,诸道寂灭,前路无望,而武当山上传出的“武”,似乎是黑暗中唯一的光!
一时之间,武当山仿佛成了最后的希望之地。
无数人,无论身份高低,贫富贵贱,皆如潮水般蜂拥而至,闯入武当山,不顾艰险,只为能得见那位神秘“异人”,窥得“武道”真容!
最后,这股寻仙狂潮,连远在京城的永乐大帝朱棣都被惊动。
这位雄才大略的帝王,竟也派遣使者,携带重礼,前来武当山寻访“仙人”。
武当山,彻底成为了天下瞩目的“仙缘之地”。
而“武”,这全新的力量体系,也自武当山开始,如同燎原星火,逐渐流传于世。
“武道!”
“何为武道?以武入道!这非是向天借力,而是人自身的道!这是以不朽的精神,逆天夺命。这是叛逆,这是逆天,我们向天夺命!”
“武,是江湖草莽的武,是凡人亦可擎天的武!”
“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损不足而益有余!”
“龙脉破碎,清浊不分,浑浊厚重,沉滞不堪,灵气不再,世间末法”
“大道外求已是绝路,唯有向内求索!”
“世无灵气可借,那我直接吞吐天地,吐纳世间一切法。”
“道外不可求,唯武,力自生!武道,才是真正掌握属于自己的力量!”
“武道第一境,是为后天!食后天五谷精微,纳天地浑浊之气,内壮脏腑,强健体魄,打下坚实根基……”
“武道第二境,是为先天!外练筋骨皮膜,坚逾金石;内炼丹田一口气,绵长不绝。锤炼精神,凝聚真气,气行周天……”
“武道第三境,是为宗师!精气神三者饱满,身强神足,以真气冲开任督二脉,贯通天地之桥!能汲取稀薄的天地元气为己用,一招一式,宛若天地涛涛之势,沛然大力,开山裂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