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幕【22】煎熬的内心
第二幕【22】煎熬的内心 (第1/2页)第二幕【22】
2019年4月14日上午九点正义联盟总部光军之城
雅轩这周末要参加一个封闭式的小提琴进阶培训,木溪文便直接将周雪妍接到了光军之城。他私人套房的客厅里,阳光透过巨大的落地窗洒在简洁的金属桌椅上。徐微明大大咧咧地坐在其中一张椅子上,手指无意识地敲击着桌面。
“队长,”徐微明见木溪文从里间出来,立刻站起身,脸上堆起恳切的笑容,“有件事……想请您帮个忙。”
“说,”木溪文给自己倒了杯水,瞥了他一眼,“先说好,要是些鸡毛蒜皮的小事,趁早别开口。”
“是这样的,”徐微明搓着手,“萧怡……她想练练枪法。可我这会儿得赶去联合组织开个紧急协调会,实在抽不开身,所以……”
“所以想让我替你教她?”木溪文挑眉,嘴角勾起一丝了然的笑意。
“对对对!队长英明!”徐微明赶紧点头。
木溪文放下水杯,饶有兴致地看着他:“练枪法?她一个学生,练这个干嘛?”
“队长,您想啊,”徐微明凑近了些,语气带上几分正经,“现在这局势……万一哪天……我是说万一,乱起来了呢?一个女孩子家,总得有点自保的本事吧?学点枪械基础,关键时刻说不定真能救命!”他顿了顿,补充道,“就当是……防身嘛!”
木溪文心头微微一动。徐微明的话像一颗小石子投入平静的心湖,漾开一圈涟漪。防身……他默念着这两个字,脑海中闪过一些不愿深想的画面。的确,在这风雨飘摇的时代,多一分技能,或许就多一分生存的机会。
“行吧。”木溪文点了点头,“正好雪妍也在,把她也叫上。就去曙光之城那边。”他做出了决定。
曙光之城
曙光之城,与充满未来科技感的光军之城和象征权力核心的正义之城截然不同。它是正义联盟的钢铁心脏,是特遣队的巢穴与熔炉,纯粹为战争而生。这里的一切都笼罩在一种冰冷、高效、近乎凝固的肃杀氛围中。高耸的合金结构支撑着巨大的穹顶,通道宽阔却鲜有闲人,空气中弥漫着机油、金属和某种无机质清洁剂混合的味道。无处不在的防御工事、能量屏障和荷枪实弹的岗哨,无声地宣告着此地的不可侵犯。
靶场是这座钢铁堡垒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尽管早有人提议用更先进、更安全的交互现实技术完全取代实弹训练,但提案遭到了包括木溪文在内的一批实战派军官的坚决反对。他们的理由简单而有力:虚拟的幻影,无法模拟子弹离膛时那真实的轰鸣与震颤,无法感受枪械后坐力撞击肩胛的钝痛,更无法培养出在硝烟弥漫、生死一线间那份源自肌肉记忆的冷静与直觉。交互技术纵然发展了数百年,有些东西,终究无法替代。
运输机在专用的起降坪停稳。舱门打开,一股带着金属凉意的风瞬间灌入。木溪文率先踏出,周雪妍和萧怡紧随其后。踏上曙光之城地面的瞬间,一股无形的压力便扑面而来,与光军之城的秩序井然截然不同。
走廊里,一队队身着制式纳米装甲的巡逻士兵迈着整齐划一、沉重而精准的步伐走过。暗哑的装甲表面在顶灯的冷光下流动着幽微的光泽,覆盖全身,只露出观察镜后冰冷的视线。他们手中紧握的武器,造型奇特,线条充满力量感,枪口闪烁着能量蓄积的微光,是周雪妍从未在任何媒体或现实中见过的制式装备——这正是正义联盟最精锐的利刃,特遣队。他们的存在本身,就是一股无声的、令人心悸的威慑力。每一次金属靴底与合金地板的撞击声,都仿佛敲击在人的心弦上。
“这里就是我们特遣队的摇篮和熔炉,”木溪文一边大步流星地走在宽阔、回响着金属脚步声的通道里,一边对身旁的两位女孩讲解。沿途遇见的巡逻士兵或技术人员,无论军衔高低,都停下脚步,向他行以标准的注目礼或军礼,木溪文微微颔首回礼。“现在,我们去靶场。”
“哥,我也……要练枪吗?”周雪妍的声音带着一丝犹豫,前天摩天轮里那令人心碎的沉默和泪水,仿佛被刻意封存,此刻的她恢复了往日的温顺。木溪文暗自松了口气,点点头。
“嗯,”他的语气带着一种务实的关切,“技多不压身。雪妍,学会基础枪械操作,关键时候……多一份自保的能力。”
“可是……”周雪妍微微低下头,声音轻软,带着全然的依赖,“不是有你在吗?我的哥哥……会保护我的。”那话语里的信任,沉甸甸的。
“以防万一,”木溪文的脚步几不可察地顿了一下,声音低沉下去,带着一丝不容置疑的凝重,“战争时期,局势瞬息万变,谁也无法预料下一刻会发生什么。多一份准备,总是好的。”他像是在说服她,更像是在说服自己。
周雪妍嘴唇翕动了一下,终究没有再说什么,只是默默跟紧了脚步。一旁的萧怡倒是兴致勃勃,笑着插话:“那木大队长,您这预言家给个准信儿,这仗……到底什么时候能打起来啊?”
“鬼知道!”木溪文没好气地摇摇头,目光投向通道尽头冰冷的合金墙壁,仿佛能穿透它看到深空的威胁,“主动权……在那些藏在星海深处的家伙手里。”
靶场位于曙光之城深处,厚重的合金大门无声滑开,一股混合着硝烟、机油和金属冷却剂的特有气味扑面而来。一名身着特遣队制式纳米装甲的军官早已肃立在入口处等候,见到木溪文,立刻挺直腰板,行了一个利落的军礼:“队长!您要求的装备已准备就绪,在3号射击位。”
“嗯,辛苦了。”木溪文点头致意。
“为您服务是我的荣幸!”军官声音洪亮,再次敬礼后,转身迈着标准而无声的步伐迅速离开。
木溪文走到三号射击位前的一张合金长桌前。桌上整齐摆放着几件装备。他拿起一个看起来像是由特殊纤维和轻质合金构成的手套状物品,递向两人:“这是‘减震重力手套’,专门为新手设计的。戴上它,能有效抑制后坐力对手腕和手臂的冲击,让你们更容易控制枪械。”
两个女孩依言拿起手套,好奇地套在手上。手套内部似乎有微弱的能量流在脉动,贴合手掌,感觉异常轻盈。
“我们先从步枪练起。”木溪文拿起一把线条流畅、结构紧凑的黑色步枪。
“等等,队长,”萧怡有些意外,“一般不都是从手枪开始学吗?那个看起来简单点。”
“不,”木溪文摇摇头,拿起一把步枪,熟练地做了个据枪姿势,“这是个常见的误区。手枪看似小巧,但瞄准基线短,稳定性差,对新手来说反而更难打准。标准的制式步枪,”他拍了拍手中的武器,“有更长的枪托抵肩,三点式瞄准(觇孔、准星、目标)更容易掌握,稳定性好得多。我们装备的这种训练用步枪,本身后坐力就经过优化处理,配合手套,很适合新手建立信心。”
“哥,”周雪妍的目光被远处靶位上特遣队员手中造型奇特、仿佛与装甲融为一体的武器吸引,“那……那些军人手上拿的……是什么枪?看起来好奇怪。”
“那些是纳米武器系统,”木溪文顺着她的目光看去,解释道,“是特遣队纳米装甲的集成部分。可以根据战术需求,在能量武器、实体弹药武器等形态间快速切换、收放。不过……”他收回目光,看向两人,“那些武器的操控和战术运用极其复杂,需要经过至少一年的高强度专业训练才能勉强掌握。像我们今天这样的基础训练,目标很明确——让你们学会安全操作,并且用这把步枪,能把子弹打到靶子上。”
萧怡闻言,好奇地拿起桌上另一把步枪。入手的感觉让她惊讶地“咦”了一声:“这枪……怎么感觉比想象中轻很多?看着挺大的。”她掂量着,碳纤维和轻质合金构成的枪身确实比传统金属步枪轻便不少。
“我们制式步枪的枪身主体用的是高强度钛合金,”木溪文一边检查着另一把枪的保险,一边解释,“密度低,重量轻,但硬度极高。至于特遣队那些……”他朝远处那些与装甲融为一体的武器扬了扬下巴,“都内置了生物识别身份锁,除了绑定者,别人拿到手也只是一块废铁。”
周雪妍和萧怡各自拿起一把训练步枪,沉甸甸的金属触感带着冰凉的威慑力。木溪文走到她们身后,挨个仔细调整着她们的姿势:肩膀如何抵紧枪托,脸颊如何自然贴合,手指在扳机护圈的位置,以及最重要的——视线如何沿着准星、觇孔,最终锁定远处的靶心。
“萧怡,”木溪文走到萧怡身后,发现她的据枪姿势异常标准,重心沉稳,三点一线清晰,几乎不需要太多调整,不由得有些意外,“这姿势……练过?徐微明教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