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零点看书 > 隋唐王朝 > 25 染织工起义

25 染织工起义

25 染织工起义 (第1/2页)

长庆四年(公元824年),唐穆宗暴卒,敬宗在宦官梁守谦、王守澄扶持下继位。唐敬宗童心未化嬉戏无度,根本不把国家大政放在心上。敬宗即位的第二个月,就率领内侍往中和殿击球;越日,又至飞龙院蹴踘;又越日,召集乐工在踘场奏乐。从此昼与内侍游戏,夜与后宫宴狎。敬宗对右神策军中尉梁守谦优礼有加;对左神策军中尉马存亮则不闻不问。
  
  敬宗热爱马球的名声不仅传遍皇宫,甚至越过宫墙,传到了长安城的市肆之中。
  
  张韶是染署里的一名役夫,专门给进贡朝廷的丝织品印染。有一个算命先生名叫苏玄明,跟张韶的关系不错。一天晚上两个人喝酒,苏玄明跟张韶说:“我给你算了一卦,你将来会坐在皇帝的宝座上跟我共进晚餐。目下正是发迹的日子,你想皇帝昼夜游猎,时常不在宫中。你现在不乘此图谋大事,更待何时?”
  
  张韶听后大笑道:“你是卜人,我是染工,如何走得进朝门,坐得上龙廷,真正白日做梦,十分可笑!”苏玄明正色道:“我的卜课很是灵验,你不闻姜子牙钓鱼,汉沛公斩蛇吗,后来二人拜相称帝名闻古今,难道我等不及古人么?”张韶一听点头说道:“我做皇帝你拜相,一刻也是好的。”两人密谋许久后,制订了一套缜密的行动方案。
  
  却说印染在宫中的染署进行,但是染材却要从外面运进宫中。张韶是染署的役夫,平时经常运输染材入宫,因此和守卫们混得厮熟。张韶和苏玄明私下里游说染署里的染工,许诺他们占领皇宫之后,不光能吃香的喝辣的,还有大批的财宝可以劫掠。染工们胆小怕事,苏玄明鼓动他的三寸不烂之舌说道:“你们这些土老冒儿!即使失败了,你们有什么可以失去的呢?无产阶级失去的只有锁链,得到的却是整个世界!”就这样,两人纠集了一百多人。张韶叫他们将兵器藏在制作染料用的紫草里,然后一行人便朝皇宫进发。
  
  紫草是多年生草本植物,最高只能长到二尺多,再多的紫草也不可能把车轮压得嘎吱嘎吱作响。一位门役生了疑心,就上来盘问。张韶本来就心怀鬼胎,一遭盘问立即惊惶失措。他忙抽刀杀死门役,接着让部众拿起武器,众人大声喊叫着向皇宫冲去。
  
  当时敬宗正与宦官、宫女在一起踢球,忽见几个小宦官惊慌失措地跑来报告,说前边有叛乱,已冲入宫中,现在正朝这儿赶来。敬宗一听吓得面如死灰,下令宦官立即关闭大门。大门刚关上,张韶等人便搭人梯爬上围墙,并有几个人跳下墙来与禁军交战。宦官、宫女们吓得不知所措,敬宗忙吩咐侍从赶快护驾到粱守谦营中避难。当时右神策军离御寝较远,左神策军离御寝较近,随从宦官劝道:“右神策军太远,在路上怕不安全;左神策军较近,我们不如去左神策军”。敬宗一听有理,便率领随从狼狈不堪地逃出寝宫。
  
  左神策军中尉马存亮听说敬宗到来后,急忙迎驾捧足涕泣,接着自负敬宗入营,立遣大将康艺全带领骑卒入宫讨贼。
  
  小皇帝惊魂初定,忙说妈妈和奶奶还处于危险之中。马存亮立马派五百骑兵接来两位太后。李湛这才把提着的心放到肚子里。
  
  张韶等人冲入皇宫后把禁军杀散,接着冲进清思殿。张韶见富丽堂皇的御殿光彩夺目,便与算命先生苏玄明同步坐上御榻。两人把酒当歌,慨当以慷。张韶兴高采烈地对苏玄明说:“你小子算得真准!现在我已经做过皇帝,你也做过宰相,我们可以一起出去了。”苏玄明吃惊地张大嘴巴说道:“难道你进来就是为了这个?”
  
  张韶起座说道:“这宝座岂可长据,倘禁兵到来如何对敌?”张韶和苏玄明面面相觑。苏玄明这才发现两人的沟通出了问题——苏玄明本来想鼓励张韶干一番事业,而张韶只想与自己来皇宫吃饭!
  
  这时马存亮已经调兵遣将,派左神策大将军康艺全、将军何文哲,连同闻讯赶来的右神策大将军康志睦、将军李泳等人合兵一处,向染工们发起了最后的总攻。一百多人的乌合之众怎么抗衡得过正规军呢?三下五除二,义勇军全军覆没,张韶和苏玄明也死于乱军之中,一场轰轰烈烈的起义就此灰飞烟灭。
  
  这晚宫门全闭,敬宗留宿左军,中外不知所在。第二天黎明,在左右神策军的护卫下,李湛凯旋还宫,然后论功行赏,论罪行罚:马存亮功劳最大,给了他二百户做食邑,梁守谦也跟着升了官;守卫宫门的宦官本来应当被处死,最后改为杖刑。
  
  这就是著名的染织工人谋反事件,张韶为了验证一下朋友的预测,赔上了自己的身家性命。本来好玩的一件喜事,最后却化成了血腥的悲剧。
  
  敬宗时有个假太监名叫刘克明,他是大太监刘光的干儿子,凭借刘光的势力进了宫,也成了一名太监。但是他与其他太监不一样,他没有净身,当时还是太子的李湛特别喜欢玩,于是刘克明就陪他玩,时间一长,刘克明就受到太子的喜爱。
  
  得到太子的喜爱之后,刘克明开始在后宫之中呼风唤雨,宫女们知道他不是真正的太监之后,纷纷献身于他,每天晚上都有不同的宫女为他侍寝,他的生活比皇帝还要滋润。李湛登上皇位之后,整日不理朝政,每天只知道游玩,对后宫的三千佳丽也不管不顾,于是刘克明不再满足于宫女,而是将魔爪伸向了后宫的嫔妃,时间一长,后宫便成了他的天下,后宫里的女人都围着他转。
  
  后来有一次刘克明陪皇上打猎,皇上不小心一箭射在他的大腿上,刘克明假太监的身份败露,他找人一起杀死了皇帝,那个时候李湛才18岁。
  
  刘克明杀死皇帝之后,又冒出一个更大的想法,那就是掌控朝政。为了达到这一目的,刘克明伪造遗旨,拥立当时的绛王李悟入宫为帝。两天后,太监王守澄带着大批兵马攻进了皇宫,刘克明投井身亡,绛王李悟被杀,王守澄拥立李昂为帝,即唐文宗,改年号为“太和”。
  
  唐文宗选择用宦官来制裁宦官,,扶持另一个宦官仇士良,杀死了王守澄,其势力土崩瓦解,可仇士良又坐大,接手王守澄的势力,成为新的危害。唐文宗养虎为患。面对这样的局面唐文宗颇为无奈,借祥瑞之名召来忠于皇权的群臣及少部分兵士,再命人找来仇士良等太监。不巧的是仇士良刚好看到暗中埋伏的兵士钢刀,果断地选择挟持皇帝唐文宗,调来自己的嫡系军队神策军,命其关闭城门,屠戮朝臣,整整一个晚上,遭杀害的大臣将近一千,文武百官差不多被杀绝了。
  
  唐文宗在位时不好女色、勤勉听政、厉行节俭,革除奢靡之风,致力于复兴王朝。但是大宦官仇士良、鱼弘志等人掌握朝政,唐文宗要权力没权力,要自由没自由,皇帝当得比太监还难受。
  
  一直到临死前,唐文宗还在为皇位继承人选发愁。
  
  他是在哥哥被杀后由宦官拥立的皇帝,所以即位以来,他始终希望把皇位继承权归还给唐敬宗的长子晋王李普。可天不遂人愿,李普五岁那年因一场疾病而夭折。
  
  唐文宗生有二子,次子李宗俭早夭。李普死后,他就只能将自己的长子鲁王李永立为太子。但唐文宗的宠妃杨贤妃并不喜欢李永,而且不断陷害他,最后李永被幽禁而死。
  
  开成五年(840年),唐文宗抑郁成疾不能起床,他叫来宰相杨嗣复、李珏二臣,嘱咐他们辅助太子监国。仇士良、鱼弘志闻讯后立即伪造遗诏,废太子为陈王,并派出一班神策军士兵去迎接安王李溶。
  
  这班士兵都是一些没文化的粗人,听到命令后匆忙来到十六王宅,可是却不知道迎接哪位亲王了。一群人站在王宅门口面面相觑。仇士良反应还算快,又派了一个信得过的手下追去,然而这个人是个脑子明白但嘴上讲不明白的笨蛋,到了王府门口嘴张了半天,才傻乎乎地喊出一句“迎接大的!迎接大的!”神策军听到后还是一头雾水,搞不清到底该接谁。这时王府里的安王和颖王也听到外边的喧哗,但他们在没有确定到底是谁之前都不敢贸然行动。
  
  就在两个大男人发怵的时候,颖王妃王美人走出王府,她极其镇定地对满脑子浆糊的神策军士兵说道:“你们听着,所谓‘大的’就是颖王殿下。你们睁大眼睛看看,颖王殿下身材魁伟,当今皇帝都称他为‘大王’。你们的仇公公也和他一起喝过酒,是生死之交。拥立新君可是头等大事,你们出了岔子要被杀头的!”众人一听大眼瞪小眼,不知道这个女人说的是真是假。王美人立即转身回府,把隐藏在屏风后边的李炎推到众人面前。果然李炎高大魁梧,神策军士兵都被忽悠住了,于是立即护送李炎来到少阳院。看到李炎,仇士良恨不得一头撞墙。但现在只好将错就错,册立颖王为皇太弟。
  
  2月10日,文宗李昂带着无限的惆怅病死于长安宫中的太和殿,享年三十一岁。
  
  李炎生于公元814年(元和九年),二十七岁之前,他一直兢兢业业地做王爷,任凭皇位在父亲穆宗、哥哥敬宗和文宗的手里转来转去。李炎有一次去邯郸自助游,偶然认识了一位王姓歌妓。此女不仅艳惊四座,而且歌舞俱佳,李炎喜欢得不得了,当时便决定为她赎身,然后带回自己的王府。这位歌妓就是上文提到的王美人。
  
  唐武宗即位后,对仇士良、鱼弘志始终保持“阳示尊宠,内实嫌之”的态度,遇事对仇、鱼二人言听计从,但一直憋着报复之心。
  
  仇、鱼二人为了将自己的“从龙之功”扩大化,又向唐武宗翻起文宗朝的“陈年旧账”:据说除了陈王李成美曾被唐文宗定为皇位继承人,唐文宗的宠妃杨贤妃也曾选中一个继承人,即安王李溶。杨贤妃与其亲戚、宰相杨嗣复合谋,打算利用朝臣集团将唐文宗选定的皇位继承人换掉。待李溶即位,杨贤妃便可以先帝后宫之名,晋升为摄政太后,从而开启弘农杨氏外戚干权的新局面。
  
  仇士良、鱼弘志故意提起这些旧事,无非是想拔高宦官集团的影响,打压朝臣集团。唐武宗放任宦官集团打击异己,甚至将唐文宗的妃子杨氏、陈王成美、安王李溶等潜在的政治对手全部赐死。
  
  有些人看不惯唐武宗的“倒行逆施”,谏议大夫裴夷直冒死进谏称,现在唐朝的国家体面要紧,陛下宜“速行丧礼,早议大政”。先办完先帝唐文宗的丧仪再说,不必如此着急进行打击报复。
  
  然而,唐武宗还需要利用仇士良等人来增加自己的威权,又怎会听进裴夷直的逆耳忠言?
  
  于是唐武宗说他党附杨嗣复,将他贬为杭州刺史,随后又贬到荣市安置。唐武宗的表现,让仇、鱼二人坚信没有选错新君人选。
  
  为了让宦官集团更加相信自己的无能,唐武宗又为仇士良、鱼弘志等宦官首领加官进爵,以诛杀异己、维护皇权有功,加封鱼弘志为韩国公,仇士良为楚国公,升任左右神策观军容使,兼十二卫统军。这样,原先仅为左神策军中尉的仇士良就得以凭借新职,名正言顺地统管皇宫禁卫诸军,监督检察禁军军官。
  
  左右神策观军容使的职位听起来很“高大上”,可这些年坐在此位置上的宦官多半命不久矣。这一点仇士良十分清楚。在他之前,他的死对头、文宗朝大宦官王守澄也曾凭“从龙之功”获得该荣衔。而王守澄最终被赐死,就是由仇士良和唐文宗联手褫夺其禁军兵权造成的。
  
  仇士良对唐武宗的任命十分惶恐,赶紧上表称病,可唐武宗却尽力表现出一副无知的面目。他白日里与道士们讨论玄学、研究长生不老秘术,晚上则抱着宠妃在宫里花天酒地。
  
  唐武宗的放荡不羁,反倒让仇士良找不到生事的机会。
  
  唐武宗果真擅长“捧杀”人。仇士良骤然得势后,宦官集团内部立马呈现分裂态势。
  
  仇士良刚坐上观军容使宝座,他的死对头、大宦官、知枢密刘弘逸和薛季棱就开始计划取他性命。刘弘逸和薛季棱是唐文宗在世时最信任的宦官,他们见证了唐文宗晚年立储的全过程,也对唐武宗登基的“暗箱操作”了然于胸。刘弘逸认为发动“清君侧”取代仇士良,进而推翻唐武宗统治,才能对得起文宗生前的信任。
  
  于是,开成五年(840)八月十七日,刘弘逸联合薛季棱发动护灵禁军,在唐文宗的葬礼上突然倒戈,准备先杀仇士良、鱼弘志,进而废黜唐武宗。刘弘逸的计划很周密,可此时的唐武宗早已登基半年多,君臣名分已定,刘、薛意欲废立君主,显然得不到朝臣们的支持。因此刘弘逸、薛季棱等人刚动手,就被兵部尚书王起、山陵使崔郸手下的卤簿诸军所杀,落得个身首异处的下场。
  
  尽管这次事件并没有证据证明宰相杨嗣复、李珏参与其中,但唐武宗也把二人列为有罪之人,将他们削了相位,贬出中央,彻底解除了自己的后顾之忧。宰相职位一下子出缺两人,唐武宗自然需要补充新鲜“血液”。
  
  晚唐时期,在宦官主政内外的同时,文官集团内部也出现了长达40年的政治博弈——牛李党争。那时,以牛僧孺、李宗闵为首,结成了一个专司聚拢科举人才、排斥异己的集团“牛党”,他们素来与出身世家的官僚政见对立。他们利用宦官想掌权的心理与之联盟,共同对付世家出身的官僚。而世家贵族也不乏才干能臣,他们如法炮制,效仿“牛党”成立“李党”。两党政争形同水火。
  
  杨嗣复、李珏正是“牛党”的骨干。史载,杨嗣复作为权德舆的门生,多年来与牛僧孺、李宗闵“情义相得,进退取舍,多与之同”。他们的去职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代表庶族利益的“牛党”。所以唐武宗顺势邀请“李党”党魁李德裕回朝任首席宰相。
  
  令仇士良、鱼弘志没想到的是,李德裕此番回朝,要的不是“牛党”的命,而是宦官的权。
  
  开成五年(840)九月,李德裕回朝拜相。这是他第二次位列百官之首。在此之前,他早于唐文宗时代凭借治理西川之功,得宰相裴度推荐主理凤阁。后因其为人正直,得罪了文宗的亲信大臣李训、郑注等人,遭贬外放浙西,也由此因祸得福,躲过了“甘露之变”的冲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极品全能学生 凌天战尊 御用兵王 帝霸 开局奖励一亿条命 大融合系统 冷情帝少,轻轻亲 妖龙古帝 宠妃难为:皇上,娘娘今晚不侍寝 仙王的日常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