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零点看书 > 隋唐王朝 > 87 从儿皇帝到父皇帝

87 从儿皇帝到父皇帝

87 从儿皇帝到父皇帝 (第2/2页)

张承奉给新建的国家命名为“西汉金山国”,国以白色为祥瑞,张承奉自号白衣天子、金山国圣文神武帝。节度使衙改成皇宫,又设文武官属,所有幕臣将士皆获提拔擢升。西汉金山国自称拥有沙、瓜、肃、鄯、河、兰、岷、廓八州,但实际上归义军只能控制瓜、沙二州。
  
  张承奉建国称帝,准备并不充分,甚至连年号也没有想好,也没有立宗庙,给祖先追谥庙号,以至于西汉金山国只能用干支纪年,或者干脆沿用唐朝的“天复”年号。
  
  此外,西汉金山国的官制十分混乱。既设有宰相厅、中书省、六部、御史台、金吾卫等机构,有大小宰相、中书舍人、六部尚书、御史中丞、金吾将军等中央官职,同时又沿用兵马使、虞候、押衙、都头、孔目等藩镇体制下的官职。
  
  因此,西汉金山国其实是一个由藩镇向帝国过渡,而过渡只进行了一小步就停止不前的不伦不类的政权。张承奉则是这个政权中的不伦不类的皇帝。
  
  张承奉称帝时,兵力不过万人左右,而且面临东西两个回鹘政权的威胁,加上与后梁的敌对关系,不排除后梁派出一支偏师联合甘州回鹘进攻敦煌的可能。以归义军极为有限的兵力,要抵挡势力鼎盛的后梁,可以说根本没有胜算。
  
  张承奉态度谨慎,实际上野心不小,西汉金山国大宰相张文彻诗中写道:
  
  龙泉宝剑出丰城,
  
  彩气冲天上接辰。
  
  不独汉朝今亦有,
  
  金鞍山下是长津。
  
  天符下降到龙沙,
  
  便有明君膺紫霞,
  
  天子犹来是天补,
  
  横截河西是一家。
  
  神剑新磨须使用,
  
  定疆广宇未为迟。
  
  东取河兰广武城,
  
  西取天山瀚海军。
  
  北扫燕然□岭镇,
  
  南当羌戎逻莎平。
  
  结亲只为图长国,
  
  永霸龙沙截海鲸。”
  
  毫无疑问这是一种夸张的手法。要开拓如此疆域,靠张承奉手里这一点点兵力是不可能的。但这表明张承奉的政治野心甚至超越了他武功煊赫的祖父张议潮,企图将势力扩张至河西以外的地区。
  
  张文彻笔锋一转,接着写道:
  
  “前日城东出战场,
  
  马步相兼一万强。
  
  我皇亲换黄金甲,
  
  周遭尽布阴沉枪。”
  
  可惜《龙泉神剑歌》写到这里后,后面的文字就没有了。
  
  为打通东、西交通,与回鹘交战。公元911年,金山国被甘州回鹘击败。双方订立城下之盟,又叫“父子之约”。盟约规定,回鹘可汗为父,西汉金山国白衣天子为子,子向父献城投降,称臣纳贡,结“父子之国”,回鹘退兵撤围,西汉金山国势力不得越出敦煌。如有反悔,敦煌城破之日,鸡犬不留!从此,金山国成为回鹘政权的附庸。由此,西汉金山国更名为西汉敦煌国,张承奉由西汉金山国白衣天子改称敦煌国天王,成了甘州回鹘可汗的儿皇帝。
  
  想当年张议潮横扫河西,吐蕃、党项、回鹘无不归服,可谓威震诸夷。但到了孙子张承奉,却被甘州回鹘打得惨败,不得已跪下叫爸爸,自称儿皇帝,真的是颜面尽失,愧对祖宗。要知道,甘州回鹘不过是漠北回鹘汗国灭亡后南逃至河西走廊的一支残余势力。张承奉心比天高,却连这么一支小股夷狄都打不过,实在是眼高手低,志大才疏。
  
  张承奉与甘州回鹘签订耻辱的父子之盟后,在人心复杂的归义军内部,张承奉的声望一落千丈。张承奉本人也是精神抑郁,日渐消沉,终于一病不起。
  
  张承奉卧病期间,将西汉敦煌国军政事务委托给沙州长史曹议金。
  
  曹议金其实也不是外人。曹议金是索勋的女婿,也就是说,曹议金张议潮女婿的女婿,所以曹议金称张议潮“外公”。算起来,曹议金应该是张承奉的表姐夫或表妹夫。
  
  914年中秋节前后,张承奉病死,曹议金毫无悬念地成为西汉敦煌国王。从此,张氏家族对归义军66年的统治彻底结束,归义军进入了曹氏时代。
  
  张承奉过于自大,四面树敌,以至于兵败受辱,被迫签下父子之盟。为此,曹议金需要一项一项地修正张承奉的政策。
  
  当曹氏家族取代张氏掌权之后,却发现摆在他们面前的归义军完全是一个烂摊子:尽管金山国已经灭亡,但是归义军和甘州回鹘之间仍然是"父子关系"。哪怕曹氏家族的首长,归义军领袖曹议金,也无法打破目前的僵局。
  
  曹议金继承张承奉之位,可是却没有继承其“西汉敦煌国王”的称号,他自称“归义军节度兵马留后使”,不声不响地撤销了“西汉敦煌国”的国号以及宰相、尚书等中央官职。
  
  “西汉敦煌国”撤销后,整个政权的规格由国家降格为地方,连“国王”都被降格为“节度兵马留后使”,其他人的职务头衔自然也要相应地降格。用现在的改革术语来说,这叫“套改”。
  
  当年唐朝灭亡,张承奉不愿向朱温称臣,才有自立为帝之举。到了曹议金继位的914年,唐朝灭亡已经八年,新王朝后梁如日中天,连李克用的沙陀骑兵都被压制得抬不起头。这个时候选择与后梁对抗,并非时宜之策。
  
  于是,在中原仍旧纷乱,且很多诸侯都不承认后梁朝廷之时,远在敦煌的曹议金第一时间就认定了后梁即是唐朝的后继者,并在《发愿文》和《功德记》二状中疯狂吹捧后梁君臣:"大梁帝主,永治乾坤,愿照边陲,恩加无滞。";"大梁帝主,永坐蓬莱,十道争驰,誓心献献。"。
  
  后梁贞明四年(918年),曹议金致信朔方节度使韩洙。请求他帮忙引荐使者入朝觐见后梁皇帝。
  
  事实证明,曹议金找对人了。
  
  就在年底,后梁朝廷的使者来到敦煌。使者带来敕书,授予曹议金尚书左仆射的检校官职,曹议金对此欣然接受。
  
  923年,李存勖攻破开封,后梁灭亡,李存勖在洛阳建立后唐,改年号同光。
  
  924年五月,曹议金派遣使者至洛阳朝见李存勖,李存勖新君即位,对于远人来朝自然非常高兴,而且李存勖自命为唐朝继承人,像归义军这样的唐朝遗臣来朝见,具有不同寻常的政治意义。所以曹议金如愿以偿,被授予“检校司空、守沙州刺史,充归义军节度”等一系列头衔。
  
  为了加强与中原朝廷的联系,曹议金迫切需要改善与甘州回鹘的关系。不过张承奉当年被迫签订的父子之盟是个很大的心理障碍。
  
  要解决了父子之盟的心理障碍,曹议金的办法是和甘州回鹘联姻。曹议金迎娶天睦可汗的女儿为妻,这样一来,天睦可汗就成了曹议金的岳父,曹议金叫天睦可汗爸爸顺理成章,没有什么心理障碍了。
  
  曹议金是索勋的女婿,已经有了一个妻子索氏。不过回鹘实行多妻制,曹议金有妻子索氏,又再娶天睦可汗之女为妻,两人同为正妻,一点问题都没有。
  
  曹议金通过联姻,改变了父子之盟的性质,张承奉叫回鹘可汗爸爸是被迫的、屈辱的,而曹议金叫回鹘可汗爸爸是自愿的、喜庆的。如果没有这次婚姻,天睦可汗死后,曹议金还得叫下一任可汗为爸爸。因为有了婚姻关系,新可汗就不能让曹议金叫爸爸了,曹议金的妻子是新可汗的姐姐,新可汗总不能让姐夫叫自己爸爸吧?
  
  于是天睦可汗死后。曹议金称顺化可汗为“弟天子”,自己则自称“兄大王”。归义军与甘州回鹘的父子关系变成了兄弟关系,曹议金再也不用叫爸爸了。虽然归义军仍奉回鹘可汗为“天子”,自己只称低一等的“大王”,但这比张承奉叫爸爸好多了!
  
  不过顺化可汗在位时间不长就死了,弟弟仁美继位。后来仁美弟弟狄银又发动政变,杀死仁美,自立为可汗。
  
  狄银一上台,就展现出鹰派的面目,断绝了和后唐的联系,同时关闭了与归义军与后唐来往的大门,为了重新打通去往中原的道路,曹议金主动发起对甘州回鹘的战争。
  
  交战期间狄银死去,狄银的侄子阿咄欲继任可汗。阿咄欲一上任就和归义军讲和,双方停止战争,恢复友好关系。
  
  经此一战,归义军和甘州回鹘达成协议,双方划定势力范围,归义军管辖沙、瓜二州,甘州回鹘管辖甘、肃二州,双方互不谋求扩张,由此奠定了此后多年和平的基础。
  
  后来曹议金把女儿嫁给阿咄欲。阿咄欲成了曹议金的女婿,曹议金成了阿咄欲的岳父。岳父也就相当于爸爸了。
  
  当年张承奉被迫叫天睦可汗爸爸,如今阿咄欲可汗自愿叫曹议金爸爸,曹议金逆袭甘州回鹘的这一波操作,不得不让人佩服。
  
  欲知后事如何,且看下回分解。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极品全能学生 凌天战尊 御用兵王 帝霸 开局奖励一亿条命 大融合系统 冷情帝少,轻轻亲 妖龙古帝 宠妃难为:皇上,娘娘今晚不侍寝 仙王的日常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