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零点看书 > 隋唐王朝 > 90 冯可道推心置腹

90 冯可道推心置腹

90 冯可道推心置腹 (第1/2页)

话分两头,后唐事暂且不表,却说孟知祥据有西川,进奉官苏愿归报,知朝廷有意诏谕,且闻在京家属均得无恙。而董璋留在首都的一家老小却全被押到刑场上砍了脑袋。
  
  孟知祥遣使往告董璋,约他同上谢表。董璋勃然道:“孟公的家属安然无恙,而我的子孙却被杀害,我为什么要谢罪?”孟知祥三次遣使劝说都被拒绝,便让观察判官李昊前去晓以利害。董璋认为孟知祥出卖自己,盛怒之下出言侮辱李昊。李昊怏怏回来,入白知祥道:“董璋不通谋议,且欲入窥西川,公宜预备为是。”
  
  果然到了孟夏,董璋率兵入境。董璋出兵前,与诸将谋袭成都,诸将统皆赞成,独部将王晖道:“剑南万里成都为大,时方盛夏师出无名,我看未必能成功哩。”董璋不肯依言,遂攻破白杨林镇,把守将武弘礼擒去。
  
  知祥闻武弘礼被擒,亟集众将会议。副使赵季良道:“董璋为人轻躁寡恩,未能拊循士卒。若据险固守,却是不易进攻;今不守巢穴前来野战,乃是舍长用短不难成擒了。且董璋用兵轻锐皆在前锋,公宜诱以羸卒,待以劲兵,开始小败,终必大捷。”知祥问何人可为统帅,赵廷隐插入道:“璋有勇无谋举兵必败,廷隐当为公往擒此贼!”知祥大喜,即命赵廷隐率三万人出拒董璋。
  
  孟知祥胜负难料,又写信给董璋,却因失误把“董”写成了“重”,为此很不高兴。判官李镐率众将向孟知祥贺喜,孟知祥道:“现在胜负难料,有什么好贺喜的!”李镐道:“董字乃草字头下一个重,如今大王把草字头去掉,只写一个重,这是表示”董“字无头。这是我军必胜的预兆。”孟知祥半信半疑。赵廷隐向孟知祥辞行时,恰逢使者送来董璋的檄书以及给赵季良、赵廷隐的书信。文中语气似与三人已订密约,有里应外合的意思。董璋在檄书中称赵季良、赵廷隐与其同谋,招他来攻西川。孟知祥将书信交给赵廷隐。赵廷隐也不看信,直接扔在地上,冷笑道:“想必是反间计,何必污目!欲公杀我及副使呢。”说完再拜而行。知祥目送廷隐道:“众志成城,当必能济事。”
  
  却说董璋至鸡踪桥畔,望见西川兵盛,也有惧意,退驻武侯庙前下马休息。帐下骁卒忽大噪道:“日已亭午曝我做甚?何不速战!”璋乃上马趋进。两下里一场鏖斗,东川兵恰也利害,争夺鸡踪桥,廷隐部下指挥使毛重威、李瑭相继阵亡。赵廷隐性起拚死力战,擒住东川指挥使元积、董光裕等八十余人。赵廷隐先败后胜,果如赵季良所料。董璋拊膺长叹道:“亲兵已尽,我将何依?”
  
  董璋败后,想让儿子董光嗣杀死自己投降孟知祥,以保全家族。董光嗣哭道:“自古以来哪有杀死父亲以求活路的,我宁愿与您一起死。”父子一同逃走。
  
  董璋奔至梓州城下肩舆入城。王晖迎问道:“公全军出征,今随还不及十人,究属何因?”董璋无言可答,只向他流涕下泪,王晖冷笑而退。及董璋入府就食,不意外面突起喧声,慌忙投箸出窥。略略一瞧,乱兵不下数百,为首有两员统领,一个正是王晖,一个乃是从子都虞侯董延浩。自知不能理喻,亟率妻子从后门逃出,登城呼指挥使潘稠,令讨乱兵。潘稠引十卒登城,竟将董璋杀死,首级献与王晖。璋妻及子光嗣一同被杀。适西川军将赵廷隐驰抵城下,王晖即开城迎降。
  
  廷隐趋入梓州检封府库,候知祥到来发落。知祥即入梓州犒赏将士,调廷隐为保宁军留后,自己兼领梓州。
  
  孟知祥吞并东川,占据两川之地,于是不再向朝廷请罪。枢密使范延光听说董璋败死,对唐明宗道:“孟知祥虽然占据两川,但士兵都是东方人,孟知祥害怕他们想家发动兵变,一定会借取朝廷势力来威慑他们。陛下如果不屈意招抚,恐怕他也不会自己归顺。”唐明宗道:“孟知祥是我旧友,因为被人离间才到如今这个地步,我招抚他为什么要说屈意呢?”于是派供奉官李存瑰前去安抚。
  
  时知祥已还成都,闻存瑰持诏到来,即遣李昊出迎,延入府第,存瑰开读诏词,略云:
  
  董璋狐狼,自贻族灭。卿邱园亲戚,皆保安全,所宜成家世之美名,守君臣之大节。既往不咎,勉释前嫌。卿其善体朕意!
  
  知祥跪读诏书,拜泣受命。存瑰将诏书递交知祥,然后与知祥行甥舅礼。原来存瑰系李克宁子,克宁妻孟氏即知祥胞妹。克宁为庄宗所杀,子孙免罪。存瑰留事阙下,得为供奉官。知祥见甥儿无恙恰也欣慰。留住数日便遣东归,上表谢罪。
  
  却说唐主嗣源生有三子,长名从璟,为元行钦所杀,次名从荣,又次名从厚。从荣为河南尹,判六军诸卫事。从厚为河东节度使,兼北都留守。李从厚是李从荣的同母弟,在朝野颇有人望,因而深受李从荣的猜忌。但他对李从荣极其恭敬、顺从,兄弟之间没有出现大的隔阂。
  
  李从荣与李从厚虽一母所生,性情却绝不相同。从厚谨慎小心,从荣躁率轻夸,专喜与浮薄子弟赋诗饮酒,自命不凡。唐主屡遣人规劝,终不肯改。长兴元年,封从荣为秦王,从厚为宋王。从荣既得王爵,开府置属,招集淫朋为僚佐,日夕酣歌,豪纵无度。
  
  李从荣当时已是事实上的嫡长子,掌管京师政务,又握有兵权,且能与宰相分庭抗礼,种种迹象皆表明李嗣源有以其为继承人的打算。但当太仆少卿何泽上书请立李从荣为皇太子时,李嗣源却很不高兴地说:“群臣请立太子,看来我应当回河东养老了。”最终李从荣只被拜为天下兵马大元帅,未能成为储君。他极为不安,担心自己不能继承皇位。
  
  却说花见羞受宠后又生下一子,李嗣源老来得子大喜不已,日夜与花见羞亲昵幼子。时过三月,小皇子已是百日,当赐名封爵。明宗在士和亭大摆筵宴,小皇子赐名李从益,封爵许王。
  
  枢密副使冯赟一向狡诈多谋,趁此良辰对小皇子赞不绝口,言道:“吾主万岁,今得皇子乃天兴李唐帝祚之祥兆,小皇子承命于天,受身于龙,必可使大唐社稷光照千秋,幸甚幸甚!”
  
  明宗与花见羞闻言合不拢嘴,左右大臣也随之附和。秦王李从荣听了却十分生气,心中暗想:我身为长子,理当继承皇位,父皇若听从冯赟之言立李从益为太子,岂不是坏了大事?
  
  又过一月,气候骤冷,大雪蔽天,明宗得风寒重症卧病难起。秦王李从荣、宋王李从厚与朝中文武百官皆往兴圣宫侍驾。明宗之病愈来加重,以致水米难进。李从荣见明宗奄奄一息便急回秦王府,召来副将马处钧道:“今观父皇龙驾将终,我本当以长子之身继承大统,未想那花见羞生下李从益左右父皇。我欲调河南府兵马入宫护驾,以免被妇人干政。”
  
  马处钧曾在皇宫禁军中为将,对禁军了如指掌,言道:“殿下高见,末将与宫中禁军颇有交情,愿为殿下前去汇合禁军以为内应。”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极品全能学生 凌天战尊 御用兵王 帝霸 开局奖励一亿条命 大融合系统 冷情帝少,轻轻亲 妖龙古帝 宠妃难为:皇上,娘娘今晚不侍寝 仙王的日常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