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零点看书 > 隋唐王朝 > 99 闽归南唐

99 闽归南唐

99 闽归南唐 (第2/2页)

“好!”查文徽道:“本帅就点五千精兵与你,臧将军务必依险而守。”臧循领得帅令,便点五千精兵据守邵武去了。
  
  数日后王延政率两万兵马来至邵武,远远望去山丘之中有一大寨,三面皆有丘陵环绕,地势险要,易守难攻。王延政道:“此寨依山而立,不可强攻。孤王欲翻山而入绕寨之后。”即命大将张汉卿点三千兵马为先锋进入山林。这森林山势不高,却密林阴森,闽卒忽见一碑,上刻三字“霾风岭”。
  
  张汉卿来到霾风岭上,环顾四周草木丰茂,枝藤盘绕死气沉沉,唯有依稀溪流之声。
  
  闽军再往深去,只见青雾弥漫瘴气袭人,且闷热难耐,寻找多时却无翻山之路,而士卒大多呕吐头晕,马匹也停止不前。张汉卿觉得山中瘴气太重,便去求见王延政。王延政只好退出山林。
  
  这时忽闻有人唱道:“一滩高一丈,邵武在天上”。王延政远远望去,见见一个老樵夫在背柴吟唱。王延政与几个护卫催马赶上老樵夫,喊道:“老人家慢走!”
  
  老樵夫转身问道:“军爷有何事?”
  
  王延政下马施礼,言道:“敢问老人家这霾风岭可有上山之路?”
  
  老樵夫道:“霾风岭林木繁密,瘴气阴潮,野兽尚不能生,何况常人?”
  
  “莫非此岭无路可走?”王延政问道。
  
  “有个小山路,只是艰辛异常。”樵夫道。
  
  王延政道:“老人家速速讲来,莫说艰辛异常,就是刀山火海又有何惧?”
  
  樵夫道:“霾风岭山腰之处有一小路狭窄崎岖,只可人过,不能马行。一路之上瘴气阻隔,将士用尿布遮面方可无恙。”
  
  王延政大喜,即刻传令,命骑兵守营步兵入林。老樵夫领路来到一条小径,其中藤叶交织错综复杂。樵夫道:“前面便是小路,请军爷以尿布遮面。”众人遂用尿布遮面而行。
  
  万余名闽国将士一字排开,行有半个时辰,忽然眼前顿时开朗,只见碧日当空瘴气散尽。王延政往山坡之下看去,正是南唐大寨。南唐兵马依仗邵武天险,在寨中自是悠然自得。王延政一声令下,顷刻间火弩冲天杀声漫山,闽兵顺山坡一冲而下,南唐营寨大乱。
  
  南唐大将臧循正在中军酣睡,一个校尉来报:“大事不妙,闽兵绕霾风岭劫杀后营。”臧循一听如同五雷轰顶,赶忙顶盔披甲出营上马。
  
  臧循往后营来救,闽将张汉卿迎面冲来,顺势一刀便把臧循人头砍下。南唐士卒皆无战心,或逃或降痛失邵武。
  
  邵武失守,王延政率领大军直逼建阳,建阳乃闽北重地,南唐大帅查文徽在此屯兵。这一日,建阳城下旌旗蔽日刀枪林立,号角连鸣杀气腾腾。闽军两万将士百员上将排开雁翅阵。王延政头戴黄铜狮子盔,身着金锁黄铜甲,跨下宝马名曰飞云骓,手提八宝驼龙大刀昂立阵前。身后一面杏黄缎子大旗高挑阵中,上书“王”字,两侧牙旗各有一百面,皆书“闽”字。
  
  建阳守卒赶忙到中军禀报,只见城上号炮三声,城门大开。查文徽统帅一万兵马浩荡而出。只见他头戴方翅黄金盔,身著铁锁连环甲,跨骑白玉嘶风马,腰挎一柄青鸿剑,长得高有八尺,面膛红润,二眉扎鬓,长髯捶胸,大耳有伦。再看旁边一将,身长九尺,面色苍紫,剑眉圆目,颔下短须,头戴皂缨盔,身着逆鳞银甲,跨下战马名唤一丈雪,掌中一对短柄镔铁戟,此人乃是马步军都虞侯边镐。
  
  查文徽道:“闽主无道,尔等何不归顺大唐。”
  
  “哼!”王延政冷笑道:“李弁三姓家奴,也敢妄称大唐,今日献出建阳则罢,否则本王绝不留情!”身侧大将张汉卿道:“主公不必与其言论,待末将取他首级献于麾下。”张汉卿出马叫阵,南唐大将边镐催马出战。二将盘马交锋,不到两个回合张汉卿便被边镐砍落马下。
  
  查文徽见边镐获胜,即刻命三军直捣敌阵。闽军折去一员大将,士气大落,被南唐兵马击溃。王延政只得率溃败兵马扎营城南三十里外。
  
  一月之后,闽军大将杨思恭、陈望率两万兵马来援建阳,王延政扎营溪水南岸,南唐兵马见闽军援军来到,闭门自守不敢出战。姚凤对查文徽道:“两军相持数月,下官愿献诱兵之计破敌。”
  
  查文徽道:“是何妙计快快说来。”
  
  姚凤道:“大帅可散播谣言,就说建阳城中粮草将尽,军心大乱。此事若传至闽营,王延政必然趁火打劫,渡溪水来犯。此时元帅可劫其后路夹击闽军。”
  
  “就依军师之计!”查文徽大喜,即刻命人四处散播谣言,就说建阳城内粮草将尽,军心已乱。
  
  谣言一出,不过三日便被闽军探马得知,报与闽主王延政,王延政大喜,即刻召集众将官道:“今得密报,建阳城中粮草已尽,唐兵军心大乱。吾等当借此良机夺取建阳。”左右众将皆请命出战,王延政命大将陈望率前军,杨思恭率后军渡溪水攻取建阳。
  
  闽将陈望率军涉水,所带冲车、云梯、飞车等攻城器具甚多,声势浩大,被建阳城上唐兵望见,即刻禀告大帅查文徽,查文徽遂命大将祖全恩率兵正面迎敌,大将边镐迂回后路。等陈望率兵渡过溪水,祖全恩已在建阳城下摆开阵势,陈望问道:“此人可是边镐?”左右副将皆言不是。陈望笑道:“久闻边镐勇冠三军,今日却是无名之徒,何足惧哉?”遂命骑兵在前步兵在后,击鼓进军。祖全恩见闽军杀来,也率兵杀出抵挡。
  
  陈望率前军交战,杨思恭调遣后军渡过溪水,眼看后军即将登岸,突然东面杀来一支兵马,为首大将正是边镐。两下交锋,闽军大将杨思恭未战一合,便被边镐戟插后心,死于乱军之中。
  
  陈望正率前军大战祖全恩,忽有手下来报,唐将边镐大败后军,正从身后杀来。陈望闻报慌忙掉头去战边镐,不过四五回合亦被边镐诛杀。
  
  王延政闻报大惧,退守建州。唐先锋使王建封攻城数日,侦得守兵已无固志,遂缘梯先登。唐兵随上,守卒尽遁。王延政无可奈何,只好自缚请降。
  
  却说唐天祐年间,有个名叫章仔钧的撰《时论三策》献给闽王王审知,得到王的赏识,任西北行营招讨使,屯守浦城西岩山。章仔钧老婆人称练夫人.有一次,唐将卢某托言借路经过山下,到时却忽然擂鼓攻打营垒,包围营盘。章急派两名校兵往建州求援。两人因雨延误时间,按军法应当处斩。练夫人出面劝阻说:“形势危急,正是用人之时,怎可杀壮士?”于是,章仔钧释放了两名校兵。这两名校兵后来投靠南唐,也就是边镐和王建封.
  
  王延政投降后,边镐和王建封查知章仔钧仙逝后,练夫人到儿子供职的建州(今建瓯)居住.为报恩德,两人具备金银、布匹赠送夫人,同时还交给她一面白旗,说:“唐兵就要屠城,请夫人将这旗子插在门前,以免兵士误犯。”夫人慨然退还所有金银、布匹,连白旗也交还给他们,郑重地说:“你们如果顾念旧时恩情,我希望保护全城。如果一定要屠城,我全家愿意与城同存亡。百姓死了,我一家活着也没意义。”边、王二人大为感动,停止屠城,全城百姓得以保全。
  
  后来练夫人仙逝,全城百姓痛哭,一致要求破例将练夫人埋在县衙院内。并立铜像,尊称练夫人为芝城(建瓯别称)之母,芝城众母,后又被南唐追授为越国夫人。这是后话.
  
  却说王延政被虏至金陵入见唐主。唐主降敕赦罪,授为羽林大将军,所有建州诸臣一概赦免。
  
  闽自王审知僭据,至王延政降唐,凡六主,共五十年。后人有诗叹道:
  
  六世闽主至此终,
  
  多由淫逸起奸凶。
  
  南唐雄兵乘乱入,
  
  遥盼东海接苍穹。
  
  又有诗云:
  
  不经弑夺不危亡,
  
  祸乱都因政失常。
  
  五十年来王氏祚,
  
  可怜一战入南唐!
  
  保大五年,王延政改封为鄱阳王;保大九年,再改封为光山王,宋太祖即位后,北宋攻灭南唐,王延政于金陵内附,封太师归返漳州。不久过世,被追赠为福王,谥号恭懿。这是后话。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极品全能学生 凌天战尊 御用兵王 帝霸 开局奖励一亿条命 大融合系统 冷情帝少,轻轻亲 妖龙古帝 宠妃难为:皇上,娘娘今晚不侍寝 仙王的日常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