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章 谢礼
第60章 谢礼 (第1/2页)次日下午,王明远刚喝完药,正裹着被子靠在床头看书,因为他被大哥严厉禁止下床,这几天除了上厕所,其他时间都被“圈-禁”了在床上。
这时候,院门被敲响了。
王大牛开门一看,是柳教谕,老人家手里还提着一个精致的食盒和一个布包。
“柳教谕!您怎么亲自来了?快请进,快请进!”
王大牛之前在府学接王明远的时候见过这个教谕几次,王明远也特地给他讲过,这个教谕姓柳,对他很是关照。
王大牛连忙把人让进来后,显得有些手足无措。
在他眼里,府学的教谕,那可是顶有学问、顶体面的人物。
柳教谕摆摆手,脸上带着温和的笑意:“不必多礼。我来看看明远。他怎么样了?”
说着,目光已经关切地投向里屋。
王明远听到外面的动静,连忙掀开被子想下床。
柳教谕已经快步走了进来:“躺着!快躺着!不必起身。”
他走到床边,仔细看了看王明远的脸色,见他虽然还有些苍白,但精神尚可,才放下心来。
“感觉如何?可还有哪里不适?”柳教谕温声问道。
“回-教谕,喝了药,发了汗,感觉好多了,就是还有些乏力。”王明远老实回答。
“那就好,那就好。病去如抽丝,尤其是寒气,最是缠绵,万不可大意。”
柳教谕说着,将手里的食盒递给王大牛,“这是家里炖的一点燕窝粥,最是温补,给明远垫垫肚子。”
又把布包放在床边,“这里是一些温补的药材,你按方子吃完了,若觉得气力还未恢复,可以酌情再煎服。”
王明远和王大牛连声道谢。
柳教谕摆摆手,在王大牛搬来的椅子上坐下,看着王明远,正色道:
“明远,救命之恩,重于泰山。老夫感激之情,无以言表。今日前来,一是探望,二是……兑现承诺,为你补课。
你身体虚弱,不宜劳神,今日我们便只讲些要点,不做深究,如何?”
王明远心中感动,知道柳教谕是真心实意。
柳教谕也知道他平时最是努力,院试将近,担心他落下复习要点。
王明远便也不再推辞:“有劳教谕费心,学生感激不尽。”
于是,在这间小小的屋子里,府学的教谕开始了一对一的授课。
柳教谕讲得深入浅出,重点突出,将院试可能涉及的一些难点和要点娓娓道来。
王大牛则在一旁小心伺候着,添茶倒水,安静得像个影子,生怕打扰了两人。
接下来的两日,柳教谕每日下午都准时前来,风雨无阻。
他不仅为王明远补课,讲解经义策论,有时还会带来一些府学里最新的课业资料和同窗们的讨论要点,确保王明远虽不在学堂,却也不至于完全脱节。
王大牛每次都热情招待,把家里最好的茶叶,虽然也只是普通的粗茶拿出来泡上,有时还会笨拙地切点水果。
在柳教谕的悉心指导和大哥的精心照料下,王明远恢复得很快。
到了第四天下午,他已经感觉身上松快多了,除了偶尔还有几声轻微的咳嗽,基本已无大碍。
他盘算着,明日无论如何也该回府学上课了,院试在即,时间耽误不起。
就在这时,院门再次被敲响。
王大牛开门一看,门外站着的不止柳教谕,还有他的孙子——那天救起来的孩童。
小家伙今天收拾得干干净净,穿着一身崭新的湖蓝色绸缎小袄,衬得小脸粉嘟嘟的,看起来已基本恢复完全。
柳教谕牵着孙子走进院子,对迎出来的王明远温和地笑了笑:“明远,今日感觉可大好了?”
“多谢教谕挂念,学生已无大碍了,明日就可回府学。”王明远连忙行礼。
柳教谕点点头,低头对孙子温声道:
“暻儿,还记得祖父在家怎么教你的吗?这位就是救了你性命的王恩公。
快,给恩公磕头,谢谢恩公的救命之恩。”
小家伙仰起头,怯生生地看了王明远一眼。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