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一:身在公门 崭露头角 第十五章催缴春税
卷一:身在公门 崭露头角 第十五章催缴春税 (第2/2页)此刻,户房刘司吏正举着一本薄薄的册子,面色严肃地对几名书手训话:
“眼看就要进五月了!这几日,尔等务必加紧,将各乡拖欠税赋的花户一一核查清楚!本是上月就该做完的活计,硬是拖了一个月还未理清!转眼夏粮又要开征,待到堂尊老爷比较钱粮考成之时,我户房若连一份清晰的花户名册都拿不出,堂尊岂能不怪罪?我丑话说在前头,哪一乡的账目清不完,对应的书手就休想下值!”
屋内气氛顿时有些凝滞。恰在此时,周承发轻轻咳嗽一声。刘司吏闻声抬头看来,脸色稍霁。
“刘大人。”周承发拱手道。
林峰也立刻上前一步,依礼躬身:“小人林峰,拜见刘大人。”
刘司吏虚抬手臂,语气缓和了些:“不必多礼了。”
户房内一众书手纷纷起身,目光好奇地打量着这位近日在衙门中声名鹊起的林峰。
此人从前不过是个不起眼的小衙役,无人留意,可近来又是斗倒胡班头,又是兼领两班衙役,其经历堪称戏剧。
待几人见礼完毕,刘司吏转而面向房中书手,正色道:“这位林峰林都头,是陈师爷看重的人,如今执掌壮快两班衙役…眼下催缴春税乃头等大事,诸位务须与林都头同舟共济,将此事办妥,不得有误。”
刘司吏并不等待林峰表态应承,便径直转向周承发道:“周大人,拖欠税赋最多的那几个里,还是得发下牌票去催办。不动些真章,亮出衙门的威严,那些刁滑积年的花户,是断不会痛快将积欠如数缴清的。”
周承发闻言,只是微微颔首,神色一如既往地难以捉摸。
刘司吏见状,也不再多话,转而从案头抽出一份文书,目光扫过屋内众书手,扬声道:“西家庙一带的逋欠,眼下是何人负责催办?”
人群中一位看着颇为年轻的青衫书手应声上前一步,躬身回道:“回大人话,是属下在跟办。”
“蒋材是吧,”刘司吏打量了他一眼,随即用手指点了点那本文书,吩咐道:“着尔持此单票,即刻与这位林都头协调几个人手,你亲自带队前往西家庙粮柜。务必将天启六年、七年分该乡应完之钱粮,照数彻底征全。所有征收款项及完税由单,需仔细核对,不得有误!”
林峰见那刘司吏三言两语便将差事分派下来,丝毫未有与自己商议之意,心中却也并不气恼,面上反而堆起欣然从命的神色,满口应诺道:“刘大人放心,卑职定当竭力配合蒋书手,尽快将差事办妥。”
出了户房,那年轻书手蒋材便紧跟在他身侧。
两人来到衙役们日常应差的廨房,林峰也不多言,目光一扫,便直接点了赵小乙与王五二人,吩咐道:“你两个,即刻准备一下,我们随蒋书手出一趟外差,催缴税款。”
蒋材在一旁见状,脸上不禁露出几分惊讶之色。
他原以为这位新任都头至多是派几名得力的手下随行,万没想到他竟要亲自前往,忍不住迟疑道:“林都头…您…您要亲自前去?”
林峰闻言,哈哈一笑,极为自然地伸手拍了拍蒋材的肩膀,一副自来熟的模样:“蒋老弟说的是哪里话!既然是刘大人亲自交代的着紧的公务,我岂敢有丝毫怠慢?自然要亲自走一趟,方才显得郑重。走吧,事不宜迟,这便动身。”
他嘴上说得恭敬,心中却并非真因刘司吏的吩咐才如此“不敢怠慢”。他执意亲自下乡,自有更深一层的考量。
那原主的记忆虽已与他融合,但关于城外乡里的种种,终究如隔雾看花,是他人经历的残影,算不得真切。
他既来到这大明末世,又身处即将动荡的陕西,岂能终日困守县衙斋中,只凭文书册簿与他人口述去想象外面的世界?
林峰迫切需要亲自去看、去听。这百姓生计究竟如何?乡间秩序是否犹存?吏胥下乡又是何等情状,那些所谓的“刁滑花户”又为何迟迟不纳赋税……